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始人开上保时捷:从Groupon拒绝Google 60亿美元收购说起
TechCrunch创始人Michael Arrington曾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创业的价值所在:
像海盗一样过刺激冒险的生活。
Groupon的牛人们也玩儿了一票,做了所有创业者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事情:对Google的巨额收购说不,玩儿起了大撒把。
Graphicly CEO Micah Baldwin谈了下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下内容为
编译:
当看到Twitter上都在讨论“Groupon到底怎么想的”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当创始人开上保时捷时,一切另当别论。”
几年前
Twitter曾考虑以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Facebook,我当时和一个VC朋友说到:
我:Evan到底在想什么?
VC:好吧,他开保时捷。
我:你意思是说他不能开着保时捷到Facebook办公室运钞票?
VC:当钱不再重要时创始人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决定。他没必要非得卖掉Twitter,所以他可以等。他能为公司做他认为对的事情。他能专注于他的能留下的东西。
此后,创始人套现的问题一直让我着迷。这会如何影响创始人的执行能力呢?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就是超级成功(Facebook、Groupon、Twitter等)和普通成功(0.25-1.25亿美元)之间的差别所在吗?
在“天使门”事件中,我的朋友Chris Sacca一封Email被泄露,该邮件写道:
传统VC很少会给创始人任何套现能力,因为这会让他们没有那么饥渴。随着我投资的公司越来越多,我发现哪怕是提供很少的资金帮助,也会让创始人获益很多。我曾给我的创始人2.5万美元偿还信用卡和助学贷款。我还曾给一位创始人提供资助,一边帮他完成婚礼,不必担心负债。我们都很愿意给创始人提供这样的帮助。
Chris提到的钱和Groupon创始人从DST和Battery那里拿到的钱不可相提并论,这两家公司共为Groupon提供了1.35亿美元来解决问题。而Chris提到的钱仅仅是为了帮助创始人专注于创业。
对Groupon而言,钱已经不是问题,所以他们可以大撒把。他们的目的不再是“我能赚多少钱”,而是“我能给人们留下什么”。这么想,Groupon拒绝Google的60亿美元收购就没那么出人意料了。
Mark Zuckerberg拒绝了雅虎的20亿美元收购邀约。Facebook当时已经有足够多钱了,而且似乎Mark从来对钱不感兴趣(他上高中时就曾拒绝过一份来自微软的200万美元的工作)。
Evan Williams卖掉了Blogger。不差钱,拒绝了Facebook的邀请。
Dennis Crowley(卖掉了Dodgeball)和
Naveen Selvadurai上一轮融资拿到了数百万美元投资,据说拒绝了雅虎的1亿美元收购邀约。
现在
Andrew Mason拒绝了Google的60亿美元的收购邀约。
奇怪吗?别忘了,创始人开的是保时捷。
via
learn to d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