强调不同

pestwave·2011年11月08日 11:56
当<a title="投是投了,风呢?中国互联网缺乏创新,风投“功不可没”" href="http://www.36kr.com/p/58565.html" target="_blank">模仿和跟风</a>成为一种习惯时,产品创新就会受到束缚。人们往往习惯于以现有产品为基础进行开发,甚至在推广的时候也会脱口而出:我们的产品和某某一样,但我们的更便宜,更好用,诸如此类。 <a href="http://sethgodin.typepad.com/seths_blog/2011/11/accentuating-differences.html" target="_blank">Seth认为</a>描述产品(服务、候选者或事业)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strong>指出它和竞争对手的不同之处</strong>。

[caption id="attachment_58799" align="aligncenter" width="631" caption="图片:Irina Souiki"]
[/caption]


模仿和跟风成为一种习惯时,产品创新就会受到束缚。人们往往习惯于以现有产品为基础进行开发,甚至在推广的时候也会脱口而出:我们的产品和某某一样,但我们的更便宜,更好用,诸如此类。

Seth认为描述产品(服务、候选者或事业)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
指出它和竞争对手的不同之处

而不是:>我们的产品和某某产品一样,但价格更低,速度更快,更好用,⋯⋯

习惯成自然,以至于,人们总是忘记首先要介绍一下做它的理由。

或许我们有足够本事把A吹得天花乱坠,说它如何如何比B更好,但很容易忘记我们所推销的东西还有另一种可能:一无是处。

舍本逐末,舍近求远,谁都不愿意,但这往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落窠臼,不是谁都可以说到做到。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许多人都讨厌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创业公司工作很酷。他们抱怨说每个人和他妈妈(指人很多)都在开发应用,并且非常看不起这些人,以为他们想搭社交网络的快车大赚一笔。我觉得这种看不起很恶心,以下我来解释为什么。 我的前室友John起先就和大部分普林斯顿人一样在暑假找了一个大公司的实习,不断的在各种excel数据表格之间来回反复。直到后来他终于忍受不住了,于是回到了自己租住的地方开始做自己的项目。 是的,John是在给自己“挠痒”,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他是在给自己的人生铺路。因为他意识到了一年之后自己必须找一份自己不太想做的工作。而为了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工作,他决定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份工作。John本来是壁球队的队长,他发现用笔和纸录入有关壁球的一些数据效率非常低,而且队员们从运动中得来的许多非常珍贵的数据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因此他正在做的项目就是:一个可以帮助队员们更好的理解和改善自己在球场上的表现的移动应用。现在他已经开始在四处为该应用找融资,而同时自己又给自己创造了一份非常喜欢的职业。这里我并不是在说他的创意有多好,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潜藏在这份行动和胆识下的价值本身。

2011-11-0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