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买房,还有机会吗?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樱桃大房子”(ID:ytdfz8),作者:樱桃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
这些天,陆续写了多篇对2021年楼市预判的文章,这几乎是年初的一个必要节目了, 还欠的两篇,大家一直在催更,我会抽时间写完的。
这几天出差去广东卫视录节目了,也是讨论房价的问题,朋友这次请我去做节目,是发现我文章判断还挺准的。
我所有的分析和判断,都基于三点:
1、多年的地产经验和专业积累。
2、实际的市场数据.
3、多次的实地走访和调研。
特别是对一线城市,我去年写的比较多,从2019年开始,我陆续建议粉丝,可以买入深圳和上海。
从2020年开始,我建议买入广州,特别是刚需用户。我也成功劝说我助理的男友把从股市赚到的100多万投到楼市里,在2020年5月成功买入了广州。我电视台朋友在广州珠江新城的房子从8万涨到了15万。
现在,不少深圳,上海,广州的粉丝很多都在留言区感谢我。
聪明人不仅仅是要看得懂,也要有快速反应的行动力。
而有些人反其道而行之,自以为很懂, 会讲一大堆逻辑来反驳你,结果被市场啪啪打脸, 损失的还是自己。
我无意去嘲笑那些反向操作的人,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面对房价,只能适应,无人能改变,因此心态一定要积极。
四个字: 顺势而为。
如果你看懂了大势,有钱有资格,合适的时机,一定要马上行动,不要迟疑。
如果你暂时没能力买房,千万不要去寻找一些看空的逻辑,选择性相信,用鸵鸟心态来麻痹自己, 而是努力工作,积极面对,多攒钱,平时多留意楼市信息。
乐观者积极,悲观者消极!我相信,回报会赠与那些乐观的人。
回过头来, 再说下一线城市的行情。
在四大一线城市里面,深圳次次都是龙头,上海跟上,然后是广州,北京是龙尾,北京现在还没有出现过热楼市。
我最近的一次调研是在11月份,回去我写了调研报告。
当时我看了海淀的学区房,我的判断是北京的学区房绝对是低估的状态,觉得还有上升空间。
11月份到现在已经2个多月, 这一轮北京行情,也率先从学区房上有了苗头,疫情阻挡了很多高净值人群出国,北京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学区,自然需求会更旺盛。
我的北京团队最近每周都去跑市场,跟我说海淀的学区房基本是出来一套就抢一套,有些业主心态很好。
从安居客反馈的数据看,海淀有名的学区房中关村板块的房价从12月份开始有抬头趋势。
我上次跟我一起调研的北京的小伙伴,也给我留言,北京现在已经温和放量。
任何一个一线城市,房价在热起来之前,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成交量起来。
另一个先从学区房板块或者城市的核心板块开始。
根据现在的市场情况看,不止是海淀的万柳,中关村、五道口、上地的学区房回暖,一个朋友告诉我,最近朝阳区,像望京板块也在抬头,这里的学区还没那么热。
海淀学区房什么情况,我想你去跑跑市场就一目了然了。
我之前已经阐述过我的逻辑:
第一、限竞房的去库存到了尾声。
第二、楼面价在2020年出现了大几千的上涨,地价通常会对房价有提前反应。
第三、房地产本身的周期。北京横盘了三四年,需求大量积压,改善,刚需逐步有了名额和子弹。
第四、货币仍然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
特别是第三条和第四条,我一直在反复的强调。
本轮楼市的行情,是货币周期加上房地产本身的周期,双周期驱动之下所导致的一个结果。
因此,我从去年底就开始建议北京的刚需可以上车了。
大家要注意,这一轮,是一次结构性行情。
这个结构性行情,不仅仅是在不同的城市有所不同,还包括同一个城市的不同板块,一个板块内的不同项目, 都会有差异。
大家在买房的时候,务必,务必要擦亮眼睛,做下功课再入手。
房子是重资产,每一次买卖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也需要大量的成本,光是买卖走一趟流程,交的税费,都耗费很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绝对经不起任何一次冒然的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