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不同区域之间应该如何合作发展?

派派壳@36氪重庆·2021年05月22日 16:23
“曼海姆(莱茵-内卡)-重庆中心”落地两江新区。

36氪重庆讯,5月21日,“曼海姆(莱茵-内卡)-重庆中心”挂牌仪式暨中欧城市与区域创新及可持续合作研讨会在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举行。

曼海姆市位于德国西南部,拥有德国第二大调车枢纽和欧洲最大的内河港口。其所在的莱茵-内卡都会区与法兰克福/莱茵-迈因州、卡尔斯鲁厄/斯图加特-莱茵-内卡都会区构成欧洲经济实力最强区域之一。

研讨会现场

在上午举办的中欧城市与区域创新及可持续合作研讨会上,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魏博(Bernhard Weber)表示,区域合作并不容易开展,双方利益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合作的进程。

他提议,中国和德国应该采用现实的解决方法,不仅仅只是帮助德国企业落户中国,也帮助中国企业落地德国,并且能保证双方企业在各自的土地上,得到相应的发展,实现盈利。针对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他提到,将和中国政府、企业、高校等加强合作,从技术的创新研发上,减少温室排放,实现“可持续的盈利”。

“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三个方向,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加强技术的研发创新;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技术、理念等)”,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总量处(气候处)高级工程师许君表示。据他介绍,重庆目前正在加紧编制碳达峰的“1+6方案”(1个总方案,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大健康、新基建6大领域分方案)。作为首批试点碳市场的城市之一,重庆目前的碳交易已达164万吨,实现交易金额接近2个亿。

后疫情时代,不同区域之间应该如何合作发展?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鲁悟刚(Wolfgang Rudischhauser)表示,中国经济恢复很快,但放眼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依旧受阻。他提到,要实现经济新常态,各国各区域应该制定可靠的规则制度,重建国际贸易。“不同的会员企业在疫情间受到了不同的影响,但在中国的落地的外企,受到的影响普遍较小”,中国欧盟商会西南分会总经理黄欢介绍道。她表示,商会将进一步帮助落地中国的外企实现更好的发展,为区域的合作搭好桥梁。

展望后疫情时代讨论会

此外,在加强区域交流的大潮中,重庆两江新区与德国曼海姆市展开了进一步合作:“曼海姆(莱茵-内卡)-重庆中心”挂牌并落地中瑞(两江新区)产业园。中心由重庆分享志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运营,将进一步推动两地在政府交流、产业合作、科创以及体育、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放性合作。另外,会议期间还举行了曼海姆(莱茵-内卡)-重庆创新研发平台及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挂牌现场

据悉,曼海姆(莱茵-内卡)-重庆中心曾在曼海姆Manifex技术中心落地,由德国“没问题”咨询公司运营。此次中心落地两江新区,将有助于重庆及两江新区在中欧城市与区域间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促进区域间深度合作。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洁表示,希望以此次曼海姆(莱茵-内卡)-重庆中心落地为契机,全面深化重庆市、两江新区与德国、瑞士及欧洲各国在更多领域、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推动对欧合作在科技创新、产业合作、绿色金融、数字经济、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中瑞产业园供图

曼海姆市第一副市长克利斯汀·斯贝赫(Christian Specht)线上提到,长期以来,曼海姆市及莱茵-内卡都会区与中国关系密切,以巴斯夫、曼海姆商学院等为代表,两地已开展多领域、多形式的交流合作。重庆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此次成立曼海姆(莱茵-内卡)-重庆中心更将进一步密切两地关系。

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欧盟委员会建立中欧区域政策对话机制,重庆市于2016年被纳入中欧典型案例合作试点地区。2017年,重庆市与曼海姆市正式建立结对关系,目前,两地在诸多领域的合作成果初显。

该中心落户的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是两江新区重点打造的国别产业园之一,以发展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医疗健康、教育咨询、能源等高端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为重点,是辖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唯一”“首款”和“强应用”的展品集中展出。

2021-05-2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