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又现黑马,国产悬疑片能否再“扬名立万”

网剧工场·2021年12月21日 08:35
悬疑片国内潜在市场有多大?

年末电影档《扬名立万》无疑是当之无愧的黑马,排片从上映前几日只占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到后来几乎每天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首周票房破亿;从电影版《万万没想到》到如今《扬名立万》,由网播内容转到电影产业始终反响平平的万合天宜这次因何口碑逆袭,而国产悬疑片大势又将走向何处?

01幽默无厘头包裹悬疑,直击痛点的“剧本杀”电影

从猫眼提供的票房数据来看,《扬名立万》到12月11日为止累计票房已达7.9亿,成为十一月的票房冠军,口碑票房都远超同档期的《门锁》,因先前影片成绩不佳而不被看好的万合天宜公司因为《扬名立万》重新赢得了观众的心。没有流量演员,没有知名导演,《扬名立万》得以脱颖而出,一是文本剧情,二是呈现形式,三是内容立意,而这三者又好似一条条线索一般交织在一起,导向最终的结局。

首先作为一部悬疑片,剧情上如果没做到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何谈悬疑?显然,《扬名立万》从剧情节奏上,做到了一部悬疑片应有的东西,多重人物多条线索,每一个角色都带有自己背后的故事,也使剧情更纷繁复杂。故事中以电影人讨论剧本的角度来呈现推理过程实则是更有新意的,剧中人物都以自己的职业目的分析案件,也就呈现出一种“罗生门”式的推理过程,且导演刘循子墨并未放弃其搞笑无厘头的喜剧创作,而是将其与本格式的推理结合,影片后半剧情摆脱了无厘头的幽默气氛后更推向一种深层的表意状态,落到比单纯的推理更多面的内容表达中。

再说形式,《扬名立万》在预告片中就打出了“剧本杀”的营销概念,几个人在密闭空间里开会,探讨凶手的作案动机还原作案过程,确实是时下最流行的“剧本杀”玩法,“剧本杀”这一标签无疑会吸引大量热衷剧本杀的年轻群体买票观影。

实际上,与这样的形式相似的电影不少,19年同档期上映的《利刃出鞘》就是其中之一,但该片在国内只收获了两亿票房,与《扬名立万》差距悬殊,原因何在?

就在于内容立意上,与《利刃出鞘》不同,《扬名立万》绝不止于单纯的推理内容和浅薄的真善美主题,实际上凶手是谁恰恰是《扬名立万》片中最不重要的事,导演刘循子墨借以一场因凶杀案而起的“电影人开会”以电影讲电影,就如片中事业不顺却从未放下自尊的苏梦蝶一样,这群在这汹涌澎湃的电影人们各有各的苦衷,此时影片立意就不再局限于推理,而放在了电影创作的困境上。换句话说,如果一部悬疑片知道凶手是谁就不好看了的话,那这部悬疑片无疑是失败的,《扬名立万》恰恰成功了。

导演刘循子墨是聪明的,如果是一个真正的侦探视角在还原剧情,那推理过程无疑会错漏百出失去可看性,他让一群电影人在这谈电影,案情就有各种视角的解释,着重每一个出场角色背后的故事呈现,电影的观影体验油然而生,且恰到好处又不失悬疑质感,“剧本杀”形式避开了影片质感和服化美术不够还原时代的问题且让剧本杀受众更有代入感。如此,观众看到了这样一部独特的悬疑影片。

02国产悬疑花样百出,究竟何以破圈

每年年关总是悬疑扎堆,已经系列化的国产悬疑片的《唐人街探案》在15年首部上映时就拿下了8.23亿的总票房,最高单日票房达到了11414.4万,在竞争激烈的贺岁档票房排行前三,首部成功后续作相继上映,票房成绩持续向好,成为贺岁档常驻的悬疑喜剧作品。

以及19年《误杀》最终票房达十三亿,已经是悬疑剧情片种中十分出色的成绩,也拿到了当年贺岁档票房冠军。无独有偶,这部影片也与《扬名立万》一样带有浓厚的迷影色彩,在演员阵容上也是实力就代表着流量,《误杀》种肖央在片中的出色表演赢得了众多好评,《扬名立万》中饰演凶手的张本煜被赞是“演技生涯中的高光”。纵观获得不错票房的国产悬疑片,好像都带有喜剧色彩,即便大多是聚焦在紧凑剧情下的《误杀》,也在几个部分加入了喜剧元素。而喜剧片一直是国产电影制作极为熟悉的片种,将观众熟悉的喜剧元素与悬疑剧情结合,无疑是吸引观众的好方法。

其实说到底,悬疑片种能否收效良好,不论是和怎样的元素结合,关键依然是剧情内容,如果剧情节奏拖沓,内容不精彩,忽悠观众,营销上再多花样也难以持续吸引观众买票进场。跟《扬名立万》同期的《门锁》就是个中案例。

《门锁》播出前就打着”关注独居女性安全“的标签引发众多关注,可以说是打开了“流量密码”未播先火,预售排片量不小,但从上映一周起排片和票房就日益下降,豆瓣评分跌至4.9,其中粗劣的惊悚桥段和混乱的剧情受到一众诟病,显然浅层共情换不来票房口碑。

《扬名立万》(上)与《门锁》(下)票房折线图对比(猫眼数据)

后续上映的《古董局中局》也有悬疑标签,其票房收效目前与《扬名立万》不相上下,介于上映时间短,还需看后续票房,但《古董局中局》本身就有庞大的小说建构,且粉丝基础不小,因而有不少看过听过原著小说的人会前去观影,与其它几部有所区别,本身就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也就有基础的票房保障。

悬疑扎堆不假,十二月还将上映《误杀2》,前作《误杀》票房口碑双丰收带来了《误杀2》的项目启动,前作打底,猫眼想看人数已达37.4万,有前作基础也是“双刃剑”,省去了部分营销引流,但观众有了对比参考就会对与影片内容持有更高的期待值,如果不及前作,或毫无新意,后续票房也难以跟上。

03言情落俗引进片萎靡,国产悬疑仍有大市场

因为审查制度和观众接受程度等等原因,悬疑片在国内市场是一个介于恐怖惊悚和剧情之前的良好折中,且在创作也有许多空缺。实际上悬疑片是有受众需求的,爱情片青春片作为院线常客,像家常便饭一样吃多会腻有时甚至还会难吃,受众稳定却难再出新意,今年上映的爱情片,《第一炉香》,《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盛夏未来》等电影,名演员阵容,票房收效虽然不低但观众难免审美疲劳。比如改编自网络热帖的《我要我们在一起》,自开播前就有不少关注,但最终也只破三亿票房,且在首映日票房较高,后继却难以跟上。

悬疑片是在国产电影内容创作上有更多余地的影片类型,待挖掘题材内容庞大,且近期海外电影引进数量极少,19年复联四国内狂澜四十多亿票房后再无话题大爆的引进片,近期讨论度较高的《沙丘》在国内也只拿到了两亿多票房,平均在十几亿票房的《哥斯拉大战金刚》《速度与激情9》等也均是在消耗以往ip,可见市场仍有空缺,国内观众对于更有新意的类型片依然有强烈的需求。

与此同时可以看到,国内悬疑小说也有ip改编余地,正在上映的《古董局中局》,因为演员阵容和原著小说而备受关注的《暗杀风暴》都改编自有相当粉丝基础的悬疑类型小说,此类影片具有ip改编的优势,少去了更多宣发困难,但在内容上也需付出更多努力。

悬疑片创作确实内容难度更高, 翻拍引进片也是国产悬疑多见的形式,“本土化”内容也非易事,本土化成功如19年《误杀》,虽是翻拍但超越了原版的知名度,且将影片内容放在了本土语境下,同为翻拍电影的《门锁》与原作评价可以说是天差地别,这就体现出制作方诚意及内容把关。

同时国内的悬疑内容本就不如欧美成熟,有更多发挥空间的同时也有如何区别与欧美国家内容同质化,将悬疑内容融入国内的故事背景的问题;也要考虑到院线观众的接受程度以及审查制度,所以有市场空缺也意味着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我们可以看到,观众始终有内容鉴别能力,好片如《扬名立万》不会被市场忽视。后续即将上映的悬疑类型片就有已经在点映的《误杀2》,同样是翻拍的《彷徨之刃》,港片重要导演邱礼涛的两部《暗杀风暴》《扫毒3》等,悬疑类型只要内容扎实,国内市场向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票房研究局”(ID:gh_2ad8e239a796),作者:Lau,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市场规模爆发前夜,选择相当重要。

2021-12-2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