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创新全球品牌负责人陈亚蕾:将朴素的理念坚持十年,打造品牌的“榜样力量”丨WISE2021x新品牌创新趋势峰会

时氪分享·2021年07月30日 13:25
“产品是所有0前的1,也是我们安克坚持的信仰和执念。”

2021,新品牌元年所掀起的巨浪似乎正变得愈发汹涌澎湃。在这个黑马品牌连绵不断,大额融资层出不穷的时期,我们反而更需要敏锐捕捉狂热氛围背后可能暗藏的危机,并提前做好万全的应对之策,越疯狂、越思考才是支撑品牌不断向上的生命力。7月29日,36氪“WISE2021x新品牌创新趋势峰会”在杭州钱江新城万豪酒店举办,我们邀请到了30+知名投资机构、电商平台、品牌方和服务商的高管们一起来探讨“新品牌创业的2.0时代”下,黑马品牌们的创新趋势与发展机遇。

在“WISE2021x新品牌创新趋势峰会”上,安克创新全球品牌负责人陈亚蕾以《打造“中国智造”新消费品牌之路》为主题,分享了品牌营销三个阶段的核心,她认为,做品牌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我们必须要持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以及不断为消费者区别好的产品和服务,以产品为基础持续做市场洞察,在了解消费者需求痛点后,再有针对性地去改良产品。

“产品是所有0前的1,也是我们安克坚持的信仰和执念。”她表示,只有不断用心去洞察消费者的痛点,做出真正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那样,即便是“闷头赶路”,最终也可以拥有被大众认可的“榜样力量”。

以下是安克创新全球品牌负责人陈亚蕾演讲实录,经编辑:

大家上午好,安克这个品牌对很多人来讲可能是最近一年才冒出来的新词,或者是一个热词,事实上,安克创新成立于2011年,今年马上10岁了,回顾过去十年,有两件事儿想跟大家分享。

第一,我们一共孵化了四个品牌,包括智能充电、智能家居、无线音频、智能娱乐品牌等。其中有三个品牌年收入达到了20亿人民币以上。

第二,2020年,充电品牌安克在北美市场的知名度由年初的31.8%提升到Q4的40%,也就是说,美国平均每10个人至少有4个人知道安克这个品牌。

这样企业创业的初心是什么?如果十年前到深圳的话,一定有人推荐你逛一逛华强北这个地标建筑,很多国外媒体也报道过华强北,可能几十块钱就可以在华强北买齐制作一部手机所有的元器件,许多厂家和商家依靠华强北强大的供应能力以及亚马逊电商的东风实现了一夜暴富的梦想。那个时候对一个刚刚成立的消费电子公司来讲一定会面临一个难做的选择:是去赚华强北的快钱,还是走一条更难的路——坚持打磨产品,坚持撕掉中国产品当时“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的标签,努力用自己的力量跟其他品牌一起,把“中国制造”改造为又美、又香的“中国智造”。安克创新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而且一坚持就是十年,未来我们也会继续坚持下去。

回顾我们的品牌全球化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代表着不同时期我们对品牌的认知,背后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我们要坚持长期主义、持续提升消费者的价值。这里先管理大家的期望,我分享的品牌观念可能非常朴素,但如果将简单的道理坚持做好了,也会有非常大的价值。

第一个阶段大概在2011年到2014年,当时我们创业的逻辑首先就是选择渠道。我们很自然选择了亚马逊,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创始人在美国,亚马逊渠道正在崛起,并给我们提供了直面消费者建设品牌的机会。有了渠道之后,第二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公司或者这个品牌一个定位,寻找一个商业机会,当时没有能力和资源做更广泛的消费洞察,那就把自己当成消费者洞察。我们的创始人阳萌先生,发现当时笔记本电脑的电池每到一年半两年都要更换一次,而当时原装大厂的电池评价有4.5星,但要花费七八十美金;华强北的商家电池只卖十几、二十美金,但是他的星级只有3.5星。

于是,我们就把自己的目标定为做出一个星级达到4.5星以上,售价为三四十美金的好产品

那个时候我们的品牌观念非常朴素,就是品牌要帮助消费者识别和获得好的产品跟服务。基于这样的观念,我们努力的选好产品,努力服务好线上消费者,并且提高评价星级。出于这样的观念,我们发自内心地想知道,每一位消费者用完我们的产品之后是否开心,因此,我们放在产品包装里的客服卡叫做“快乐卡”,其实理念很简单,但被外界很多粉丝解读成一个非常有温度和非常有爱的沟通方式。

那个时候,品牌营销主要的任务就是“扩人声”,在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平台上不断地做广告,然后把客人引到我们的页面,通过页面做好宣传,这样转化率销售就完成了。

当我们拥有了一些资本和经验的积累后,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是“改良”,这就回到刚刚说的:做品牌的主线就是长期坚持不断地为消费者提升价值。

之前有嘉宾说做品牌就“三力”:第一营销力;第二渠道力;第三产品力。对我们来说,产品力在毫无疑问的第一位,有了积累和能力之后,我们就要更切近消费者的需求,去洞察他们的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提升改良产品。

在这个时期,我们开始大量投入研发,价值链也因此变长。这个阶段大概在2015年到2018年,回想六七年前,充电配件市场上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痛点,就是安卓和苹果两大阵营的充电协议是不兼容的,一个人如果带两种设备以及不同的充电头,充电时候需要特别仔细地看准充电头和设备。于是,我们便做了一个芯片解决了兼容型的问题,把这个芯片放到充电器里,就能让苹果和安卓的设备都能得到那个时代最快的充电体验。

品牌是产品的流量池。在改良品牌阶段,我们努力从私域和公域为产品引来流量,比如我们拉车线的传播案例。这个理念怎么出来的?我们常说充电品类是是低热情、低单价、低复购的品类,很多人买充电线之后不一定记得它是什么样的品牌。但我们认为,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只要用心,任何一个品类都能找到为消费者增加价值的机会。

我们做了很多用户洞察,发现无论是原装手机大厂的充电线,还是市面上卖的比较好的第三方的充电线,都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痛点:电线和充电头连接的地方特别容易被折断,网上很多用户用胶布把充电头和充电线连接的地方包来包去。我们的产品经理说,有没有机会做一个一辈子用不坏的充电线?于是我们做了各种测试,测试了上百种材料,最后从防弹衣上找到了一种纤维,它的抗拉性能特别强,用这种材料做成的充电线可以承受上万次弯折,如今,我们能做到三万次以上的弯折,超出行业性能数十倍。

之后,我们把产品寄给了一个网红,并且告诉他我们的产品抗拉性能特别强,他收到我们的产品之后,为了验证产品的性能,做了拉车的测试,并创作出了引起“病毒式”传播的视频。

这样的传播案例从美国传到欧洲传到东南亚,全世界各地都有消费者各种自发传播的内容,我们产品也因此一炮而红,获得了“拉车线”的美名。

这个时期,我们还不断尝试各种创新的营销。2017年,我们做了一个无线耳机的众筹,获得的支持一不小心做到了中国第一和行业第一。类似这样的一些营销创新不断为我们从公域引来人,然后在私域把这些人圈住,并且不断增加他们对品牌的黏度。

在改良品牌阶段,我们从产品到营销,再到销售各个环节,都极力把客户的体验做好。当我们一直这样不断的闷头赶路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发现外界看我们的眼光变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前几年很低调,过去几年才被大家发现,出现在各种场合里。

2018年开始,我们被行业看做某种“老大”,这种榜样力量一直在激励我们思考,我们应该往哪里去?我们应该怎么继续走?怎么做出真正激动人心的事情来?这也引导我们进入品牌发展的第三阶段,准确地说,应该是迈向领导品牌的阶段。从2018年到现在,整个价值链条变得比改良品牌阶段更长,我们从市场细分到机会识别到品牌定位、到概念的生成创建一直到之后所有营销、广告测试评估到定价到最后的整个的整合营销,价值链条变得很细分和完整。

领导品牌阶段,就是要坚持为消费者增加价值,而产品本身是最直接给消费者提供价值的。所以我们坚定的产品观认为:产品是所有“0”前面的“1”,这是安克创新作为产品公司的信仰和执念。这个阶段大概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我们努力加大研发的投入,研发人员投入占整个人员投入的一半以上。

第二我们努力提升产品外观的设计、材质和质量,从内而外打造领先品牌。

我们认为品牌是一种势能,能够支持溢价、拉动新产品的就是好品牌。所以坚持用具有前瞻性技术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为用户提供领先的创新产品,和通过在全域做品牌营销夺取人心来塑造领导品牌。

这里有一个例子,去年,我们上市了一个非常棒的充电头,它是为iPhone12的上市应运而生的,它有20W的充电速度,但是只有普通的5W充电头那么大,也就是说在同样的体积里,它的充电速度提升了3倍。这时候其实很多人会问,做全球化的时候,不同市场有不同的诉求,你如何能保证品牌定位和形象在不同的市场既能够满足它本土化的需求,又有全球一致的定位?这个答案很简单,就是品牌策略在全球必须一致,各个市场必须尊重我们全球的品牌策略,但是在执行端可以进行本土化。

有一个例子,近几年真无线耳机是一个风口,我们作为一个初创两三年的音频品牌,如何与动辄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知名品牌竞争呢?

这就要非常感谢我们技术上的创新。当时我们的产品经理给研发人员的任务就是:我要做一个世界上音质最好的耳机。如何能做到?他们根据第一性原理去寻找真实生活场景中,哪一种才是最完美音场的情景,他们最后找到的是交响乐,如果大家去对交响乐熟悉的话,就会发现它负责中高音的乐器是在中间,负责中低音的乐器是在四周,那么就形成了中间高音、四周低音的非常完美的音场的体验。

于是,我们的研发人员遵循这个发现和洞察,把负责中高音的单元用一种创造性的架构放在了负责中低音单元的正中间,这种方式能让声音遵循一个高度保真的传递路径,于是就产生了我们认为是世界上音质最好的耳机。

当然,光我们自己说产品好不行,我们还想让世界上最好的“金耳朵”来帮我们听一下这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耳机。于是我们就请了十位获过格莱美奖的调音师帮我们来测试,是否是他们听过的最好的耳机,如果好,请他们为我们背书。很幸运的是我们发给了10个人,这10个人都说很好、特别愿意为我们站台,之后,他们每年都会跟我们合作,因为他们很相信我们产品的创新力。

接下来我再给大家分享在全球化的过程里,安克创新的一个心得、两个建议。

第一,在全球化的路上要避哪些坑?安克踩的比较惨痛的教训就是我们在选择品类赛道的时候,曾经有一次跟生态大鳄撞上了,我们大概在2017年的时候入局了智能音箱,结果后来发现欧美市场的玩家,如谷歌跟亚马逊,他们用的是生态的玩法,而不是硬件的玩法,所以我们后来很快就退出了。

第二,两个尊重,第一个是我前面讲的尊重用户,做好本土化。第二个是要尊重市场规则,不被短期利益所诱惑。

最近如果大家关注出海行业的话,就能发现前几个月很多跨境电商企业的帐号不断被封,安克却安然无恙。这并不是因为我们跟亚马逊有什么特殊关系,而是因为我们长期坚持做对的事情,我们一直坚持尊重亚马逊的规则,安克所有的星评都是真实的,我们所有的星级都是靠研发市场堆积上去的,而不是靠任何黑科技。

所以我觉得最近的调整期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品牌的出海是一个非常好的启示和提醒,我们相信接下来整个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会走得更加顺利。

最后结尾,相信大家都认同中国正处于一个全方位崛起的非常好的时代,我们也相信未来的五到十年是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最好的时代,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跟我们一起开始这个全球化的征程,能帮我们中国制造美好的名声扬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谢谢!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成功的品牌只会聚焦在自己的优势和强势打造自己的新营销,把单点做透才能够全面起势。

2021-07-3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