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Tesla:下一场范式革命?

橙皮书·2014年01月21日 21:44
试用的时候就有这样一种感觉,Tesla其实是电动车配上一个计算机大脑。以前的汽车更多的是作为人的外延运动系统,主要发号施令还是得靠人。Tesla正在慢慢地让车里的电脑强大起来,现在可能还只是一台iPad,下一步可能就会自主驾驶,或者像Nest一样智能调控车内环境。Tesla也有一个类似App Store的功能模块,虽然现在还只有几个官方应用,但是未来呢?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汽车的进化会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工业时代的巨头可能又会被硅谷的新贵颠覆掉。就像苹果引领的智能手机潮K掉Moto和Nokia一样,下一场范式革命就要来了。


我不是一个爱车的人,但是这一年来,陆陆续续看到了许多关于Tesla的东西,心里也是暗暗赞叹,电力供能却能提供超强的动力,17寸大屏作为中控界面,规模庞大的充电系统,创始人Elon Musk的个人魅力。所有这些都只是浅层的印象,直到上周六,我亲自体验了一次Tesla,模糊的印象才具体起来,它就是下一个iPhone。

我在3W咖啡的门口看到了这辆Tesla Model S。从外观来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本以为会有很多人围观,毕竟这是中关村,知道Tesla的应该不少,结果却只有六七个人再看,而且是站在外面,想进去一试的没几个。我兴冲冲的跳进去,操控台的位置被一块17寸大屏占了,比大部分笔记本电脑更大,大部分操作都可以在这个界面上完成。

没有钥匙不能开走,于是我就在大屏时都点了一圈,屏幕最上部是类似状态条的一栏,跟着是几块主要功能区,媒体、导航、互联网、动力中心和后视摄像头。往下就是主操作界面,显示当前打开的功能区,最下面是控制中心,方便司机完成与车相关的机械操作,比如开窗锁门等。

点来点去其实也没啥意思。突然外面的工作人员叫我开下门,看来是刚乱戳把门锁给关上了,我答应着,然后很快在操作屏上找到了门锁,一按解锁了。

如果换一辆车,我是做不到的。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学开车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仪表盘上这么多按键,都不知道是干嘛的。也许老一辈上手智能机的体会也是如此吧,我们理所当然认为是返回键或者确认键,他们却完全不能理解。其实我们最开始接触电脑或者手机时,又有多么理所当然了,只是这么多年接触下来,自然顺手了不少。

也许,出生就开始接触iPad的新一代,真的没机会接触鼠标,等他们长大开车时,也会觉得车就该是Tesla这样的。让他们去开现在的车,可能就像让我们去用打孔卡操作电脑一样。一个时代和另一个时代的距离就是这么远。

从车里出来,碰到了Tesla中国区的负责人Kingston,我告诉他Tesla是Google Glass之后又一款给我全新体验的产品。他也给我介绍了一些关于Tesla的事情,比如为了减重,Model S的车身用的是纯铝合金,一般只有几百万的超跑才会这么做;Tesla对上下游的控制很严密,有些师从苹果的意思,也不像其他汽车厂商那样依赖汽车经销商体系。一帮硅谷出来的人,从没做过汽车,正是这样的人,才会抛开过去的陈念,重新设计一款汽车。

试用的时候就有这样一种感觉,Tesla其实是电动车配上一个计算机大脑。以前的汽车更多的是作为人的外延运动系统,主要发号施令还是得靠人。Tesla正在慢慢地让车里的电脑强大起来,现在可能还只是一台iPad,下一步可能就会自主驾驶,或者像Nest一样智能调控车内环境。Tesla也有一个类似App Store的功能模块,虽然现在还只有几个官方应用,但是未来呢?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汽车的进化会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工业时代的巨头可能又会被硅谷的新贵颠覆掉。就像苹果引领的智能手机潮K掉Moto和Nokia一样,下一场范式革命就要来了。

“过两年会出一款性价比更高的车型,准备价格控制在4万美金左右,据说有不少惊喜。”Kingston说。

从来没想过要买车的我,突然有了搞一台Tesla的冲动。

最后附上一段视频,手机拍摄,画质解说俱渣,各位见谅...

看到好多朋友喷我不懂汽车的也来写汽车...其实动笔前我也犹豫了好久,知道写了肯定会被喷出翔。但是最后还是写了,还附上稀烂的视频,只是想在大多数朋友没机会接触到Tesla的现在,分享一些我的亲身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敬请期待下一版试驾后的体验,依然不够专业,要喷的请随意~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我们听过很多关于“成功者”的故事,这些光鲜叙事通常起自一个不起眼的小孩,或者是大学生涯里尽人皆知的“学霸”之外的非典型性人物。36kr还讲过很多关于未来的事,明年的趋势、十年后的趋势、百年后的人类世界会不会像WALL·E所看见的世界一样机械而毫无生气。但是当我接触到那些正在大学里,默默做着自己事情的少年时,我更喜欢他们的故事,喜欢听他们的想法,从他们的言谈中看见这个时代。 这篇文章我会写三个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在校园里卖水果、送外卖的案例,这些案例背后是三个来自不同大学却同样处于创业早期的少年,他们利用微信探寻只属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只属于校园的商业模式。这些模式或许在别人眼中不够成熟,但却反映出了下一代人是如何思考、打算如何构筑自己的创业之路。想想看当时的你自己,是否也会有这样的勇气?

2014-01-2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