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你产品的关键指标?

新用户899404203·2012年11月04日 22:50
我很有幸能在几个快速发展且有趣的公司工作过,如LinkedIn,Facebook还有Twitter。我从中学到的就是看数据不要只停留于表面—如PV数,注册账户等等这些东西,我们要关注的是真正的用户。尤其是看他们在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在LinkedIn我们就不讨论什么总的PV数,而是强调“用户资料的浏览数(Profile views)”-有多少人是用LinkedIn来找人,有多少人的资料被浏览了。那在Twitter呢,它可是有很大的PV数,但我们仍关注的是有多少人在看它们的消息流,有多少人在读推或是发推。

JOSH ELMAN曾在LinkedIn,Facebook,Twitter等公司工作过,他在
Medium的“
what I learned building”话题下贡献了
内容,分享他的产品经验。

我很有幸能在几个快速发展且有趣的公司工作过,如LinkedIn,Facebook还有Twitter。我从中学到的就是看数据不要只停留于表面—如PV数,注册账户等等这些东西,我们要关注的是真正的用户。尤其是看他们在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在LinkedIn我们就不讨论什么总的PV数,而是强调“用户资料的浏览数(Profile views)”-有多少人是用LinkedIn来找人,有多少人的资料被浏览了。那在Twitter呢,它可是有很大的PV数,但我们仍关注的是有多少人在看它们的消息流,有多少人在读推或是发推。

我现在看其他新公司/产品时,总听见他们介绍说“我们每月有1千万独立访客,3千万的PV”或者是“我们有25%比例的日均/月均活跃用户,2%的ARPDAU”。所有这些乍听起来都挺唬人的。但一深究就会发现所谓1千万独立访客都是从搜索引擎跳来的,他们随意看了两三页,就溜走并再也不回来。或者是活跃用户比例为25%,其实是因为这个App最近在疯狂地推广,然后快速引来了新用户,而这些用户并没有停留多久。

但这些吸引人的数据毕竟也是,呃,它们就只是长得好看的数据而已。我不认为他们能够说明这款产品真的受欢迎。当我听到这些数据时,我总会问同一个问题:

你们的产品到底有多少人在用?

你需要一个成型的衡量方法才能来回答这类问题。它可能是“多少人在过去一周内搜索了3次”,或“多少人在过去的一个月访问了我的网站9次”,也可能是“多少人在过去的90天内在我网站有过至少一次的购买行为”。但不管是怎样的方法,它都应该是能说明用户在按你预期那样去使用你的产品,并且用的很频繁,你才有理由去相信他们后续还会接着用你的产品。

一旦你确定了能够回答上述问题的衡量方法,你就可以真的每天,每周,每月地来追踪记录你产品的增长。而从那以后,你就能识别出哪些是可以说明用户会更频繁地使用你的产品,或是依赖这个产品的关键指标。

比如在Twitter时,我们发现如果有用户平均一个月访问Twitter最少7次的话,他很可能下个月,下下个月,下下下个月还会继续使用Twitter。于是我们觉得这个指标已经很能说明用户“真的在使用”这个产品。

推荐去看Medium这个
what I learned building话题,现在已有Medium创始人Ev Williams,Digg创始人Kevin Rose等人的分享。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提及的项目

查看项目库

下一篇

<p align="left">本周苹果<a href="http://www.36kr.com/p/164548.html">炒掉</a>了在位多年的移动软件负责人Scott Forstall。其原因据报道是因为Forstall拒绝为苹果麻烦不断的Maps签署一项公开道歉声明。接下来发生事情在技术界已经泛滥,除了要对Maps和Siri的失败负责以外,愚蠢、俗气的设计在苹果软件中的泛滥也要怪罪到他一个人头上。</p>

2012-11-0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