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机器人会成为主流劳动力吗?

崔崔@36氪辽宁·2020年11月04日 18:3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研究领域日渐扩大,仿生机器人受到重视。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中显示,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94.1亿美元,2014-2019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2.3%。其中,工业机器人159.2亿美元,服务机器人94.6亿美元,特种机器人40.3亿美元。

处于智能化时代,机器人正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近年来,伴随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智能仿生机器人的应用,不仅可以弥补劳动力短缺的情况,还可以为养老以及家庭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截止到目前,仿生机器人已经经历三个阶段,正迈向第四个阶段。

今年6月3日,EXROBOT智能仿生人形机器人项目在金石文化博览广场举行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与大连帝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帝艾斯”)就金石滩机器人未来科技馆投资建设等事宜签署合作协议。

帝艾斯是一家从事智能仿生人形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服务的尖端科技企业,其核心产品是智能仿真人形服务机器人,包括:智能语音对话机器人、智能医疗导诊服务机器人以及智能家居中控机器人等。其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助力当地文旅产品的改造和升级,打造全国首家仿生人形机器人交互体验馆和机器人未来科技馆,充分提升了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当地的文化内涵和科技感、交互感、体验感。

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服务机器人将占据中国机器人市场的重要地位,并在认知智能方面进一步突破。

近年来,中国在AI领域专利申请数量与美国处于同等数量级,尤其是智能语音和计算机视觉等应用专利数量增长迅速,在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仿生材料和结构等方面的进展十分明显,智能机器人领域水平已经得到显著提升。随着机器人产业整体向中高端市场及细分算法的方向转型,关键的核心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防线,这一趋势对于中国芯片、控制系统以及关键零部件等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受到技术、产业链以及服务生态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的挑战与其他人工智能领域相比相对更大。基于机器人基础和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涉及了机械控制、工程材料、传感器、机械控制、计算机以及自动化等各个方面,大量学科的互相交融,则需围绕AI、人机协作以及仿生结构三个重点方向展开。

人们日常生活中,AI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未来,机器人领域企业将加强技术研发力度,聚焦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应用,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重视仿生机器人、灾后救援机器人、无人车等产品的研发,不断创新产品形态、优化产品性能。

伴随机器人整体系统所需相关元件及技术的日渐成熟,人们对于生物的构造和认知更为深刻和充足。仿生机器人领域将会创造出与实际生物功能更加相近的机器人,并协助人类更加完美的执行工作,让中国AI技术和产品走向全球。

市场应用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必将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让中国可以在着重发力科创前沿、争相布局AI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机器人产业将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升级的重要抓手,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6氪辽宁——让辽宁看见世界,也让世界看见辽宁。

36氪辽宁专注于发掘优秀辽宁企业,深度挖掘创投底层逻辑,搭建产业对接通道,链接创业者与投资人资本生态平台。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辽宁的报道,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liaoni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联系电话:15040246895    客服微信:ln36kr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网球运动是现在新体育观下建立的标志性项目,在大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0-10-2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