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独角兽企业达到500家,中国占119家

日经中文网·2020年11月27日 19:05
美国242家,中国119家,中美两国占到7成

编者按:本文来自“日经中文网”,作者:奥平和行,36氪经授权发布。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日前获悉,被称为“独角兽企业”的大型初创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已增加至500家。在传统产业与IT融合、人工智能(AI)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量在约2年里翻了一番。

独角兽是指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美国调查公司CB Insights的数据显示,11月19日在以色列和美国拥有网点的网络安全企业Forter的估值达到13亿美元,至此全球独角兽企业达到500家。

CB Insights的数据显示,独角兽增至250家用了4年多,但在约2年里翻了一番。背景是在低利率环境下,有望获得较高回报的初创企业的吸引力提高,机构投资者等增加了投资。

2020年曾有观点担心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初创企业的融资环境会恶化,但仍有89家企业新晋升为独角兽。由于新冠疫情影响,电商和健康等领域的企业的占比提高。

美国Klaviyo公司充分利用AI,提供让电商企业向客户高效提供信息的服务,11月中旬以超过40亿美元的估值获得融资。此外,为举办网上活动提供服务的英国Popin成立仅一年多就成为独角兽。

独角兽(资料图)

按国家和地区观察500家独角兽,美国为242家,数量最多。接着是中国的119家,中美两国占到7成。日本有从事AI开发的Preferred Networks等4家企业入选,排在第11位。

初创企业要扩大业务成为独角兽,需要从风险投资基金(VC)等获得大规模融资。不过,日本和中美两国相比对初创企业的融资规模较小,特别是初创企业在增长后期的融资门槛很高,不得不依赖首次公开募股(IPO)筹集资金。这成为日本独角兽较少的原因之一。也有观点指出上市后广泛投资者能分享增长的果实。

另一方面,风险资金相对充裕的地区也存在课题。日本软银集团此前向美国共享办公企业WeWork投入数万亿日元资金,但该公司在2019年被迫放弃IPO。如果初创企业获得超过实际价值的过高估值,进一步融资将变得困难,会给拓展业务造成影响。

2019年美国大型网约车企业优步(Uber)上市后的股价急跌成为鲜明案例。以风险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投资者们,让初创企业IPO并以初创企业为对象进行并购,通过这样的方式回收资金并进行再投资。如果初创企业上市后股价下跌,这样的投资循环将停滞,有可能导致独角兽企业的增长放缓。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电商市场一直都是天猫和京东“唱双簧”的舞台

2020-11-2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