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座花钱和赚钱都一流的城市

帆帆@36氪重庆·2020年08月20日 07:55
回顾上半年1300条资讯,看重庆新经济发展。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6氪重庆”(ID:CQ36kr),作者:帆帆,36氪经授权发布。

2020重庆新经济年中盘点的第二篇来了。

在昨天的推文中,我们综合了上半年36kr重庆1300条新经济资讯,盘点了重庆的投融资事件(截至2020年7月30日)、以及“新基建”领域中的重庆机会。有兴趣的同学点这里可以回看

本篇文章,我们将从城市消费和城市战略入手,盘点重庆上半年在新消费和区域发展中的一些亮点。

上半年,重庆人网购了多少钱,直播在重庆有多火,夜幕下的重庆有多“美”,重庆经济发展哪个区域最有活力、最值得关注……

往下看吧。

一座消费大城

提振消费,是今年诸多省市的必备动作。

从较早期的争相发放消费券,到各地举办购物节,再到部分城市对居民购买汽车给予奖励,种种刺激之下,从全国的表现来看,消费自3月以来持续回暖。

重点城市的消费回暖程度如何?呈现出何种趋势?21世纪经济研究院选取了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总额”)排在前十的城市,对比今年1-5月它们的消费回暖表现。

一个意外的发现是,今年1-5月,十城的社零总额排名发生了明显变化,除了上海和北京的排名坚挺之外,后面的名次全部洗牌。

消费代表经济生活的一个方面,消费回暖情况可以一定程度映照出城市的整体经济形势。

在这份名单中,重庆超越广州,排在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位。

图片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全民买买买,直播带货火起来 

今年逐步复工复产之后,重庆政府牵头,通过开展“爱尚重庆”系列促销活动,举办大型消费活动500余场,发放消费券超5亿元。

年初疫情期间,重庆许多火锅门店为减少损失,尝试推出“火锅外卖”业务。堂食恢复后,外卖服务依旧被保留下来。这些外卖业务在开放堂食的背景下依然成为许多门店新的增长点。根据饿了么的统计,“五一”前三天,重庆主城区送达到公园的外卖数量是4月同期的2.8倍。

根据重庆商务委的数据,上半年,重庆全市社零总额5307亿元,同比下降7.2%,比一季度回升11.4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正增长,增速由低于全国4.2个百分点转变为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由1-2月全国第24位上升到第8位。

2020年的消费领域,直播带货这种新业态站上了风口。上半年,重庆共开展8.94万场次直播带货活动。

并且,重庆启动实施了《加快发展直播带货行动计划》,通过“线上引流、线下消费”推动直播带货和“网红经济”发展。

《计划》提出积极发展直播电商,大力实施电商直播带货“2111”工程:到2022年,全市打造20个以上产地直播基地,至少发展100家具有影响力的直播电商服务机构,孵化1000个网红品牌,培育10000名直播带货达人,力争实现直播电商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

图片来自pexels

阿里巴巴,于4月8日,再次重磅布局重庆,与重庆市商务委签署“春雷计划”战略合作协议,达成了一揽子合作意向,签订了一揽子合作协议。

这其中就包括:在重庆知名产业带区域建立20个产地直播基地;合力推进“C2M超级工厂计划”,联合相关部门打造20个销售过亿的工厂;共同在南岸、江北、渝北等制造业发达区县以及两江新区定向扶持培育3个产业带等等。

根据重庆市商务委的统计,1—6月,重庆全市网络零售额625.33亿元,同比增长12.6%,直播实现的零售额达46.14亿元。最近一批公开发布的3万个招聘岗位中,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行业的招聘数量大幅提升,占到总数的60%。

山城夜太美,“夜经济”疯长 

重庆是座不夜城,两江四岸璀璨的夜景,堪称中国一绝。重庆以独特的气候、人文、山水景观,为重庆发展夜间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9年,在腾讯联合瞭望智库发布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报告》中,重庆荣登“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

根据最近重庆市商务委发布的数据,重庆城市消费60%发生在夜间,大商场晚6点到10点的销售额全天占比达60%左右。

2020年,重庆明确提出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而夜间消费是重要的推动力。

就在7月20日,重庆出台了《关于加快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的意见》,对夜经济进行了整体规划部署。

在夜经济内容形式方面,重庆将从“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五方面培育夜间生活业态,多维度丰富夜生活选择。

在打造夜间消费品牌方面,重庆将加大对夜间经济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升级发展。

在夜经济规划布局方面,重庆将培育夜间经济集聚区,创建夜间经济示范区,打造夜间经济核心区。

 其中夜间经济核心区,以长嘉汇大景区为重点,联动解放碑、观音桥等夜间消费基础较好的核心商圈,串连朝天门、北滨路、南滨路等黄金消费带,集聚大九街、十八梯、洪崖洞、鎏嘉码头、弹子石老街等夜间热点消费场所。

为了把夜经济做大做强,7月重庆还成立了夜间经济发展联盟,包括大九街、科园四路夜市街、磁器口、龙湖天街、万达广场、万象城、融创文旅城、长嘉汇、鎏嘉码头、东原1891、铜元道、重庆天地、阿里本地生活等。

 国家战略与城市扩容 

今年上半年,延续了超过20年的重庆主城从9区变成了21区,“主城都市区”横空出世。

扩容后的新主城,面积2.8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人,经济版图达到1.8万亿元。

近年来,位于腹地的“成渝经济带”,被大家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种子选手之一。

2020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法首次在新闻联播中出现,成渝双城被全新定调,并提及“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而无论是国家战略的安排,还是持续的“政策大礼包”落地,似乎都需要一个更庞大的城市承接。今年1月,重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了“主城都市区”概念,并首次出现“21个区”的提法。

图片来自pexels

正当人们反复猜测重庆城市的新版图时,5月9日,重庆召开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再次明确“主城都市区21个区”,具体功能划分和建设方案随之也浮出水面——原来的9个主城区被定位为“主城都市区”。

新增的12个区,涪陵、合川、永川、綦江为四个重要战略支点城市,长寿、江津、璧山、南川四个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大足、铜梁、潼南、荣昌四个桥头堡城市。

根据定位,主城都市区是重点发展的优势区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引擎之一,是产业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试验田、高品质生活宜居区。而主城新区要“扩容提品质”,当好新型工业化主战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意思很明显,老主城区要强化母城和核心地位,向创新链顶端、产业链前端、价值链高端进发。新区要在各方面提档升级,培育支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同时加入融入中心城区。

此番举动,势必翻开了重庆进一步做大城市体量、提高城市能级的新篇章。

根据最近公布的数据,38个区县中,2020上半年经济总量渝北区、九龙坡、渝中区排全市前三。以下为重庆新经济发展最为蓬勃的两江新区和高新区两个国家级的开发区。上半年的成绩单。

 一张名片:两江新区 

向北发展10年,两江新区是重庆的一张名片。

它是中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渝新欧国际铁路、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等等重大项目都在这里落地。今年3月4日,还被工信部评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今年上半年,两江新区汽车产业产值逆势增长8%,电子产业产值增长4.8%,线上零售额增长95.8%……

下图来自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一起来看看上半年的“成绩单”吧。

半年成绩单

新引擎:高新区 

在去年年尾,离2020年还有6天,重庆通过了《关于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

《决定》首先明确了空间范围,扩版后的高新区包括:沙坪坝、九龙坡、大渡口、北碚、巴南、江津的一部分;其次根据《决定》自2020年1月1日起,高新区将全面独立运转,实施对直管园经济社会一体化管理,比如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享有更加独立的行政权、财税权、人事权。

自此,重庆高新区的全新局面终于以白纸黑字的形式敲定。

高新区被认为是重庆又一个的经济增长极和创新驱动新引擎。

近日,高新区也公布了自己2020年上半年的“战绩”。下图来自重庆高新区微讯。

半年“战绩”

2020重庆新经济年中盘点中篇完。

上篇传送门:《2020重庆新经济年中盘点(1)| 资本热衷医疗和消费,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或成「明日之子」》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国内第一个以一带一路为应用场景的跨境工业大数据平台。

2020-08-1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