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前时代的壁画到Google Glass:隐没于生活才是科技的最终归宿?

橙皮书·2012年07月02日 16:10
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将科技成为“第七种生物”,有着自己的逻辑和欲望。科技和智慧,就像伊甸园里的苹果和普罗米修斯的火一样,自诞生之初就备受争议。一路走来,科技已经拖拽着人类改变了太多。下一步它会将我们带向何方,纽约时报的Nick分享了一个<a href="http://bits.blogs.nytimes.com/2012/07/01/google%E2%80%99s-project-glass-lets-technology-slip-into-the-background/" target="_blank">有趣的观点</a>: <blockquote>暂且从这乱世中抽身,回头看看过去的历史。15世纪中叶,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很多人认为这一发明立刻改变了世界,其实不然。</blockquote>


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将科技成为“第七种生物”,有着自己的逻辑和欲望。科技和智慧,就像伊甸园里的苹果和普罗米修斯的火一样,自诞生之初就备受争议。一路走来,科技已经拖拽着人类改变了太多。下一步它会将我们带向何方,纽约时报的Nick分享了一个
有趣的观点:

暂且从这乱世中抽身,回头看看过去的历史。15世纪中叶,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很多人认为这一发明立刻改变了世界,其实不然。

这些最初印刷出来的书实在是太大了。现在还保存在摩根图书馆中的古登堡圣经的复制版重33磅8盎司,折合约30斤重。这不是一本你可以随意带在身边在公园长椅上掏出就能欣赏的书,你也不可能将它分享给你的朋友一起欣赏。通常这本书是不能被移动的,你得自己跑到诵经台上去读。还有,由于当时大部分人都是文盲,其实也没多少人能读懂。

这些最初的书籍就像30年前的电脑一样,庞大笨重,同大多数人的生活绝缘。

直到16世纪初,一位名叫Manutius的意大利人发明了便携式书籍,历史才有了真正的变化。Manutius意识到比起印一本大书,可以将多页内容印到一张纸上然后裁开,做成小型的便携式书籍。

Manutius引领的变革就像如今的互联网向智能手机端的转移,智能手机在其中扮演了超小型电脑的角色。

继续回头看历史,我们会发现还有一些有趣的东西。19世纪晚期,又一项变革发生了:电影的发明让此前难以难以想象的的事情——大范围的用视觉来讲故事成为可能。

同这一变革类似的是,如今又有了一项超越年龄、教育、受教育程度的技术变革,那就是可穿戴电脑技术。这项技术对智能手机和电脑的影响会像电影对书籍的影响一样巨大。

这些事物都有着一个鲜明的特征:让人们更好的利用新技术来讲故事以便分享信息和促进交流——从史前时代在岩洞里的壁画,到如今的Google Glass。

在Google I/O大会上,Google的联合创始人Brin说,沟通的终极形式发生在“技术变得不可见时”。他指的是Google Glass:看一个人,Google Glass就会告诉你他的工作历史;看一个地标,Google Glass就会告诉你它的含义。

Brin还谈到同他的孩子Benji玩的一个游戏:不断的将他抛向空中然后接住,在这个过程中Google Glass一直记录着这一切。“用手机或者相机我是不可能做到的,”Brin说。要知道,这只是父子之间的玩耍而已。

技术已经开始隐没在生活中了。

这就是我想告诉大家的。当技术开始隐身时,我们将不再受技术的限制。可穿戴电脑技术可以让我们不再从4英寸屏幕中去窥探生活。我们再也不用时不时的看看手机,相反的,这些可穿戴设备会回望着我们。

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借一位抱着瓦器灌溉菜地的老农说了这么一番话: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但是如果有一天,科技同人类生活融合的如此自然,人类再也意识不到生活中科技的存在。到那时,当机事的概念都开始消融,不知九泉下的庄子又会作何感想。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从最初的以文字为主要形式的短信,到以消息和群组聊天见长的<a href="http://www.36kr.com/tag/whatsapp" target="_blank">WhatsApp</a>,再到以语音为主的<a href="http://www.36kr.com/tag/talkbox" target="_blank">TalkBox</a>,再到Skype、FaceTime以及跨运营商、跨手机平台的LINE、<a href="http://www.36kr.com/tag/viber" target="_blank">Viber</a>等免费VoIP软件,即时消息通讯应用一直在不断进化中。 而现在,IM软件又出现了新的形式。台湾Gamelet夫妻团队(冯彦文和程希瑾)开发了一款叫做“<a href="http://www.slideshare.net/tempo/why-we-create-cubie-messenger" target="_blank">Cubie</a>”的应用,将信息、图片、表情、语音、涂鸦、视频都整合在一起,让用户更方便的进行沟通。Cubie支持<a href="http://itunes.apple.com/us/app/cubie-messenger/id507726019?ls=1&amp;mt=8" target="_blank">iOS</a>和<a href="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liquable.nemo" target="_blank">An

2012-07-02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