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数字文创:百尺竿头,还能更进一步(上)

王涵@36氪四川·2021年03月04日 16:14
成都三城三都建设观察之:ACGN与成都文创名城

2021年开年第一天,LPL(中国大陆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全明星周末在成都举办,流程包括英雄联盟颁奖盛典、LPL名人堂加冕仪式和娱乐等。此外,LPL还在成都进行了一次“城市+文化”的探索交流:LPL的公益子品牌LPL Cares对成都大熊猫基地进行了无偿捐赠,并且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

LPL代表的电竞游戏行业是ACGN数字文创产业之一。ACGN本意是指动画、漫画、游戏和小说四大文化载体,自1995年AIplus在山抹微云BBS站开设“ACG_Review板”后,ACG一词首次被用于动画、漫画、游戏的合称,后来在网络文学的发展热潮上又增加了N-即novel小说,泛指文字类产品。

因为ACGN早期多为二维平面产品,所以也称为二次元文化。发展到现在,华语圈的ACGN已经从二维走向了三维,衍生出了更多的文化意义:从动漫衍生出来的角色扮演,从游戏衍生出的电竞文化,从小说衍生出的范文娱文化,以及围绕任意一个作品进行IP开发的全产业链等等。以ACFun和哔哩哔哩为代表的ACGN文化平台今年来频频“出圈”,背后是动画、漫画、游戏、小说和各大衍生产业在产业链上的紧密关联。

现在和ACGN相关的二次元文创,也被业内看好是新的蓝海市场,又称“文化消费新增长点”。

2018年,成都发布了《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创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到将要在2020年特色鲜明、附加值高、原创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两年过去了,成都的二次元文创之路迎来了上升。

在ACGN的制造端,成都是少数能够拿出头部作品的城市:动画方面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十万个冷笑话》,游戏有《王者荣耀》和《万国觉醒》,漫画有《剑仁》和《我是大神仙》等等。

衍生产业方面,动漫角色扮演不但有黑天工作室,展会发展也如火如荼。据统计,成都一年能举办超过280场动漫展会;国内最出名的电竞俱乐部之一AG超玩会就在成都,2019年成都电竞赛事数量位列全国第二,电竞俱乐部和相关企业数量均位列全国前五。

成都的相关产业链

01 成都的漫画:精品产品逐渐展露

虽然“动漫”报道常把动画和漫画放在一起,但动画和漫画从创作方式、载体、叙事逻辑上都不一样。互联网时代,漫画发展似乎收到更多桎梏。

静态漫画的表现形式不如动态的动画和游戏更能在第一时间抓人眼球,积累人气花费的时间成本比游戏和动画更高;而因为移动屏幕的尺寸问题,漫画的表现形式又不如文字简洁;付费漫画的风气在国内始终没有大规模普及,导致很多漫画家纷纷转行。

国内某著名网文平台虽然肯定过漫画的重要性,但在采访中表示“漫画是实现从文字到视觉的关键跨越,为后续影视、游戏等形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并没有提及漫画独特的镜头感。

因此,“互联网+”思维下的漫画一部分发展成为了为其他IP服务的产业。根据2020年的腾讯动漫、快看漫画、哔哩哔哩漫画和有妖气四个漫画平台的TOP10排名来看,三分之一的作品是大热网文改编而来的。2018年开始,腾讯的付费漫画前100名有接近一半都是漫改作品。

要想和本就有读者基础的漫改作品竞争,原创漫画开始打“精品战”:国内几乎找不到黑白漫画了,彩色漫画是现在的入门标配;相比欧美的长周期制作,国内漫画的更新周期也逐渐形成了半月更、周更甚至双周更。

更新要求高,平台限制多,收入要依靠卖IP来维持,都成为了原创漫画作者的压力,但成都的创作者们依然贡献了不少精品,让漫画本身成为IP的诞生地。 

在腾讯动漫上排名前十的《我是大神仙》来自盛世卡漫,这是成都一家致力于卡通漫画原创制作的年轻公司,成立于2011年。以这部漫画为基础的动画片第一季以9.0的评分斩获4亿播放量,第二季3月1日刚刚开播就带动总播放量超过5亿。

在看漫画上有22亿阅读量的《剑仁》来自成都盒子光影,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新公司,该公司的《追天》也有4.1亿的阅读量。

精品化的原创漫画才有出路,但不能适应互联网平台也无法存活。成都大风动漫创作的《山海戮》获得过第15届动漫金龙奖“最佳剧情漫画奖金奖”和“最佳漫画画技奖”——该奖被媒体称为“中国动漫界的奥斯卡”。

02 成都的动画:想做动画,得先做外包

成都现在当前在全国最有名的动画工作室当属可可豆,他们在2019年发行了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以49.34亿的票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二。另一家业内知名动画工作室是艾尔平方,他们制作的《十万个冷笑话》系列是“吐槽动画”的颠覆。

《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举成为爆款,让大众对成都的动画制作另眼相看,但是成都的动画产业在过去三年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没有成功的作品和基础,过去几年成都的大量的外包公司倒闭,部分优良班底解散,大多数企业仍然在“活着做外包,或者死撑着做动画”里挣扎。

成都魔法动画是一家本土企业,主要作品有动画短片《佳人》、《鞋》、《启示录》系列短片等。《启示录》还在第七十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Diversity in Cannes”(戛纳的文化多样性)独立展映活动中获得“最佳导演奖”。2015年光线传媒投资魔法动画制作3D动画电影《凤凰》,预计影片最迟于2019年全国上映。但现在已经2021年了,不仅《凤凰》胎死腹中,就连魔法动画公司都已经解散。

成都的星船影业是一家综合性的影视开发公司,他们旗下的《御猫妙鼠》和《赏金骇客》都先后发布了成熟度较高的人物定稿、人物设定和故事线,但目前也都没了下文。

即使是可可豆自己的作品《打,打个大西瓜》拿到超过20个奖项之后,导演饺子还是不得不先接外包来维持公司的生计,直到等来了彩条屋进行投资才有了《哪吒》。

成都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外包公司疯狂扩张,但之后又经历了一段“关门潮”。曾经有媒体梳理过,截止2020年9月,“成都剩下的上规模的美术外包商,数量已经缩减到20家以内。”

而在《哪吒》成功后的一段时间,关于《哪吒》的报道也出现了大量的“导致外包公司离职率升高”,“工业流程管理混乱”和“外包多压榨成本”的消息。目前看起来,《哪吒》给成都的动画产业带来了一丝亮光,但是这一丝亮光到底能让成都诞生更多可可豆还是只是进一步提高了外包公司的接单率,还是未知数。

ACGN文化里,漫画和动画出现较早,在国内发展时间也较长,渊源颇深。下一篇文章里,36氪四川将继续梳理较为新兴的游戏、网络文学和ACGN的衍生产业。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成都今年第2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诞生。

2021-03-0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