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迫在眉睫。
重庆,为什么总能内定「全国高温榜」冠军?
在低碳转型过程中,怎么强调科技及技术进步的作用也不为过。
造富风口 or 烧钱机器,说的都是这同一件事。
前路漫漫
碳捕捉,静待技术革命破局。
苹果和华为对供应链有强大的话语权,他们可以倒逼供应链减排,但其他厂商很难和他们同样行动。
随着各地“个人碳账户”开启后,个人减碳量就会走向资产属性,居民可以将减碳量折算成积分,再兑换礼品卡、出行卡等权益。
踏入“碳中和”落地第二年,互联网高科技行业绿电采购比例大幅提升,但全供应链行动仍然滞后。
随着2030年目标逼近,ESG表现或成为投资市场评判上市公司的标准之一。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