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签到时代:Foursquare向左,街旁向右
2009年,Foursquare把“签到”引入了互联网。紧接着的2010年5月,作为其中一名中国版Foursquare,街旁也正式上线。不可否认,徽章、市长、积分等游戏化机制让签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成为了一时之尚。但再好的玩具也会褪流行,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用户都好像逐渐“玩腻”了签到。
早在一年前,Foursquare CEO Dennis Crowley 就曾表示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使用 Foursquare 时并不签到。事实上,Foursquare 最近两年的用户签到数不仅没有大的增长,反而还流失了大批忠实用户。国内情况也好不到哪去。从去年5月到现在,14个月的时间,街旁的用户数增长仅200万。面对“签到”越来越不受用户待见的现实,Foursquare和街旁在今年都相继选择了转型。但两者的转型之路却大不相同,就好像一部电影《向左走,向右走》。
4月:Foursquare让签到退居二线,转做更精准的周边推荐
作为LBS在移动互联网的先行者,Foursquare似乎越来越看重“S”。在今年4月的拼死一搏中,Foursquare就选择通过更精准的周边推荐来完成公司的自我救赎。事实上,Foursquare此前也有地理位置服务,不过只是按类别列出附近的折扣、餐厅、酒吧、咖啡馆、购物中心等,让用户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地点。而Foursquare 6.0则选择将转型筹码压到更精准的周边推荐,试图帮用户推荐下一站。
“你的好友 Noah 6 分钟前在附近的 Sweet&Vicious”、“附近的 Madison 广场公园是个不错的选择”、“附近新开了一家叫 Crave Espresso 的酒吧,还不错哦!”、“晚餐推荐:附近的荷兰餐厅 Meatball Shop”。将好友信息与一系列本地推荐、大众流行地点以及附近其他用户信息结合起来,Foursquare 希望能尽量为你找到附近合适的地方作为你的下一站。这无疑彰显出 Foursquare 的未来将会侧重于精确度高以及对用户有益的本地推荐服务,而不再是简单的收集附近商家信息。
另外,从界面调整上我们也能看出Foursquare转型更精准周边推荐的决心。Foursquare地点推荐的入口在搜索栏,而这个曾经被隐藏在界面底部标签栏的家伙,一跃龙门居然到了主页顶部最凸显的位置。Foursquare 搜索负责人 Andrew Hogue 就表示,此版更新重点是要突出“搜索和发现”所起到的推荐作用以便用户随时可查阅相关信息。
7月:街旁拓展签到概念,想为用户记录生活轨迹
紧接Foursquare 4月的转型,3个月后,街旁也艰难完成了瘦身。不同与Foursquare,改版后的街旁不仅没选择在周边商户推荐上大作文章,甚至还“忍痛”砍掉了作为地点推荐入口的“探索”功能。相反,街旁的文章继续放在签到上。
事实上,街旁5.0把签到的概念从单纯的“地点签到”扩展到了告诉朋友“我,和谁,在哪里,干什么,心情如何,再拍张照存证”这样的生活记录式签到方式 。其中就“干什么”这一环节,5.0版的街旁还专门引入了吃饭、工作、约会、血拼、看电影、玩宠物、失眠、买醉、吐槽等 16 个具体生活场景标签。16个标签除了想帮助用户归类生活时光外,还想帮用户寻找“同好”之人。
街旁创始人刘大卫表示,放弃“探索”的确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公司内部为此也经历过争论。但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我们发现自从4.0版上马“探索”之后,只有不到1/3的用户对这个功能表示了欢迎。但更多街旁用户的反馈是:他们用街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探索的出现让他们感到迷茫,不知该干什么了。出于一个应用不能服务两种需求的目的,街旁才选择了这次改版。
Foursquare、街旁同是以“签到”起家,也都享受过签到带来的甜头。而在后签到时代,同时面临转型压力的两者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对于Foursquare来说,选择押注精准周边推荐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它将和Yelp、Groupon、 Square(该公司将利用用户消费记录做精准推荐)有更直接的竞争。
对于街旁来说,过去这一年走的挺艰难,不仅用户数增长缓慢,团队还出现挺大变故。重新出发的街旁放掉辛苦积累的UGC(官方称是扔给了同厂牌应用Pick,但目前来看,小清新Pick似乎还没能力完全吞下),转做用户行为签到,意味着它必须重新开始新的商业模式探索。没有了Foursquare继续做“前车之鉴”,接下来的街旁会发生什么,我很好奇。
想体验Foursquare 6.0的读者,请走这:iOS版下载 Android版下载
想体验街旁5.0的读者请走这:iOS版下载 Android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