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操纵用户动态消息的心理学实验表明:情绪在社交网络上具有传染性

boxi·2014年06月30日 10:27
Facebook的数据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布的一篇论文表明,人类的情绪在社交网络上具有传染性,但由于论文涉及的试验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篡改了其动态消息(News Feed),这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 这项试验由Facebook的数据科学家Adam Kramer领衔,其目标是研究社交网络(积极与消极)影响的传播方式,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面对面互动和非语言线索并非情绪传染的绝对必要条件。” 为了验证假设,研究者挑选了689003名Facebook用户,然后分成两组,将其中一组用户的带消极情绪的帖子剔除,并将另一组用户带积极情绪的帖子剔除。试验为期一周,在2012年1月11日至1月18日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用户看到朋友的情绪积极的帖子变少后,自己发布的积极帖子也会变少而消极帖子增多;反之亦然。
我要联系


Facebook的数据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布的一篇论文表明,人类的情绪在社交网络上具有传染性,但由于论文涉及的试验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篡改了其动态消息(News Feed),这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

这项试验由Facebook的数据科学家Adam Kramer领衔,其目标是研究社交网络(积极与消极)影响的传播方式,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面对面互动和非语言线索并非情绪传染的绝对必要条件。”

为了验证假设,研究者挑选了689003名Facebook用户,然后分成两组,将其中一组用户的带消极情绪的帖子剔除,并将另一组用户带积极情绪的帖子剔除。试验为期一周,在2012年1月11日至1月18日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用户看到朋友的情绪积极的帖子变少后,自己发布的积极帖子也会变少而消极帖子增多;反之亦然。

这表明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情绪具有传染性,也推翻了以往那种认为看到朋友积极的帖子会令人消极的观点。这次研究也表明,要想让用户感觉变好,社交网络可以在动态消息中多添加一些正能量。

但由于对动态消息的篡改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Facebook的研究被披露后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不过根据用户签署的数据使用政策,Facebook不需要用户另行签署表格才能进行试验。Adam Kramer对此还在Facebook上发表了一篇据她称可充当官方声明的帖子,对此进行了解释。她说,Facebook进行此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Facebook及其用户的情绪影响以便更好改进服务。研究涉及到的用户只有0.04%,为期只有一周,而且尽管篡改了动态消息,但是用户的帖子在Timeline或重新加载动态消息都可以看到。不过尽管研究目标是为了改善Facebook的服务,但是也许这样并不能证明引发的焦虑是合理的。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有传科技
我要联系
商务社交软件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