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

周小川最新快讯,36氪聚合所有周小川相关的新闻快讯,并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资讯。
本次共找到 91 条【
周小川
】相关快讯
:数字货币别急着想“赢者通吃”,每隔三五年局面就会有大变化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央行原行长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分论坛上表示,数字货币的定义不要唯我独尊,也不要那么着急,就想赢者通吃。到目前为止,每隔三到五年,技术的变化和各方面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局面产生大的变化,这是新的数字时代的特点。(澎湃)
2023-03-31
:金融机构只做到自身低碳运营远远不够,还应把碳市场建设好、运行好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困局与破局”分论坛上表示,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金融机构做到自身低碳运营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帮助投资、信贷及其他金融活动支持对象向零碳前进,实现零碳发展。此外,碳市场和碳市场衍生产品的发展和监管是金融界非常擅长的一个领域,金融机构应该提供助力,把碳市场建设好、运行好。(上证报)
2023-03-29
人民银行原行长: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分化程度加重
国际金融论坛(IFF)大会主席、人民银行原行长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全球年会上表示:“由于受到地缘政治风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结构重塑,通货膨胀和债务问题,能源和粮食危机等多重负面因素的叠加影响,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分化程度加重。”(上证报)
2022-12-02
:改进中小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监管,推动普惠金融和包容性发展
4月22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期间,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在金融支持包容性圆桌会议上表示,维护金融稳定、改进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和监管,也是维护和推动普惠金融和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上证报)
2022-04-22
:建议在跨境数据贸易中把数据用途作为可贸易标的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4月2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数字经济:让所有人获益” 分论坛上表示,跨境数据流动需要考虑到许多国家对数据安全和数据跨境贸易的顾虑。他建议,不把数据作为主要的可贸易标的,而是把数据的用途,即其应用的任务作为可贸易标的。(上证报)
2022-04-22
:第三方机构参与支付系统应向高标准靠拢,不能耍小聪明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在演讲中表示,第三方机构如果也想做数字货币或参与支付系统,就要在不同程度上向高标准靠拢,不能耍小聪明。稳定币不是自称的,要有一系列条件考核说明是不是稳定币。大型科技公司和科技金融公司的发展是有前途的,在支付业有很大的前景,但要向高标准看齐。(证券时报)
2022-04-17
:有必要推进研究在上海证券市场开辟国际板块
在上海徐汇举办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发表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有必要推进、研究在上海证券市场开辟国际板块。(界面)
2021-12-25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加强ESG投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开幕。国际金融论坛(IFF)大会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在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保持全球供应链畅通和有韧性,保证超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平稳退出,保护全球经济迈向持续稳定复苏,正在考验着全球,尤其是主要经济体和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强调,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加强ESG投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上证报)
2021-12-04
:住房贷款是一个重要的再分配金融工具
9月25日,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表示,中国最近也在讨论收入分配的话题。实际上,除了国家收税方面所体现的收入再分配政策之外,住房贷款可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再分配功能的金融工具业务。(证券时报)
2021-09-26
:密切关注通胀、资产泡沫的走势和QE的影响
在博鳌论坛经济学家圆桌会晚宴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央行原行长表示,缩小“免疫鸿沟”刻不容缓;要应对气候变化,把握绿色产业革命机遇;要向数字经济转型,保护公平竞争;要阻止贫困与收入不平等恶化,重视社会包容性发展;要密切关注通胀、资产泡沫的走势和QE的影响;要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全球治理。(澎湃)
2021-09-15
:必须高度重视IT技术发展对金融业的影响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在2021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表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机构更为主动地运用科技赋能业务,在丰富金融产品和工具、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包容性、持续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助力脱贫、支持防疫抗疫等方面都取得了诸多进展。“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金融行业跟IT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IT技术发展对金融业的影响。”(中证网)
2021-09-10
:应坚持金融服务业持牌经营原则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在2021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表示,在鼓励数字金融发展的同时,应该坚持金融服务业持牌经营的原则。持牌的基本条件包括资本的充实、抗风险能力、专业人员以及对规则的了解。(中证网)
2021-09-10
:金融科技需全面谨慎选择技术路线,特别要注重其为实体经济服务效果
今日,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金融科技发展给普惠金融带来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全面和谨慎地选择评估技术路线,特别要注重其为实体经济服务和实现普惠金融的效果。(中国证券网)
2021-07-16
:加密货币若能为实体经济服务,将会给予更大关注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今天的题目涉及到科技创新,在涉及到加密货币的创新的时候,中方的态度也是在很多分析和讨论上注重你究竟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如果能为实体经济做出重要的服务,那么可能给予更大的关注,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进行这方面的研发和试点。反之,就会弱一些。(第一财经)
2021-06-11
:有投资者将比特币作为对冲工具,这是投资者自己在给比特币的价值找理由
“任何一种金融产品、商品,都会有定价的问题。只要有交易,就要有定价的需求。同样,任何一样东西,都会有对冲功能,会和它反面的事物形成对冲。”认为,这并不能说明它在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上证报)
2021-06-11
:一些加密货币想回到支付领域已经失去了机会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加密货币从原来的设计思想来看,还是有可能成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有用工具,例如在支付领域中起到一定作用。前期来看,加密货币设计有些不足,比如每秒钟所处理的交易笔数还不够高、占用较多网络资源和处理能力、去中心化强调去监管等。有些加密货币的参与者把它看作赚快钱的手段,就会把加密货币搞成数字资产。现在来看,一些加密货币想回到支付领域已经失去了机会,已经不太合适了。(界面)
2021-06-11
:数字人民币设计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没有想取代美元的地位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澄清关于数字货币的误解,包括中国的数字货币要替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国际上支付货币的地位;把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密切挂钩;DECP和e-CNY想取代现在第三方支付的角色。称,DECP的发展主要是立足于中国国内支付系统的现代化,跟上数字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提高效能,降低成本,特别是为零售支付系统服务,设计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本就没有想取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国际上支付货币的地位。(中证网)
2021-05-22
:减少印花税比降低技术成本可能更受关注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在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现在交易所系统整体运行比较好。虽然整个交易所系统运行中价格优先、时间优先、证券登记交割等方面也有不小成本,但公众对这方面降低交易成本的呼声并不高。如果说大家希望降低交易成本的话,可能更多地是减少印花税,印花税比技术成本可能更受关注。(中证网)
2021-05-22
:支付系统包括交易所系统未来都有可能实现实时全额交易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在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总体而言,支付系统现代化隔一段时间迈一个台阶。整个支付系统包括交易所系统,未来都有可能实现实时全额交易。但对交易所系统来讲,不是说速度越快、越实时全额交易越好,这涉及到支付系统台阶迈多大的问题。(中证网)
2021-05-22
谈数字人民币研发:不要过多和人民币国际化联系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今日通过线上出席“亚洲的未来”年度会议时称,不要过多地把数字人民币开发计划和人民币国际化联系在一起,而应更多注重零售项目和经常性项目效率的提升。认为,若中国国内零售领域的数字人民币技术更新能取得明显效果,对于跨境的小额经常性支付也会有好处,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也会作出一定贡献。但是这还不是在储备货币的意义上,也不是在金融市场这种大额交易概念上的人民币国际化。(国是直通车)
2021-05-20
:数字人民币不会对全球金融系统造成冲击和破坏
关于数字人民币,表示,数字人民币当前主要面向小额、零售使用领域,方便跨境商人相互往来,旅游人士参观访问和开会。“当前国际上有一些声音,认为数字人民币会对全球金融系统造成冲击和破坏,实际上没有那么严重。”(中证网)
2021-04-21
:建立碳市场的基础框架非常重要
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举行的“金融支持碳中和”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表示,当前建立碳市场的基础框架非常重要。如果基础框架不行,衍生的、更高级的功能就没有办法实现。他补充,当前全球赤字大幅上升、各地政府都有债务的情况下,特别要防止碳市场收到的钱用于其他方面,这样会导致更大的碳赤字。(证券时报)
2021-04-20
:碳配额市场应避免变成罚款市场
博鳌亚洲论坛举行“金融支持碳中和”分论坛。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在提到从碳配额交易中收到的钱应该如何使用时提出,应该全部用于支持减排的经济活动,以引导和激励投资,否则碳市场很容易变成罚款市场,罚完款后,收支两条线,就达不到预期目标了。(证券时报)
2021-04-20
:要考虑“碳达峰”“碳中和”过渡性的减排经济活动能否得到补偿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上表示,要考虑碳达峰、碳中和过渡性的减排经济活动能否得到补偿,能否在交易中得到激励。(证券时报)
2021-04-20
谈比特币:不管数字货币还是数字资产,都要为实体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谈到比特币时表示,不管数字货币还是数字资产,都要为实体服务。表示,要区分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对于比特币这类数字资产,并非现在要下结论,但是”要提醒,要小心“,在中国,金融创新的东西都要说清楚它对实体经济的好处”。(证券时报)
2021-04-19
:中国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初衷是服务国内
4月18日晚间,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表示,中国做数字人民币并不是为了跨境,而是为了借助科技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后,可以更方便地为大众提供支付。“中国有一个14亿人的非常大的零售市场,大家希望有更方便、更有效,成本更低的支付体系。央行在最开始的时候,没想过是不是需要做批发系统,或者是人民币国际化,而是从零售系统开始。”(证券时报)
2021-04-19
:利用IT技术可以促进支付体系现代化和跨境支付便利化
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在论坛活动表示,利用当前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以及云计算的处理能力,可促进支付体系现代化和跨境支付便利化。其介绍,在交易瞬间可以做的一个事情是处理汇率问题,就是在购买的时候,将原有账户中某一个币种的货币进行兑换,兑换的量和所要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正好完全一致。另外,汇率信息可以比以前更方便地获得,避免金融机构在换汇时假优惠汇率待遇的弊端。(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0-12-13
:中国碳排放总量可加以控制,进行线性安排
36氪获悉,中国央行原行长今日在《财经》年会表示,当前“十四五”规划建议已写明要更大力度的发展和运用碳市场。要实现碳市场的合理价格,首先要有总量,总量要封顶,在封顶的情况下,对碳配额进行交易,这样才能有价格形成的规律性。目前,中国未来若干年的碳排放总量还未逐年确定,这需要涉及到今后40年内总量到底如何确定、如何计算。若想过渡到某一个具体的目标每年份,总体上是逐步加以控制,可以进行线性安排,或先松后紧,或先紧后松的。
2020-11-25
:真正把碳排放完全降到零非常困难,要依靠碳吸收等技术中和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央行原行长今天在第十八届《财经》年会上称,真正要在全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把化石能源和其他一些碳排放完全降到零,将是非常困难的。换言之,那些难以降到零的碳排放,未来可能需要依靠碳吸收、碳沉降的技术中和掉。因为我们在前段着重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其他碳排放,到了后半期,我们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碳捕获和碳沉降上,这样才能在2060年实现净额为零的碳中和。(国是直通车)
2020-11-25
:发展电子支付货币也要求同存异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表示,当前在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数字经济受到重视得以发展,网上授课、在家办公等风行,零售支付时现钞使用也在减少,这就形成了大力发展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的好时机。中国和新加坡之间,各项金融合作历来积极、顺畅,不断结出硕果,在支付领域也一直保持密切沟通,互联互通。(华夏时报)
2020-11-24
:应考虑建立多边性机构,减少数字税争议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11月13日在“第11届财新峰会:重建全球信任”上表示,当下数字税的征收陷入僵局。原因之一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导致税收不再像过去货物与服务生产那样,对实际业务发生在哪、钱是在谁身上挣的比较好界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有很多难以界定的部分,于是数字税的征收就出现了问题。应考虑建立多边性的机构,减少相关争议。(中证网)
2020-11-13
:对异常资本流动需建立全球性机制加以协调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11月13日在“第11届财新峰会:重建全球信任”上表示,要考虑货币政策溢出的影响,必须对储备货币结构有所考虑。对异常资本流动需要建立一些初步机制来加以协调,特别是全球性的机制。(中证网)
2020-11-13
:科技创新催生巨大动能,也给社会治理带来巨大挑战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表示,当前,科技创新在催生巨大动能的同时,也给社会治理和全球治理带来巨大挑战。首先,发展中国家数字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全球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减贫和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其次,人工智能颠覆传统产业,基因编辑技术进入实际应用,引发结构性失业和社会伦理等问题。第三,互联网科技巨头掌控大量数据和市场份额,形成垄断抑制公平竞争。(第一财经)
2020-11-11
:股票市场当前还存在“价格双轨制”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21日晚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股票市场存在价格“双轨制”现象,有A股、H股、B股等,在他看来,同股不同权存在价格差异,这可以理解,但同股同权的产品出现比较明显的价差,可能就是货币不可兑换等原因造成的。(第一财经)
2020-10-21
:资本项目可兑换不意味着百分之百完全自由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如果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有些人就会有一个简单的概念,那就是百分之百自由化。其实这个词历来是不这么说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也不意味着百分之百完全自由。大家都知道现在从全球来讲都有反洗钱、反恐融资,所以很多金融交易、汇款都是需要受限制的。(第一财经)
2020-10-21
:建立合理的养老金经营体制,与资本市场发展配合
36氪获悉,中国金融学会会长近期在《中国金融》发文指出,要建立合理的养老金经营体制,与资本市场发展进行很好的配合。从更长的历史阶段来看,(养老金)保值增值很大的可能性还是要依靠资本市场。一方面,养老金投资对资本市场发展有很大好处;另一方面,养老金投资有几十年的跨度,从长期看,这个回报对养老金体系可持续性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回报,养老金缴费率需要明显提高。
2020-10-09
:中国提高监管水平、逐步改进公司治理也需要过程
在第12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在透明度问题上,中国方面在公司治理、外部审计质量等方面也有愿望和动力。这么多年来,中国也在资本市场上打击了很多欺诈上市、操纵市场、虚假信息、内幕交易等行为。广大投资者对这些不良行为十分憎恨。当然,提高监管水平、逐步改进公司治理也需要一个过程。(证券时报)
2020-06-18
:我们在会计、审计和透明度上和国际化的要求还有差距
在第12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这次瑞幸事件以及前一阶段出现的若干个中概股公司被查出来做空,都暴露出我们在会计、审计和透明度上和国际化的要求还有差距。(第一财经)
2020-06-18
:虽然部分中概股公司出现问题,中国仍有不少好的上市公司资源
在第12届陆家嘴论坛上,谈到美国1个月前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将来中概股前途如何等问题时表示,从去年“鲁比奥法案”开始,美国通过了一系列政策,都与中概股有关。他指出,这次的事和瑞幸咖啡很有关系,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虽然有一些中概股公司出了问题,但总体来讲,中国GDP增长高于全球平均的增长,从供给侧角度来说,我们还是会有不少好的公司,上市公司的资源还是存在的。”(第一财经)
2020-06-18
:中国是高储蓄国家,中概股公司国内融资空间很大
在第12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从乐观的角度来看,第一,中国是个高储蓄的国家,储蓄率非常高。中国历年总储蓄占GDP比重超过40%,因此只要机制做得好,很容易找到资金投资新兴和成长的公司。这是个很积极的因素。所以从资金面上来讲,并不是中概股公司非要依靠国际市场融资,国内空间还是很大的。(证券时报)
2020-06-18
谈中概股:摘牌和退市虽接近,但技术细节不一样
第12届陆家嘴论坛今日开幕,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在论坛上表示,中概股中某些少数企业想通过主动的私有化从纽约交易所退市,再寻找其他地方二次上市。就纽约交易所来讲,这些企业是摘牌,摘牌和退市虽然接近,但技术细节不一样。(新浪财经)
2020-06-18
:中国推行数字货币强调支付与零售用途
谈及全球央行是否推行数字货币,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认为,中国会继续坚持过往路径,强调数字货币的支付和零售用途。大国在货币层面选择技术方向时非常谨慎,如果走错方向,可能产生信任危机。中国会继续坚持过往路径,强调数字货币的支付功能,以及保持对零售系统的有利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再逐渐考虑扩大数字货币的用途。(财新)
2019-11-26
:如果出现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仍有足够政策工具
中国央行前行长在创新经济论坛上表示,如果全球再次出现金融危机,中国仍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应对。比如,中国的利率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么低,并且可以尽量避免快速进入负利率时代。为避免金融危机,全世界目前应关注两个问题:泡沫经济和贸易摩擦。(国是直通车)
2019-11-21
:央行的数字货币主要仍会聚焦于本国
在第十届财新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认为,央行的数字货币主要仍会聚焦于本国,“央行可能更加注重于批发,在银行之间、在第三方支付之间做好批发而搞一种数字货币。但是理论上来讲,央行搞的数字货币也可以为零售服务,但为零售服务又会对现有的金融体系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大家也是非常谨慎的”。(界面)
2019-11-08
:私人数字货币还谈不上突飞猛进
在2019财新峰会上,央行原行长表示,在中国我们看到第三方支付起了很大作用,发展也很快,但是基本是电子支付轨道上的发展,还不是说现在以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为基础的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真正出来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小一点的国家是否在这方面有比较大的进展。但从全球来讲,还看不到一个特别大的发展,只不过是像libra这些发表一个白皮书,这个概念上来了,还没有开使用。(新浪财经)
2019-11-08
:Libra托管仍存疑,全球各国央行要有协调机制
央行前行长在第十届财新峰会上表示,Libra托管目前仍然存疑,比如准备金数量如何确定、私有的Libra委员会会否缺乏公众性,是否有赚取利息的动机等。因此,呼吁,在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上,全球央行要有大致的协作机制,以便增强信心。(新浪财经)
2019-11-08
:有些人充满热情做普惠金融,却不顾风险管理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认为,有一些人是热情搞普惠金融的,也有一些人是打着普惠金融的幌子,他们可能更注重一些其他目标,但却顾不上风险管理、风险识别,由此产生了不少问题。要减低风险,认为除了自身的风控建设和监管建设以外,还应该提供更多的保障,特别是在财务制度上,在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准则执行上,以及风险评估上应该做得更多更好,而不是忽略。(新浪财经)
2019-10-12
:普惠金融监管指标体系等多方面需要改进完善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央行原行长表示,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很多的成效,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往前推进,可以进一步优化改进的方面包括:监管部门的指标体系、激励机制设置,金融机构的财务可持续性和风险控制能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中小银行的方向定位,个别机构为短期利益而作出了走偏行为等。同时,还特别提到其他国家的信用卡危机导致消费信贷影响。(财联社)
2019-10-12
:Libra预示着未来会出现更加全球化的强势货币
在“中国外汇管理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表示,“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国际化、全球化的一种货币,是一种强势的货币,导致主要货币和它产生兑换关系。这个东西并不一定是libra,但从最近几年的趋势看,会有不少机构和人员试图建立一种更有利于全球化的货币。”(财新)
2019-07-09
: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只对“圈钱”感兴趣
18日,央行前行长公开出席活动时表示,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技术提供商与传统金融机构在技术路径选择上存在部分分歧。部分技术应用提供商没有将潜在的金融服务能力发挥出来,而是把眼睛瞄向圈钱,“看中存款账户的钱,模仿银行吸收公众储蓄”。(北京商报)
2018-11-1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