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社交应用“乌鸦”调整职场圈子定义方式,引入LBS因素

Chloe·2014年07月07日 08:40
此外,相比校园,以公司划圈儿似乎界限过于分明了些,很多话还是说不好,不好说,不说好吧。

匿名社交应用“乌鸦”继上个月推出校园与职场两个圈层之后,今天又对职场的圈层定义机制进行了调整,之前用户需要选定公司名称才能进入公司的信息流中,现在则调整为基于LBS的归属和聚拢。

依然是基于手机通讯录,职场用户的乌鸦Timeline会由系统在一定范围内选取最近7天附近人发布的内容,按照时间远近排序呈现。其CEO许朝军说,这种改动是基于上线1个月以来的用户反馈,以及线下调研综合得出的。说实话,以公司定义圈子确实有些难度,毕竟公司内部需要至少30人同时使用乌鸦才能看到同事发的消息。此外,相比校园,以公司划圈儿似乎界限过于分明了些,很多话还是说不好,不好说,不说好吧。

而依据LBS划圈的话,所覆盖的用户场景会更加丰富、流动,归结起来主要工作、玩乐两个圈子。具体到内容的话,不同的圈子产生不同的文化,这个就且观察吧,随着数据的积累,乌鸦会尝试以内容归类分析。目前在外地闭关,方圆50里应该不会有朋友发布了。。。

说真的,综观这么多匿名应用,内容运营真的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怎么画圈儿一定能大幅改变人们讨论的话题么?

就校园圈子而言,乌鸦会保持按大学名称定义的方式,这个场景的活跃程度很好理解,就不多说了。跟上一版相比,乌鸦也增加了一对一的私信功能。此前,无觅(即“友秘”)也推出了“私信”功能。

匿名社交是红海一片无须多说,熟人(大都以通讯录关系为基准)匿名的还有Secret(它也已分了圈层)、友秘,主打校园的半熟人性质的则像YikYak(主打1500米)、叽叽(2500米)(现也已完成职场和校园的分层),还有纯陌生人性质的Whisper小声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据华尔街日报披露,阿布旗下私人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了超级充电器StoreDot,投资金额为1000万美元。StoreDot希望在接下来能够再融资2-3千万美金,在美国成立研发中心,实现量产。

2014-07-0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