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城市创业团队访谈:对中国的地理社交应用充满信心
魔力城市是一款真实城市里的大富翁手机游戏,以游戏的形式提供基于真实地理信息的社交互动服务。@36氪专访了魔力城市的创业团队,尤其围绕“借鉴与创新”的话题进行了探讨,以下是访谈实录。
@36氪:介绍一下你们的项目和团队吧?
魔力城市这个项目是2010年下半年启动的,当时创始人中的两位分别从腾讯和微软辞职,项目就这样以非敏捷的方式逐步开始了。目前技术团队还只有数人比较短小精悍,分别负责Android应用开发,iPhone应用开发 和Web,API以及服务器方面的技术工作,另外还有两个成员负责非技术性的一些其它工作。目前我们很需要一位首席视觉设计师,负责包括网站到Android到iPhone各个平台上的美工和视觉设计工作,对编程能力没有要求,但是希望能有跟做技术的人打交道的经验,理解他(她)的角色对整个开发进度的影响,简言之是一位能独当一面的设计师。同时我们也欢迎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们的团队,具体可以看我们网站上的
招募页面。
@36氪:团队成员里已经有人有过创业经历了么?
有两个成员有过创业经验,分别是网上订餐服务
饿了么和网上看房平台
爬爬看的创始人。大家都觉得移动互联网机会很多,磕磕碰碰走到了一起。
@36氪:魔力城市这个项目到现在进度怎样?
Android版本2010年12月出来第一版,iPhone今年2月份出来第一个版本,马上就会发布第一个更新。基本上是按步就班地发布升级,加入新的功能。
@36氪:为什么选择做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游戏呢?
整体团队一开始都是很看好移动应用的前景。走得比较早的国外有
Foursquare,国内有
街旁,
切客等网站。但是本地服务(LBS)这块大家似乎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切入点,没有很好的回答”为什么我要签到?“这个问题。除了告诉别人“我在这里”之外,还能不能给签到赋予更多的意义和价值。从长期来看,互联网肯定是向着社交化和LBS方向发展的,如果只是做一个纯粹的签到的话,短期内似乎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案。
当时我们团队也受到了
MyTown的启发,小时候大家都玩过大富翁,用虚拟货币购买地皮,然后衍生出收租等各式各样的玩法很有意思。魔力城市就是这样一个真实城市里的大富翁手机游戏,Foursquare里面在一个地点签到可以让用户成为一个地点的mayor,在魔力城市里签到可以获得虚拟货币,将来可以把地点买下来。虽然目前还只有打扫,收租和偷租(类似偷菜)的玩法,还比较简单,跟大富翁相比,还有很多功能可以加入,比如房产买卖、升级,各种卡片。我们会很快加入新的功能,为签到赋予更多涵义。
@36氪:我们注意到MyTown在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络上获取了大量用户。但是目前魔力城市还不支持导入人人网开心网这样的社交网站上的好友关系。作为一款定位在地理信息和社交上的手机游戏,你们怎么看利用社交媒体的问题?
魔力城市现在已经有向新浪微博,人人,豆瓣等社交网站同步状态信息的功能。导入社交网络上已经存在的人际关系信息是我们在将来肯定要加入的功能,但是目前受团队规模限制,还有优先级更高的功能需要开发。未来加入了更多的功能比如卡片机制之后,魔力城市的游戏互动性会更强,到时候再花更大的力气推动社交关系会更加有利一些。
@36氪:前一段时间我们也抛出“
山寨算不算创新”的话题来引导大家讨论如何认识国内团队借鉴国外的新模式进行本地化创新的问题。魔力城市初看起来跟MyTown还是挺像的,你们团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团队其实很早就知道MyTown这个游戏,但实际上已经很久没有研究和关注它了。我们现在反而更关注Foursquare,Gowalla和Path这样的产品应用在交互细节方面的特性。MyTown只是给了我们在整个大方向上的启发,在细节上,其实我们基本上是没有过多地去考虑MyTown是什么样子的。魔力城市的开发和发展,基本上是一种“见招拆招”的模式,充分考虑市场和用户的需要,再进行产品迭代。完全不是“我们想要做一个中国版的MyTown”这样的发展思路。
对国外产品的借鉴更多程度上我们是考虑像FourSquare这样签到应用的不足,尤其是在适应中国用户的习惯和需求方面。在我们看来,MyTown是一个非常游戏化的应用,在社交互动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对于一个纯粹的游戏来说,它的鲜感是有生命时限的,做得再好玩,用户玩了一段时间也会厌倦。而我们想做的不一样,我们希望能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把人气快速地集中到这个社交平台上来。
说到微创新,举个例子,我们是最早引入“偷菜”模式的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游戏。我们将要推出的各种游戏道具、魔力卡片,都朝着促进用户更多地进行沟通和互动的方向前进。我们产品新功能的开发走出的每一步,或许会从其他产品上获取一些启发,但是都是经过深入思考和尝试才决定加入,不会做简单地照搬和复制的事情。
@36氪:最近因为点点和知乎上线受到关注对于山寨的问题争论得也是比较激烈。@36氪也认为很多人只是盯着国内产品和国外竞争者在外观上的相似,就马上下“抄袭”的结论,而对产品背后有多少创新和改进视而不见。能听到来自你们团队在这个问题上认真的思考,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一件事情。
国外的一些先行者对这些新模式的探索的确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但是具体在中国应该怎么做,那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摸索,不断调整前进方向的。对于手机上的社交游戏,跟以往大家概念中的Hardcore game是有很大区别的,可以说完全不是一个行业了。魔力城市着眼的移动社交性应用,融入了社交的关系,同时跟真实的世界又是有关联的。现在用户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让用户可以掏出手机来就能玩一些轻量级的游戏我们认为是更靠谱的一件事情。
@36氪:对魔力城市将来如何盈利的问题,你们有什么样的预想呢?
现在来看,主要是两点。首先是虚拟商品的销售,这个模式在我们平台上可能会比较早地推出来,同时起到增强游戏性的作用。我们觉得从游戏本身入手,游戏中的虚拟货币还可以有更多盈利模式上的探索。在这个平台上聚敛了足够多的人气之后,我们就可以走第二种模式,跟线下的商户合作的模式。
@36氪:跟你们的定位接近的
16fun曾经尝试过弹出广告的模式,Foursquare也尝试过比较新颖的广告营销模式,比如向经常在健身房签到的用户推送麦片广告,你们有没有尝试做植入式广告的想法呢?
对于一个移动应用来说,它对用户的价值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个对用户有用,比如能让用户找到感兴趣商品的折扣券的服务,第二个是让用户觉得好玩。国内现有的LBS中第一点很明显,街旁切客都在做,大众点评网也做得很好,都在签到领取优惠券的应用上竞争。魔力城市和我们的竞争者走的就是另一条路线,用好玩来吸引用户。那么要不要现在就结合线下或者引入广告,马上兼顾有用这个路线。我们觉得目前我们还处在把产品做得更加好玩,更加有黏度这个阶段,我们希望让用户觉得我们的产品非常好玩,经常会用了以后,再进入做“好用”这个阶段。现在就开始做植入式广告,我们觉得还不是最有效率的时候。
@36氪:看得出你们的发展思路非常清晰,有big picture,这对于创业团队的成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最后来谈谈竞争对手的问题吧,我们刚才也已经提到了16fun,此外国内还有摩天轮这样跟你们也不算太远的应用。而且如果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做到比较大的街旁和切客推出非常开放的API,鼓励第三方开发者利用他们的地理信息开发像魔力城市一样的移动社交游戏的话,这些竞争对手会不会对你们造成很大的威胁?
首先我们团队是很欢迎竞争对手的,我们觉得LBS这个市场足够大,会跟PC游戏,视频网站一样有着广阔的市场来容纳不同的公司,现在整个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我们将主要致力于做出用户觉得好玩,有用的应用,而不去太多关心竞争对手。在市场发展的早期,有竞争者的加入其实是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了,我们一起来开拓市场,并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同时他们的探索和尝试也可以给我们提供有利的借鉴。
另一方面,我们也很高兴有很多团队跟我们看准了同一方向。现在是移动互联网基于位置的应用和服务开始爆发的时刻,大家都在各个方面做不同或者相似的探索。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把市场做大,同时我们也欢迎与各种平台发展合作,我们并不排斥使用别人的API,只要最后的结果是对我们的用户体验有利,对我们的用户有利。我们现在更关注于如何让我们的应用和服务更好玩,让我们的用户体验更好。只要在这个前提下,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有跟我们团队有着相同愿景的朋友希望加入我们,可以通过魔力城市网站上的
方式跟我们联系,设计师尤其欢迎,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