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改变认知,抓住人工智能新机遇
9月3日,2020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发布会暨南昌科技广场揭牌仪式在南昌举办,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傅盛演讲现场
会上,傅盛和在场嘉宾分享了自身创业经历。他表示,人和人最大的区别不是出身、资源,而是“认知”,如果获得了超出大多数人的认知,那么就会有所成就。互联网今天的局势,需要大家更加快速的获取超前认知,准确判断下一个全新风口行业及赛道。他认为,人工智能是全新的技术革命,企业家们要抓住人工智能机遇,乘势而上,而在人和机器人共存的时代,能够在场景中真正用起来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也将成为一个大赛道,在未来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以下为傅盛演讲全文(有删减):
大家好,我是傅盛,也是一个地道的江西人,今天回到家乡非常激动,昨天我入住酒店时,透过窗口拍了一张南昌的江景,发给我爸爸妈妈,还有几个亲戚的群里,我说你们猜一下这是哪儿,有人猜青岛、有人猜苏州,我说这是南昌,没想到江西这么大的变化,南昌这么漂亮,作为一个离开江西二十几年的创业者来说,非常振奋。
认知比技术和资源更重要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新技术、新基建、新机遇”。讲新技术之前回顾一段历史,这个历史大家都知道,我有次去西班牙看到港口有哥伦布的雕像,后来我认真学习了一下。其实,1405年郑和就下西洋了,当时郑和有世界最大的舰队,总共三百多艘船、三万多名成员。接近一百年之后哥伦布才出海,当时西班牙刚刚独立,没有钱,西班牙女王用自己的首饰典当来支持哥伦布出海,哥伦布出海只有三艘船,120名水手。这两次出海在规模上相差巨大,当时的明朝舰队是哥伦布舰队的百倍以上。
但是论对世界的影响,哥伦布的出海可以说深深改变了这个世界。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前,全球前十的城市基本都是中国的城市,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欧洲从一个落后的地区变成了世界上最发达、最富有的地区。经常看到有人说,因为当时郑和走错了方向,只去了东南亚甚至非洲,如果当时继续奔着西边去,美洲就是我们的,世界都会不一样。但我认为并不是如此,因为这两支舰队虽然在规模上相差巨大,但是基于对世界认知的不同,哥伦布的小舰队认为地球是圆的,通过地球另一面找到印度,然后通过航海,通过发展贸易,最终影响深远。
这个熟知的故事我们不断琢磨,不管人也好、地区也好,最大的差别究竟是什么?我作为一个北漂一族,开始创业,其实我很羡慕富二代、还有比我学历更高的人,但我想明白了一件事,其实人和人最大的区别不是你的出身、你的资源,终归一点就是认知,包括人对未来的洞见,还有怎么组织你的思考模式,使得你在世界上聚集资源,朝着未来进发。
当时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人和人最大的区别是认知》,2002年我非常有幸进入互联网,也接触过很多一线大佬。我第一次见到他们觉得他们身带光环,但真正接触下来发现,其实他们是在一个好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好的行业,获得了超出我们当时这群人的认知,才开启了他们的事业。
从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十九年前第一次到北京,是一个标准的北漂。我当时没什么雄心壮志,早晨上班的时候目标都是改变世界,等到下班疲惫的在地铁和公车上,被这个世界打得一塌糊涂,我当时去北京的目标就是想考研究生。
我发现北京的生活成本过于高昂,准备半工半读,但是精力不集中的时候,哪个也做不好。一个意外的机会我进入了互联网,发现一切都是新的,我学的是管理理论和MBA理论,在这个行业格格不入,我当时准备认认真真学习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产品,然后在工作的生涯中做一个产品叫360,没想到我们成长非常快,本质上改变了整个互联网安全行业。
2008年我决定创业,2010年第一次访问美国,我站在斯坦福大草坪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这些人天天都很休闲,环境这么好,我们都累成加班狗。
我试图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当时我总结了两个词,第一个是想法不同,第二个是大理想。你必须有超出现在认知的梦想,这个梦想可能是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到的梦想,要敢于想、要大理想。第二要去从不同角度思考,如果绝大部分认同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对你的帮助可能已经很小了,对于你能够实现结果的帮助也非常小。
我特别清晰地记得那一幕,为什么中国互联网不能成为海外或者全球化的企业,因为那个时期,在2012年,整个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谷歌和苹果的应用市场使任何一个开发的APP一上传就被全球数十亿人下载,我认为这是历史未见的机遇,不需要了解风土人情、不需要到各地建渠道就能跟全球几十亿人建立联系。
我们当时做了非常重要的决定,就是出海,做海外市场,而不是中国市场,要与众不同,抓住科技变革的机会。2014年我们成立的猎豹在纽交所上市时,站在台上我很恍惚——仅仅几年时间我们就做成了一家上市公司。我激励员工团队说,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梦想,其实有的时候差别并不在于今天的技能和资源,而在于一旦开启梦想时,人生就会开启一片新天地。
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赛道是什么?
在2014年上市时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赛道是什么?
虽然我们出海很成功,但一方面我们以工具起家,内容并不擅长;第二我们隐约觉得整个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整个产业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这个行业的形势就是,互联网把过去在传统行业大概十年、二十年才会发生的变化浓缩在两三年,变化是极其激烈的。互联网变成基础设施,也变成了一个几乎垄断性的行业,互联网巨头对整个生态控制非常厉害。
但我们这代互联网人面对新技术、新行业的变化,要去拥抱变化,我们要和实业、密集型科技、制造业深深结合才可能找到真正的机会。而且,在今天的国际形势下,中国这个市场是独一无二的,深扎中国、拥抱科技可能是今天这个环境下我们最应该做到的事。
2015年,我开始思考下一步时,看到的第一大机会是人工智能的崛起。猎豹的全球化给我们带来全球化的视野,我们看到了技术的变革。
第一次接触人工智能我们觉得是技术革命,是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革命,里面孕育的是无限可能。结合这两年的形势,我们总结了两句话,放眼全球,回归国内,猎豹移动也从只做互联网APP开始了产业布局,培育自己新的突破点。我们看到了很多可能性。对我自己来说是,沿着人工智能怎么给社会发生变革去思考,然后投资成立了新的公司(猎户星空)。
未来AI是一个基础化能力,如何把这种基础化能力变成产品,不是理论上的论文或者技术上的宣传点,而是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产品,是我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AI在互联网及今天,打开抖音就是人工智能的产品,它不是APP,大家可以想像APP变成一个大脑,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未来,工业、农业、服务业都会因为AI的出现产生巨大变革。
正是AI这样的基础能力,我觉得要找到一个不一样的赛道,更新的赛道,可以让我干到退休的赛道。
我慢慢意识到未来一定是人和机器人共存的时代,而在工业机器人大行其道的今天,家庭机器人一定是下一个时代最大的机会。AI使机器第一次具备了感知世界的能力,能够听得懂人话看得清人脸,这是巨大的进步,我们的选择就是AI+服务机器人的赛道。
不断创新,打造更好的机器人
猎户星空是为“真有用”机器人而生。做出一些在服务行业用起来的机器人,进而在每个家里都有一台机器人陪伴你、帮助你完成一些助理型的工作。
做猎户星空,第一步要先扎下来,大举地投入研发,把一些基础性的技术做到足够好,再去组合产品。能够和真正的硬科技深入结合,敢于投入,扎深这些细节点,最后做出的产品短时间内非常难被超越。
今天已经是机器人行业最全的技术线和产品线的时代,我们把语音识别、视觉识别、自主导航的核心技术都自主研发了,今天小米小爱是我们提供的语音生成能力,再通过我们对安卓的理解——我们是安卓全球最大的开发商之一,用开源的安卓建立了一套机器人的体系,用全链条AI技术和机器人OS系统打造服务机器人家族。
第一个就是(智能接待机器人)豹小秘,应用在商场、医院、企业、景点、法院、政务大厅等等,提供永远不会和你吵架的服务,而且是永远对你微笑的服务,能把每一个场景服务变成互联网数据,每天来多少用户,这些用户有什么需求,都通过机器人大数据了解,使决策效率大幅度提高。
我们还有正在研发的领先产品,预计9月下旬将联合同仁堂有一场发布会,联合发布中国“智”造国潮新饮品,由于调制比较麻烦,培养一个人成本非常高,而且要在很多家店实现统一化调制的标准很难,所以我们的机器人叫智咖大师,实现每一杯咖啡都是高标准品质。
其实这款机器人也是我们通过布局产业链所产生的共同协作的结果。它的机械臂是我们投资的公司生产的,在机械臂行业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一台工业机械臂十几万或者接近十万的价格应该能够降下来,我们把机械臂成本降到只有同类进口成本的1/7,而且还在持续降低它的成本,我相信,如果机械臂变得和手机的价格一样,那到处都将是机械臂帮我们避免重复劳动。
今天,通过三年多的努力,我们在全中国有11000多台机器人服务,每天超过600万人次的语音服务,就是回答各种咨询问题,有两亿人次跟我们机器人发生交互。疫情期间,我们捐赠机器人给火神山以及北京和其他城市的抗疫医院,我们在商场的机器人提供了商场大数据报告,知道整个商业人流随着疫情变化的情况。
未来,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定在人和机器共存的时代,坚定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好的创新土壤,加上各地争前恐后投入创新——像今天我所看到创新江西一样,我们一定会打造更好的机器人公司,作出最好的机器人产品,以此回报这个社会,也回报政府和各界对我们的支持。谢谢!
附:傅盛简介
傅盛,1978年3月6日出生在江西景德镇。2002年担任3721产品经理,2005年担任奇虎360软件事业部总经理,2008年加入经纬创投任副总裁,同年创立可牛影像(猎豹移动前身)。2014年5月8日,傅盛带领猎豹移动成功登陆纽交所,将其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工具和互联网娱乐内容开发商,并成为第一批成功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2016年9月,创立人工智能公司猎户星空,搭建行业唯一全链条AI技术,包括芯片+算法、全感知视觉识别、语音全链路技术、麦克风阵列、6轴消费级机械臂和室内自主导航平台,致力于打造“真有用”机器人,助力全球服务产业升级。 作为一名科技乐观主义者,傅盛始终坚持为新技术找到使用场景、用新产品解决实际问题。他坚信科技一定会使社会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创造更大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