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创业热土?重庆这场创业生态峰会给你答案
36氪重庆获悉,由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承办的第四届“渝创渝新”创业生态峰会(以下简称“峰会”)于12月6日至7日在重庆市金陵大饭店举行。
6日下午举行峰会重要活动之一创业资源对接会。本次对接会以“创新版图、预见未来”为主题,共有10个创业项目参与路演、接受点评,其中,大健康项目有6个,乡村振兴项目有4个,最终获得意向投资4300万元。
创业资源对接会
在本次对接会上,科技类项目是投资机构格外关注的领域。
其中,重庆生命知源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精准医疗前沿微量细胞技术 CRO项目”和重庆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带来的“高性能形状记忆聚氨酯及骨科器械项目”,作为科技类项目,就得到了投资机构的格外关注。
据了解,“精准医疗前沿微量细胞技术 CRO项目”的专利技术在预防、诊断和治疗早期肿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
重庆生命知源科技有限公司 谢彪
而“高性能形状记忆聚氨酯及骨科器械项目”中,由该团队设计的可降解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可在人或动物医学上得到应用,如骨科应用在椎间融合器、骨折内固定、结扎夹、缝合线等,也可在非医用场景使用,如可降解包装盒(袋)、3D打印耗材。
重庆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蒋天伦
7日,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杨松,重庆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代银,重庆市产业联盟“乡村振兴”分盟代表黎和生等人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夏杨松表示,市人力社保局突出抓双创就是抓发展、抓人才、抓就业的鲜明导向,着力打造“渝创渝新”创业品牌,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创业培训,健全服务体系,厚植创新文化,营造创业氛围。他希望全市人社系统要进一步强化示范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努力为劳动者创业就业提供良好条件。
活动中,参会领导为重庆市高级创业导师代表颁发证书,为2021年新认定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授牌,以及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资助项目代表、创业加速计划受帮扶项目代表授牌。
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邓文中从“创新是什么”入手,发表了《科研、创新、创业》主旨演讲,深入剖析了三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尤其结合自身扎根重庆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实际情况,系统解读了创新在联接科研与创业中的关键作用。
他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涉及各行各业,人人皆可创新,但有效的创新要以“实现增值”为目的。最重要的创新是把当时大家认为不可能的变成可能,一个新理念让总体价值增值了才能算是创新。
他希望政府持续加强创新投入,用好“奖励”措施,积极鼓励创业者抓住当前国内良好创新环境,激发创新兴趣,让创新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邓文中
在局长论坛环节,来自江北区、渝北区、江津区、永川区、潼南区和沙坪坝区的六位人力社保部门负责人分享了各区就业创新经验。
最后的“圆桌对话”环节,来自重庆的4位高级创业导师黄海、林霄、陶姗姗、杨晓龙从重庆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三大主题,进行了探讨。
圆桌对话
在讨论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新机遇,探索就业创业一体化协同发展这个议题时,36氪西区总监杨晓龙用数据表明新经济在就业创业领域的重要地位。他表示,新经济一定会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一个非常重要的就业或者创业的拉动“车头”。
36氪西区总监杨晓龙
此外,在进行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新要求,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这个议题时,杨晓龙表示,加强职业培训,特别是基础技术技能、经营技能的培训将是推动就业创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良好途径。
而面对高校毕业生群体,则应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路。只有为具有创业激情、创业能量的专业人士提供更加舒适、宽松且有尊严的创业土壤,才能够放大创业人群的比例,催生一批可带动就业的创业带头人,以榜样的力量鼓舞更多的人,从而激发区域内创业氛围、激发就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