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外更懂中国,把微博翻译成英文的Surroundapp推出内测版
中英文间的隔阂正在变小,但两者之间的距离依旧比你想象得大。当微博已经成为华人社区很大的新闻媒体、民生入口,那些不懂中文的人也想一探究竟。即使微博开通了英文界面,像Brad Pitt这样来了又注销的人依旧不在少数,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中文,看不懂这个入口里的人们在说什么。
这个问题对于在中国待了10年的Jeffrey Broer来说也是同样。尽管有位中国太太,但他能辨认的中文非常有限,依旧要靠各种翻译工具复制粘贴微博上的内容。最后他想:为什么不做个将微博内容方便翻译成英文的app呢?Surroundapp就是这么诞生的。
在接受第一届AcceleratorHK 为期三个月的孵化后,Surroundapp团队在最近陆续推出了内测的Android/ iOS应用,让不懂中文的用户通过app了解关注的人在讲些什么。目前的app还比较简单,包括查看主信息流上的微博、将非转发微博进行翻译、在app上评论、转发微博、发布文字微博等。而之后正式推出的版本则会完善现有功能,未来还会加入符合Surroundapp用户需求的关注推荐以及人工翻译等功能。
“目前我们并不会提供100%精准的翻译,但通过Surround也能大概了解别人在讲什么了。”Jeffrey跟我介绍,微博上本身有很多网络、口语化的语言,他们目前的翻译方法是将口语化的文字和一些俚语放进词库做翻译的对应。“比如‘我妹(I sitster)’翻译成英文应该是my sister。”
这么一个将微博内容迅速译成中文的产品市场会多大?Jeffrey还蛮有信心。在他看来,那些想快速了解中国发生了什么、希望和说中文的朋友交流、学习中文、处理客户关系的个人和组织都可能成为他们的用户。Jeffrey告诉我,从他们登记申请Surroundapp的用户调查来看,用户本身对微博就有足够的兴趣,有70%的人在打算使用Surroundapp之前就有新浪微博。随着更多的人与中国市场、文化交流发生联系,Surroundapp的市场会有持续增长。
而在我看来,Surroundapp的用户群很特殊。首先,在国内的外国人本身会有留学生会、商会组织等自己的社交圈子,这个圈子很集中,容易形成口碑效应。除此之外,相比国内市场,他们是一群有购买收费应用习惯的用户,这会有利于Surroundapp的商业发展。Jeffrey表示,他们还没有想好具体的收费模式,但已经计划做免费增值模式,在之后为用户提供不同层级的人工翻译方案。
问到Surroundapp首先选择新浪微博的原因,Jeffrey表示,团队是看重它有更多一二线城市的用户。在他们看来,交流是双向的,本身有英文基础的微博用户可以和Surroundapp用户有更多后续的交流沟通。
帮外国人进入中国的不止Surroundapp一家,比如和经纪公司合作、帮外国明星做粉丝互动平台的Fanstang做的就是明星在中国社区的中文营销。不知这个因语言障碍而生的领域未来会有怎样的生态,我们会继续关注。
btw,听说他们正在寻求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