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有力则不需名气:舆论网络初创企业State获1400万美元融资
每个人都有权发表看法,但是并非每个人的看法都能引起相同的反响或重视。在微博上尤其如此,那里更像是精英的人气竞技场。微博的声音则要取决于你的名气,名气越大,粉丝越多,声音就越响亮—哪怕是一个屁。
现在,一家名为State的初创企业决心改变这种现状,让大众的观点分享民主化。这家舆论网络初创企业由Jawbone的创始人Alexander Asseily创办,昨天刚刚获得了1400万美元的种子期融资。参与此轮融资的包括Atomico的Niklas Zennstrom,Access Industries的Len Blavatnik等人。该公司计划在今年春节推出beta版,今年晚些时候正式发布。
其做法是将微博的短小精干简便以及Medium、Quora(或知乎)之类新型博客平台内置受众的特性相结合。State希望提供最简便的观点分享方式—不因身份、人气、口才而异。State力图能吸引最广泛的受众,让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有发声并被倾听的机会。
State的beta版需获邀请才能加入,因此其界面细节尚不清楚,据TC了解,其移动应用可能一开始会提供若干观点区,如音乐、娱乐、体育、新闻、政治等。然在每个主题区可以找到其他用户观点的摘要,用户可以选择参与主题辩论,可以发表评论或支持其观点。State还计划嵌入新闻网站的订阅。
用户发帖时,State将分析用户的思想或对其归类,从而将志趣相投者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哪怕用户没有太多粉丝也能拥有听众,这一点意义重大,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微博上,说得越频繁,被发现的几率越高,而在State上,只要声音有力、观点响亮,马上就能引起反响。
在艺术、文化等领域,State是用户闲聊的有趣场所。而在新闻、政治等更严肃的主题区,State希望人们发挥自己的热情和群体力量,发动过时法律的变法请愿等运动,以此来改变世界。
State业务的关键是将观点数据组织成能为外部公司所用的形式。现在,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娱乐公司,人人都要付钱从微博这个宣泄口挖掘内幕。State的创始人Alexander Asseily希望能将情感分析带到一个新的层次。Asseily认为,虽然微博(Twitter)很棒,但是上面都是非结构化的实时数据,要想析取出意思来很困难。因此,要想获得洞察力,就必须提高内容的精确性。
不过摆在State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想将人从根深蒂固的社交网络拽走绝非易事。一开始State必须学会背靠大树好乘凉,其用户将可以方便地将观点同步到Facebook和Twitter上,然后指望这些用户在Facebook和Twitter的朋友被吸引过来。
State的团队包括联合创始人Alexander Asseily和他的兄弟,在Rebtel和Skype担任过要职的Mark Asseily。同时,为了在关键的领域吸引人气,State还招聘了Atom Factory CEO、Lady Gaga的经纪人Troy Carter、互联网活动家Nigel Shadbolt以及作家Deepak Chopra博士担任顾问。此外State还聘请了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提供咨询,后者曾在上月举行的达沃斯经济论坛上谈到过互联网的相关创新需求。
如果你希望了解State,可到此处申请参体验beta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