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见日,原来#waywire是想对抗Youtube?

新用户867435901·2013年03月13日 09:26
视频分享网站waywire自发布Alpha测试版以来已7月有余了。当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种子轮融资的投资人个顶个的都是大明星: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Oprah Winfrey、Google董事长Eric Schmidt、风投机构First Round Capital。另外,最重要的是它的创始人是美国Newark市市长Cory Booker。当时Booker还曾立下了雄心壮志——要通过waywire打破电视新闻的寡头政治。
拨云见日
A轮广东省2021-04
专注于为工厂场景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
我要联系


视频分享网站#waywire自发布Alpha测试版以来已7月有余了。当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种子轮融资的投资人个顶个的都是大明星: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Oprah Winfrey、Google董事长Eric Schmidt、风投机构First Round Capital。另外,最重要的是它的创始人是美国Newark市市长Cory Booker。当时Booker还曾立下了雄心壮志——要通过waywire打破电视新闻的寡头政治

调子唱的再高,我还是不太清楚waywire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当时AllthingsD给的定义是“一个青少年分享生活周边事的平台”。TechCrunch则称它是“一个原创新闻网站,且观看者还可录一段视频来作为某段新闻的评论(跟Tout很像)”。而今日美国则认为它比Youtube更关注社会问题。另外,赫芬顿邮报给出的定义则是“一个为关心社会问题人士提供的社交视频网站”。

现在来看,上述这些定义一个都不准确。Waywire算不上是一个新闻网站。而且,虽然Waywire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但实际上它的用户群要广泛的多。另外,虽然它倡导用户上传视频,但上面的视频实际还是专业编辑提供的居多。最后,虽然创始人本身具有政治DNA,但waywire讨论社会问题的特色始终没能在这几个月很好地体现出来。

或许从最开始waywire就没能很好地认清自己的定位,抑或许waywire只是故意在放烟雾弹——它要等到正式上线时才公布自己的野心。无论哪种,现在来看,我似乎能理顺Waywire到底在做什么了——它就是一个视频版的Pinterest,这也是它区别于Youtube的真正地方。

很多人可能会质疑我的结论,说Waywire不是自己也在生产新闻、生产内容吗?没错,但那不是它的重点。它真正的野心是想给用户提供一个内容发现和管理平台。比如,在waywire上,如果你是爱猫人士,你可以专门建一个#cat标签来专门收藏一些关于猫的视频。而当你点击#cat标签时,你收藏的所有关于猫的视频就以信息流的形式展示给你。另外,你还可以利用waywire提供的书签小工具寻找网络上所有关于猫的视频。如果喜欢的话,你就可以将其收藏在#cat标签下,十分类似Pinterest的“Pin it”功能。

因此,拨云见日,我们发现waywire其实意在做一个内容发现和收藏的平台。事实上,这正是另两位创始人Nathan Richardson和Sarah Ross对于waywire的期望。他们希望waywire能通过这种方式区别于Youtube。虽然Youtube用户能够建立自己的播放清单,但清单的视频内容始终只来自Youtube这个单一的平台,用户不能从网络上的其它视频渠道(比如Vimeo、Hulu)添加视频。而且,Youtube也不能根据用户的真实身份为其建立兴趣图谱。另外,Youtube目前的内容组织主要还是靠算法。很多用户为此也抱怨在Youtube上找感兴趣的内容挺困难。反观Waywire,它则把用户和用户的兴趣放在了首位,这就好似Pinterest的Board,又好似Reddit的subreddit,又好似Pandora的channel。

“未来的视频消费方式是内容大多来自你信任的源或是你朋友的推荐” CEO Richardson如是说。Richardson在多媒体技术方面有非常资深的经验。他是雅虎财经的总经理,ContentNext Media公司的CEO,同时他还创办了PaidContent公司。

总之,相信waywire吸引投资人的点绝对不是它之前放的那些烟雾弹,而是它作为视频内容消费的“社交动脉”这一特质。也正因如此,它才有本事拿到目前的175万美元融资。种子轮的投资机构First Round Capital也决定在其身上加码。另外还有一位著名天使投资人决定对其匿名投资。现在,waywire的beta测试版在30之内就即将上线了。据说,新版会采用全新的设计,而且会更加突出“wires”(分类)功能。

在alpha测试版,waywire的设计其实有点乱。它用网格的形式呈现给用户大量视频,缺乏组织。虽然它给每个用户都提供了个人主页用于呈现用户“wiring(收藏)”或者“re-wiring(分享)”过的视频,但是这个主页却藏的很深。而且用户在alpha测试版也不能创建自己的“wires(分类)”,说明这还只是一个半成品。而据创始人介绍,这些问题都会在beta测试版中解决。

商业模式方面,Richardson 表示waywire的每段视频前有预加载的广告,还有一些赞助商视频。而这些内容都会根据用户的兴趣进行推送。“广告商已经饿了很久了,他们需要这种有上下文的广告推送方式”,他说。

waywire的远见是有了,但要真正获得像Youtube那样的成就,它必须跨过好几个障碍。首先,它必须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它到底是一个关注社会话题的网站还是一个内容发现管理平台?在它的宣传视频上我们看到有几个大学生在谈论经济平等、全民医疗、媒体职能的完善等社会问题。而且Booker和Richardson也在视频里强调waywire试图在减轻各种社会问题的影响。当然,这样一个目标设定值得被赞扬,但这似乎会将waywire边缘化,对外界释放出这样一种错觉——waywire是专给关心社会问题的人使用的。 举个例子,waywire目前的首页把社会议题的视频和娱乐、体育、热门视频混在一起,地位同等重要。而且创始人Richardson 似乎还想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他表示,虽然waywire现在的影响力还不是很大,但他不会让这些社会议题的视频在网站上播一播就算了,他会和那些社会运动的积极分子一起采取行动做出改变。比如关于枪械管制,他就可能利用waywire的平台号召大家向政府请愿、向议会写信、并牵头开展捐款活动。

名字可能也是waywire的一大问题。首先waywire这个名字可能不好记,而且还一定要在名字前添一个#,变成#waywire(waywire的标签分类用的是#,比如#cat,把#放在网站名前或许是想强调视频分类这一特点吧),这可能会让用户觉得恼人。而且为了和网站名一致,视频下面的like按钮也被替换成了“wire”。看得出,waywire从一开始就想强调自己的品牌,想突出自己的特色,但这可能对于其早期用户来说非常不习惯。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waywire提供的需求是否强烈,这关系到waywire是否有存在价值。没错,目前来看,waywire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用户)分享的waywire视频与日俱增。但这些视频大多被分享到了Facebook、Twitter、Tumblr、 Pinterest上去了。而且更大的一个问题是:用户到底需不需要一个专门的视频分享平台?转型了两次的Chill告诉我们这个需求不明显。但另一方面,另一家不太知名的公司Telly却因其主打社区化概念积累了1500万的用户。更关键的是,用户是不是觉得Youtube已经够用了呢?因为现在Youtube越来越重视通过用户观看历史和Google+好友推荐为用户寻找可能感兴趣的视频。

当然,谈这些都为时尚早,waywire毕竟才刚刚起步。不管怎样,至少理论上创始人这一想法——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网络视频分享平台——是可行的。这将是视频领域的一个潮流走向。现在,waywire的beta版即将上线了。通过这一版,waywire的这一理念开始真正凸显了,事情也开始变得有趣了。我们将对其保持关注。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拨云见日
我要联系
专注于为工厂场景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

下一篇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消费级桌面打印机大多只适合做小型手工艺品,打出的产品最大也就是20cm的立方体大小。如果你想做点真正能玩的,比如四轴飞行器,需要的部件可远不止这个尺码。不久前一家奥斯汀的公司re:3D在SXSW上发布了一款Gigabot 3D打印机,可以打印60cm立方体大小的模型,比普通3D打印机的容量要高出30倍。使用的材料是PLA纤维,精度上也不逊于普通打印机,分辨率为0.1mm。

2013-03-1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