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崛起的第3只手——科技博客
一家创业公司岿然崛起,其背后必定存在两股坚实的力量——团队和资金。但是如今我们想说,要使得一家优质的创业公司更快崛起,更快的突破当前“山寨成林”的态势,其还可以借助第3只手——科技博客。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这是著名的创业孵化大师Paul Graham绘制的一幅硅谷创业公司崛起之图,从图上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到几个特殊的点:产品发布时的峰点,新意退去时的低谷以及更新(Pivot)之后的上涨趋势。
Techcrunch是一家科技博客,大致可以算是硅谷创业公司的出口。因此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创业公司被Techcrunch报道后出现了第一次峰点。这主要是得益于科技博客聚集的两类人群——互联网兴趣人群以及投资人群体。在国内,我们也正在看到类似的趋势,从36氪获得的创业公司报道反馈来看,最为明显的有两点:
1是
获取大量天使用户甚至导致服务器崩溃,这批用户往往是你的产品走向大众的跳板,他们能够给你提供许多创新的建议;2是
获得投资圈的关注和资金的支持,许多优质的项目都获得了一线VC的关注和投资。
但是事实上,科技博客可以做的还不仅仅是这两点。科技博客可以成为创业公司最坚实有力的第3只手,一路助推创业公司到IPO甚至更远。因此
如果将Paul Graham的这张图无限放大,你会看到其在随后一路上涨的趋势上会有无数个峰点,每个峰点上都能看到科技博客报道的影子
。不过这还仅仅是线上,我们再看看线下。
烟花三月下杭(扬)州,4月28日,我们在杭州再一次见证了科技博客和创业公司线下结合的力量。杭州的互联网创业氛围阳春正浓时。
在网易大厦的一下午,我们邀请到了网易CEO丁磊、当地最火热的创业公司、大公司内部创业项目的创始人等与我们的读者分享创业经验和心得。创业公司包括蘑菇街CEO
陈琪、丁香园CTO
冯大辉、Lofter章行等。投资人代表金沙江创投的
朱啸虎也作了关于融资的分享。
陈琪:什么样的团队决定什么样的产品,创业初期团队最重要,我对每一个进入到蘑菇街的新人都会面试。
冯大辉:创新不是《国产凌凌漆》里的太阳能手电筒(该电筒在有光的地方才会亮),而是要真正的符合实际用户需求。
章行:大公司内部创业需要把团队基因、项目定位和公司价值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获得公司最大的支持有力的推进项目进展。
朱啸虎:投资圈是高度周期性的,创业者应该花开堪折直须折,拿到手的钱才是真的。
以上这些都只是其中部分妙语,真正的心领神会你必须到现场与这些创业者交流才能感受到。而
36氪开放日又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创业投资活动,每位有志于创业的朋友都可以来到现场吸取行业营养。
同样,与往期一样,活动的中心仍然是最新的创业公司。因为开放日的定位本身就是做中国创业公司第一产品发布平台。我们可以一起来回顾一下都有哪些项目:
类似微软Surface平面互动计算机,杭州创业公司Lenudo推出价格更低的JoyCool
4名大三学生推出“书途网”,打造基于高校书籍分享的垂直社交网络
口袋里的球童:移动应用“龙王溪Golf”帮助高尔夫球员分析成绩、查看球场地图、互动交友
而创业者们参加活动后也都有自己想说的话,以下是部分创业者的感受:
日青网邢志文:所有的座位都满了,连空地上都坐满了人,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次序井然。对我自己而言,五分钟的时间确是短了些,可见准备仍不够充分。36kr的专业态度和工作方式,极为感染。
掌握健康尉迟锋:在移动互联大肆发展的今天,给国内互联网初创团队提供平台的媒介在国内仍是为数不多的。36kr作为这样一个平台,一直是我最喜爱的。第一次来到网易,第一次有幸在36kr开放日上赢得5分钟的时间展示我们的“掌握健康”。第一次感受到“我们还年轻!”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当日,“掌握健康”下载量突破1万。
Lenudo朱隽晨:能够和所有朋友在36KR分享我们一路上的风景和感受,是一段非常愉快的经历。希望可以和大家一快成长,成熟,分享一切!
我爱电视蒋泊聿:第一次参与类似的活动,感受颇深。这是我们埋头耕耘两年来,第一次真正浮出水面,接受来自同行、投资界以及用户的检验。感谢36氪能够给于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不仅收获了路演的经验,更收获了各界的鼓励和指点,相信未来的路,我们能够走得更好。
最后附上一张杭州最帅的创业保安的图片(图片来自
@我是刘有才),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杭州感受中国科技创业的热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