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跨境电商的风口,向前端销售走还是向后端供应链走?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国际贸易需求随之回暖,有力促进了我国进出口增长。与此同时,跨境电商贸易表现亮眼,日渐成为外贸增长点和新动能。
跨境免税店
随着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国内跨境电商企业开始将目光与阵地转移至海南,抢占机遇;本土跨境电商也在发展提速的过程中积极摸索,迅猛发展。据海口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585.1亿元,同比增长46.1%。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重磅出台,在全岛封关运作前,对部分进口商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免税购物的额度从现在的每人每年3万元提升至每人每年10万元,并且在现行38类商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免税商品种类,岛内居民基于正面清单免税购买进境商品。
为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发展,2020年海口海关所属马村港海关积极推动“零跑动”网上申报、预约通关、“随到随放、随到随验”、证书“非接触”申领等一系列便利化措施落地实施。针对海南跨境电商业务发展实际,海关还制订了跨境电商企业注册简明流程,并在企业注册环节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针对“双11”“双12”等时间节点合理安排人员,提供“7×24”小时通关服务,为企业销售“保驾护航”。
据统计,截至2021年5月底,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等1688家企业入驻海口综合保税区(包含“4·13”以来新增1046家)。其中,外资企业143家,6家企业被认定为总部经济企业。入驻海南的跨境电商越多,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就更加激烈,如何在这一赛道中突围存活,跨境电商须共同探路。
细分消费人群 描绘多元体验场景
跨境产品的选择需要企业自身做好把控。大同小异的商品供应在行业内缺乏竞争与吸引力,消费市场的体验化与多元化需要由细分产品来填补。
海南海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WANT!跨境商城」,将产品线细分为亲民、潮人、贵妇三端,根据三端定位做了产品与价格的多元细分。
值得一提的是亲民端主打的国际品牌迷你装,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试错成本。在热门的香化品类中,“大牌”是消费者购买的部分依据,但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的产品是“大牌小样”,小样带来的尝鲜,弥补了消费市场体验化的需求。
聚焦竞争源头 打造供应链后端竞争力
跨境电商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企业的源头——供应链。在企业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有一部分跨境电商的竞争已经从前端的销售竞争转移到后端供应链的较量。据36氪了解,目前的供应链,国际品牌香水、化妆品之类的产品在全网比价之下,利润可以说所剩无几,或者说就只剩下引流的功能了。
跨境电商首先要有自己代理的国际品牌,或者自己在国外工厂生产的产品,以零关税的方式进入到海南的保税仓进行保税。通过搭建自己的销售平台,去经营自己一手独家品牌是才能保证足够的利润空间。
位于海口综合保税区的高培跨境电商产业孵化园,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通过跨境系统、货源云仓、供应链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帮助企业在启动期提升注册效率 ,在运营期提供货源共享及全国万家网点的渠道共享。
跨境电商企业进驻园区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业务,所有货物物流不经过海南,但是合同订单、资金收付、航运物流、保险、贸易融资等都通过设在海南的离岸公司进行,就可以享受海南的税收红利,企业便可以海南为基地实现全球自由贸易利润最大化。
高培跨境电商产业孵化园负责人李正延在谈及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电商政策目前与全国同步,起步较晚,与杭州等先进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相比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突破如负面清单管理、跨境电商专项补贴等方面政策刺激更多的企业来到海南。未来行业竞争的重点将会更加聚焦于供应链环节,在该环节取得优势的企业将领前跨境电商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企业要在全球市场、全球企业的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整合全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供应链上、中、下游的企业合作,在协调运作的过程中,把产品的竞争形态从“企业与企业”转变为围绕核心企业打造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编辑:韩泽、李拨莉@36氪海南
36氪海南——以自贸港为核心,展望未来趋势与价值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海南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hainan@36kr.com,通过邮件联系小编,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微信公众号ID:HaiNan36Kr官方微博:@36氪海南头条:36氪海南
36氪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