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4

海关提升口岸营商环境!“成都造”出口迎来“开门红”

2021-01-14 23:17分享至
根据成都海关1月14日信息显示,一批56台套、价值180万元的新能源充电设备,经成都海关所属天府新区海关实施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后,已于1月12日出口至欧洲。这是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凯迈新能源有限公司出口业务的新年“开门红”。

“2020年公司产品出口值达1100万,同比增长16倍。”凯迈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谭小川说。
据介绍,凯迈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成都东部新区重点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智能动力电池系统,其自主研发的安全电池系统、BMS管理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于2019年实现自主出口。

“企业出口业务起步比较晚,外贸方面的专业力量还比较薄弱,属于重点扶持企业。”天府新区海关监管一科科长彭建忠称,为此,天府新区海关主动上门开展“国际海运危规”培训,宣讲出口欧盟货物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并顺利出口奠定基础。

据介绍,为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天府新区海关对抽中查验货物实施即时查验,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实现降本减负,助力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池“零延误”出口欧美市场,并成为全球知名机场地勤设备供应商的单一供应合作方。(锦观新闻)原文链接

下一篇

日前,四川省科技厅与海南省科技厅在海口市召开川琼科技创新合作工作座谈会。两省科技厅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并签署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 在科创方面,四川和海南有诸多联系。两省均是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省份。按照科技部推动构建海南开放创新合作机制有关要求,四川和海南主要围绕生物医药领域深化合作。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四川省科技创新人才、平台等资源优势和海南省自贸港政策优势,聚焦五个方面深化合作。 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合作方面,支持四川省内优势药物/器械临床试验平台,与海南先行先试政策优势互动,推动国外上市药械企业开展临床试验;在推进医疗卫生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合作共建高等级实验动物国家战略储备基地及模式动物基地;创新主体对接互动方面,鼓励两地创新团队在医疗卫生、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开展技术合作,联合实施关键技术攻关;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方面,鼓励川内高校国家级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中心等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方面,双方约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支持川内高校与海南高校共建医学相关特色学科专业,共同培养高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2021-01-1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