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观长沙丨优化营商环境的“长沙样本”

36氪湖南·2023年04月07日 10:24
让企业敢来,来了能放心干。

摄/石亮

文|氪星

“长沙的营商环境真的没得说,创业环境好,包容度高。”这是长沙国潮饮品楂堆的创始人牟生在长沙创业的感受。

事实上,近年来,长沙的营商环境已经得到了全国的认可。

4月3日,《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长沙入选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长沙营商环境创新实践《聚焦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加快建设“无证明城市”》入选《报告》,在全国进行重点推介。

一、创新实践在全国重点推介

《报告》显示,长沙营商环境创新亮点已经连续两年入选,2021年入选的为《长沙打造“单一窗口”协同平台,畅美口岸‘最后一公里’服务》。

近年来,长沙聚焦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加快建设“无证明城市”。其中,建设“无证明城市”,长沙着力破解电子证照“互通互认机制不完善、共享服务体系不完备、应用场景不丰富”等问题,通过系统建设、数据共享、业务再造,率先推动“刷脸办”、“免证办”、“减证办”和“线上证明开具”、“线下免费打印”等系列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让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能够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例如,在未携带居民身份证的情况下,可通过“我的长沙”APP进行身份认证,人脸识别核验后手机将生成动态二维码,经窗口端设备识别后,申请人即可直接调阅关联电子证照,真正实现“拿着手机事就办成了”。

据了解,长沙市电子证照库可调用证照数据达1.38亿,“户口簿”等41类电子证照可实时调用;26类证明可在线开具;5088多项政务服务实现“减证办”“免证办”,企业群众线上开具证明达37.9万件,全市“减证办”事项共产生办件153.6万件。

可以说,目前,在长沙无论是公交地铁出行还是医院就诊、出入特定消费场所,都可实现“一码通行”。

二、破除区域壁垒的新探索

近年来,长沙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首要位置,以实施“强省会”战略为契机,强化推进投资服务、政务服务、要素服务、权益保护、亲清关系、普惠包容六大“升级版”改革举措,推动“五链融合”,全力打造营商环境3.0版,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本次发布的《报告》显示,长沙入选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在区域壁垒破除、投资建设完善这两项中表现优异。

2022年以来,破除各种市场上的隐性壁垒成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大发力点。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明确及时清理废除各地区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全面清理歧视外资企业和外地企业实行地方保护的各类优惠政策。

2022年1月,长沙下发的《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到,长沙将探索以市场主体信用为基础的市场准营制度改革,开展“承诺即入制”试点,提升市场主体准入准营便利度。

同年8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支持长沙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推动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支持长沙市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台账,破除包括省级层面在内的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切实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对迁入长沙市的企业,不得设置隐形障碍。

同时,支持长沙市率先实行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推进“证照分离”“先照后证”改革全覆盖;率先推行涉企行政审批“一照通”“一业一证”“承诺即入制”改革,试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改革,便利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推行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率先试行强制注销。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

政策实施效果,从数据中就可以窥见一二。2022年,长沙市市场主体达156万户,增长14%,其中企业达58.8万户,增长17.6%;新设企业11.6万户,增长22.1%;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00家以上;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家,总量达141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4位。

为企业打破“壁垒”,长沙正在为各类经济细胞提供一个进得来、生得好、长得大的发展空间。

三、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样本

营商环境的提升,同样离不开对于人才的支持。

近些年,长沙不断出台各项政策与措施,推动人才战略持续升级。

2022年4月28日,长沙发布《长沙市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若干措施(试行)》,从培育壮大技能匠才、加强创新创业支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等7个方面,提出45条具体措施。

此次“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对比2017年提出的“人才政策22条”,力度更大,范围更广,操作性更具体更强。同时,“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突出目标导向,创新建立长沙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的提出,既是长沙对现有政策的突破,也是为“强省会”战略实施配备了一个强有力的“政策礼包”。

除了对于人才的支撑,服务优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帮助民众解决问题,也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式。

2022年6月14日,为打造诚信消费投资环境,长沙市天心区启动“五一信用示范商圈”建设,以五一商圈为试点,天心区推行“2+3+1”诚信商圈模式,制定《长沙市天心区“五一信用示范商圈”信用管理办法》及《长沙市天心区“五一信用示范商圈”守信激励政策》,以信用制度和信用数据为基础,拓展政府、企业、消费者三大主体应用场景。

2023年2月,长沙市芙蓉区举行以“服务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布了《“服务市场主体 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其中包括27项奖励措施。

其中在政务优化方面,芙蓉区打造了湖南省首个24小时楼宇政务服务驿站,让企业、民众从营业执照到税务“一条龙”式办理,实现“办事不出楼、服务全天候”。

同时,长沙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物中心经济创新帮扶机制与纾困方式,通过一对一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等方式,推进“企业服务专员”工作。

据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11月底,长沙市共派驻企业服务专员4276人,联系企业12148家,收集解决各类问题2900多个。

不仅仅是在人才与服务优化方面,长沙还通过包括健全保障机制,创新“保护知识产权驻企业工作站”,建设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推进企业案件诉讼事项繁简分流、简案快办等方式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优化服务,提升营商环境,激发和保障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主要调查结论中,长沙排全国第六,居中西部第一位。

“服务企业无止境。长沙将持续优化环境,当好坚强后盾,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2月14日下午,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企业座谈会上说。

让企业敢来,来了能放心干,长沙正在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