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的力量:阅后即焚短信服务Frankly获600万美元融资
我们在享用各种互联网服务的同时,也牺牲了自己的隐私,把自己的在线记录通通交给了那些提供服务的互联网巨头。所以才会有了“阅后即焚”的Snapchat之火爆,最近它每天分享的照片更是达到了3.5亿张之巨。
但是,阅后即焚的不仅仅只有图像而已,今天文字版的Snapchat—Frankly也正式推出了iPhone和Android版,同时还宣布获得了600万美元的融资。
Frankly可以让用户匿名地跟朋友聊天,发送消息,并在消息被对方接收8秒后删除掉。Frankly的CEO Steve Chung说,我们认为在一个一切都被记录的世界里,这种永久性的数字记录会令数字化对话窒息,令对话不那么真实,大家会变得太过虚伪造作。
如果能让大家彻底抛开对话被永久记录的疑虑,无疑可以促进双方的坦诚相待、用心沟通。Chung希望Frankly能成为默认的短信应用,进而帮助确立稍纵即逝的默认地位。Snapchat CEO Evan Spiegel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我们往往是这样的:那些随时都能找得到的东西却很快就被我们遗忘,而当东西逝去时才懂得珍惜—稍纵即逝会锐化观看者的专注度:一旦Snapchat图片、 Frankly短信被接收下来,就犹如启动了定时炸弹,必须马上观看,在秒表到点前竭尽全力吸收其内涵。Chung在网站给自己公司介绍的标题就是:遗忘的力量。
Frankly和Snapchat并非仅有的两个将短暂性推向Web的公司。Efemr 、Spirit等可以在一段时间之后自动删除推特,SnapWeibo也可以自动定时删除微博。跟Frankly做的事情类似还有Gryphn,区别在于前者侧重提供真诚的沟通环境,而后者的侧重点是安全。Clipchat则把Snapchat的做法山寨到了视频剪辑上,诸如此类,名单很长。
不过这些服务的问题是还找不出赚钱的办法。由于对用户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很难推销合适的广告;很多服务也没有付费订购或者应用内购买(Snapchat已经开始尝试)。所以如果看不到钱途,这初创企业也许熬不到等到下一轮投资者的青睐。
在反映Facebook及扎克伯格成长史的电影《社交网络》的结尾,扎克伯格试图再找回被他在网上弄得名誉扫地的前女友,女友用这句话回绝了他:
马克,互联网是用墨水写的,不是铅笔。
如果上述服务解决了生存问题,也许互联网就能找到橡皮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