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出炉 湖南三地上榜
据湖南省科技厅消息,近日,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对全国78个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湖南3地上榜,分别为长沙市(第8位)、株洲市(第37位)、衡阳市(第64位)。
《报告》显示,2021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十强依次为深圳、杭州、广州、南京、苏州、武汉、西安、长沙、合肥、青岛。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持续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大问题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为科技部指导地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支撑。《报告》设置了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和创新驱动力5个方面、30个评价指标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监测和评价。其中,创新治理力和创新驱动力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共性要求,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分别体现不同创新能级城市的主体创新功能,引导城市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道路。
创新型城市是以科技创新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创新治理完备有效、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要素配置高效、创新平台支撑有力、经济创新力竞争力强大,是对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国家发挥显著支撑引领作用的城市。
湖南上榜的城市中,长沙在全国78个创新型城市中排名第八,较上年保持不变,株洲市、衡阳市较上年分别上升4位、2位。
在5个方面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中,株洲创新治理力排名第44位,原始创新力排名第33位,技术创新力排名第26位,成果转化力排名第49位,创新驱动力排名第26位。目前,全市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25家(国家级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家。截至2021年底,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1.89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预计突破900家。全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全球最先进的高铁永磁牵引系统、全球首条智能轨道示范线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株洲面世。
2021年12月,衡阳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获批建设以来,衡阳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创新人才不断聚集、创新体制不断完善、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明显成效,科技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衡阳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增长了1.5倍,强度增长了1.1倍,高新技术企业增长了3.2倍,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2.5倍,科技创新平台增长了1.6倍,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额占GDP的比重增长7.6倍,获国家、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44项,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高端科创团队和高精尖人才,成为中部地区具有创新活力和创新潜力的城市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