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势科技周鑫:真正的智能无人驾驶必须实现“真无人、全天候、全场景”服务丨WISE2021未来生活峰会

时氪分享·2021年06月15日 17:03
智能无人驾驶要真正有利于到行业中,必须做到“真无人、全天候、全场景”的服务。

2021年6月10日,由CTIS与36氪联合举办的“WISE2021未来生活峰会”在新国际博览中心N1馆-主题峰会区开幕,本次峰会汇聚了科技与商业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企业领袖、资本大咖;峰会聚焦未来城市、未来人居和未来出行以及未来零售四大领域,共同探讨未来生活的新机遇。

在WISE2021未来生活峰会上,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产品官周鑫先生为与会来宾带来《L4智能驾驶特种车辆的落地应用》的主题分享。他指出智能驾驶能够降低劳动力需求,而AI的加入提升了劳动的舒适度,智能无人驾驶要真正有利于到行业中,必须做到“真无人、全天候、全场景”的服务。尽管目前L4智能驾驶还是在交通、工业、食品等领域物流运输所有应用,但最终一定会实现乘用车的无人驾驶。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产品官周鑫

以下是嘉宾演讲实录,经36氪整理:

周鑫:各位下午好,很高兴跟大家介绍一下从去年疫情以来我们做的一些事情。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L4智能驾驶特种行业落地》,今天主要是讲To C消费端,接下来我将讲一下整个逻辑。

驭势科技在2016年2月份成立,我们主要致力于全行业全场景提供一个AI驾驶服务和AI驾驶解决方案。就在昨天我们拿到了工信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揭榜优胜单位”。驭势科技是由吴甘沙联合创立的,目前有近500人,主要是研发人员,现在我们有各种专利。目前,我们在北京、上海、嘉善等地设有办公室、研发中心和测试场。我们整个To B行业的落地案例遍布全国,北到长春,南到香港,西到乌鲁木齐,同时还包括韩国。

无人驾驶方案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其核心要素是预控制器,预控制器主要是完成AI控制器的功能,同时要跟车的线控底盘打交道,需要车辆定位以及黑匣子数据。最近我们在电动车行做了很多案例,都在说明未来智能驾驶应用,黑盒子数据记录仪会成为一个必须的东西。在控制器的基础上,驭势科技还研发了整个完整的算法,包括定位、感知、识别、决策和规划。无人驾驶除了车端以外,真正的落地应用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功能,就是云。从2017年到现在,为了推广无人驾驶真正的落地,我们开发了一个功能强大的云管理平台,首先它要对车辆的运维管理,其次要为所有的无人驾驶车辆提供高清地图的服务和数据驱动的服务。因为AI在互联网成功的案例就是快速的数据迭代。其实AI在自动驾驶也是一个快速的数据迭代,所以数据驱动服务云,是最重要的角色。

最后是仿真,AI在自动驾驶行业我们发现会陷入一个测试的瓶颈,我们就需要靠仿真来帮助提升整个测试的效率。这个提升是要数量级的提升,10倍、100倍的提升,才能把自动驾驶真正的落地到行业应用中去。

有了核心技术以后,我们来看一下无人驾驶怎么落地。作为一个无人驾驶领域的创业企业,我们最终瞄准的目标是乘用车。但是在乘用车以前我们先去探索了无人公交,这个除了技术以外还有法律法规的问题。后来我们去做了物流,因为物流不载人,它对安全、法规有一些可以推广的余地。

在物流里面,我们走到各个物流的细分市场,我们首先在2018、2019年,开始做机场内部的物流,包括机场里面的停机坪,包括机场道路范围内的无人运输。我们还跟大的制造企业在大的园区内部无人物流运输。

无人物流解决的问题是贵,其实我们在整个物流行业能够推广,最重要的是因为适龄劳动力在减少。在恶劣的驾驶环境下,包括机场、停机坪这类风吹雨打的环境,需要有AI技术去帮助提升劳动的舒适度。而劳动舒适度的提升,能帮助他解决整个流动率高、管理成本飙升的问题。我们花了几年时间,然后在整个行业中垂直发展,我们还研发了一个真正的无人驾驶的物流车技术,能够真正实现7×20小时的运营。因为AI不会受情绪的影响,它不疲劳、不生病。我们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是真正投入应用获得了很大欢迎。

在重庆、广州,在汽车以外的行业,比如说在工程机械行业的三一重工都有所应用。在广东,食品行业的无人驾驶在去年疫情来了以后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他们需要无人运输,需要隔离,无人运输很容易消毒。另外,我们还进入了核电站,能够帮助它们解决安全管理的问题。

目前,我们已经在柳州投入了一个无人驾驶进行运输、生产、运营任务,有将近一百辆物流车,负责几十条线路。这些物流车投入到它们的整个生产流水线,可以帮助流水线进行精准的管理规划,无人驾驶从车间内部走向仓库和车间。在原来没有无人驾驶技术的时候,只能在车间内部的产线借助AGV能够做精准管理,现在就能够全程精准的管理,并且能够很好地解决生产的淡季跟旺季巨大的产能跨越。

我们技术帮助他们真正地提升了大生产大工业的信息化跟安全化。其实我们在互联网领域真正的实现了信息化,但在工厂领域信息化反而是落后的,我们的无人物流车打通了产线、仓库、拖板跟货运,借助电动车潮流也帮助他解决了碳排放的问题。

我们发现无人驾驶在行业中应用有几个因素特别重要,第一是真无人,因为有人就没有经济效益;第二是全天候,不论是从热带到乌鲁木齐、长春的寒冷地带,还是从白天到黑夜的全天24小时。第三是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我们必须保证我们提供的设备、解决方案在厂区7×24小时365天都完全真无人运输。

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在机场、厂区场景已经有60万公里的真无人运输的服务时间,每月还以5-7万公里的里程在增加。我们真正实现了7×24小时全天候,我们服务时间超过了20万小时。

我们的标杆客户,在柳州的一个场地将近有100台车,而且我们在这个场地只有一个运维工程师驻厂支援,我们是真正实现了AI这个技术本身交给一线生产人员实际的操作、无忧的操作,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提升。

为了这个实现,真正的难度就是安全。其实我们现在的车辆需要有人来实现的(安全员),当去掉安全员的时候,就去解决车平台本身功能问题。我们跟合作伙伴花了两年时间,才真正帮他实现了控制器冗余、电源的冗余,还有在传感器的方案部署上实现了传感器的冗余,保证在任何一个重点的感知方向上都有两种以上的异质传感器来同时解决。每种传感器都有它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我们需要有多种传感器来解决。

在香港机场的台风天气里,人都很难开车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保持正常的服务运作。在乌鲁木齐零下20度左右的室外雪天里,我们也能运行,现在我们真正的实现了无人驾驶。

我们跟香港机场的合作已经18个月以上,在这条线路上已经做到了100%的业务量都由无人驾驶车队来承载,原来的驾驶员转化为无人驾驶的车队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这是我们在香港机场的探索ODD,我们每一个场景都会有超过1000个测试用例,我们都会有正规的测试规范跟测试结果,只有经过科学正规的测试,才能自己建立信心、我们的客户建立信心。

我们在嘉善的测试厂,昼夜进行测试,还有云端仿真测试。跟小轿车不一样,我们做是的行业应用,如果我们只是考虑自动驾驶安全的话,它会带来一个附加伤害。我们需要在各种算法跟力学仿真情况下,保证它既能停车,又能够后面的货运列斗不会进行折叠,不会造成伤害。这些就是仿真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因为在实物进行测试的时候太危险、太困难了。

这是我们在嘉善目前在小的货运拖车的车队正在等待交付。这是我们给国内机场准备交付的无人驾驶的物流车。这是我们在嘉善整个测试厂,白天、黑夜、室内、室外,完全可以无GPS。这个测试厂是封闭的,晚上的时候看上去会有点害怕,因为一个人也没有,然后这么多没有人的东西它在动。

我们给一个养殖行业的客户,解决了精准挂车、倒车跟对接的问题,这也是很多行业客户提出的要求。我们会看到对无人驾驶来说,物流不是终点,物流只是我们迈向最终乘用车To C的一个阶段性的道路。现在我们还在武汉跟东风合作,运行一个车队,车辆数量也在迅速的增加。

车辆可以实现通过匝道,完全在人不干预的情况下上高架路,然后下右匝道,过红绿灯,排队等红绿灯,直行,无保护左转,还能和左转跟分享路权,然后进入一个城区道路,跟大货车并行。

今天我演讲就到这里,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过去几年中驭势科技用无人驾驶技术在特种行业、货运行业的一些进展,以及我们现在重新把我们阶段性成熟的技术跟我们最终的To C乘用车结合起来,也欢迎各位如果有什么想法及时跟我们交流,我们随时欢迎,谢谢大家。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能救它们的只有自己。

2021-06-15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