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诊疗”计划,需求和缺口一起赤裸裸的躺在那
根据NYT上的一则故事,今年82岁的Fernandez老先生在高烧腰痛后被医生告知:你可以在家休养,并且不用支付额外的费用,甚至比住院更便宜。
之后,老先生享受了数天的daily visit(当然是一定距离之内),甚至家中完成X光检查。很多人质疑“难道不怕紧急情况没人处理,在家很危险么”,但许多体验过的用户也表示,“过去住院时候你舒服么,睡得着吗”……
美国很多大型医疗机构,包括文中提到的Mount Sinai医院正在实施所谓的“家庭计划”,让更多的病人在家中得到看护治疗。对于病人来说,在家里可以减少探望和照料成本、孤独感、恐惧感和嘈杂的环境。“特别是老年人,在医院还要小心感染,重新去适应生活,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也是额外的成本和风险”,一位医生解释。
但“家庭计划”的前提是什么?不可能所有的治疗都能在家中完成。Mount Sinai的医生总结出了四个疾病类型:心脏衰竭,急性加重的肺气肿,特定类型的肺炎和部分细菌性感染疾病。诊疗手段上,X光、吸氧、静脉注射和药物治疗,都可以在家中进行。
遗憾的是,在美国,“家庭计划”并没有得到一些健康管理公司的物质肯定。
但从中国的大环境来看,有着鼓励多点执业、全科医生和医药分家的政策大前提,部分医院也存在业绩表现和人手、成本控制压力,健康管理和线上咨询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商业保险对于慢病群体的重视增加,这些都是鼓励“家庭医疗”的大趋势。只不过我们还缺:
1.医疗级家用诊疗或者检测设备。比如GE推出的Vscan超声诊断仪。
2.帮助医院管理分发此类病人的逻辑和系统,打破医院自己的孤岛。
3.愿意参与进来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比如帮助计算成本,判断哪些疾病可以家中诊疗。
或者更多……
这些,如果你发现了,或者你正在做,不妨告诉我:leah110 at 36kr.com
同时,如果你也对移动健康医疗产业感兴趣,愿意成为一名作者,也可以发简历给我~(别看我表面如此淡定,心中早已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