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毕业季,那些奔向未来的年轻人

未来可栖·2020年06月22日 11:47
后浪终入海

在6月一天去往学校的火车上,林君收到了母校的短信:“没有特别需要的学生,近期不要返校了。若有特殊原因需要返校,请向所在院系申请,并做好防疫登记工作。”数天之后,在一场云毕业典礼过后,林君失去了“学生”这个稳定的身份,以及住了四年的宿舍,在今年的巨大不确定中走向社会。

150份简历石沉大海、20多次面试被刷、3个不完美的offer,这是离开学校之后林君收到的第一份“见面礼”。

林君就读于北京某211本科,学习成绩靠前,在今年之前,他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担心毕业即失业”。

除了云毕业典礼,林君今年的多数面试也是“云面试”,对着屏幕,他无法直接感受将来可能要去的公司实际工作环境到底如何。

除了工作,林君对即将一起合租的室友也一无所知。但生活就这样开始了,也必须开始。

01 最难毕业季

据58安居客研究院发布《2020年毕业生居行调研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比去年增加了近40万人,但今年就业形势严峻,截至6月初,有超五成的毕业生则依然在找工作的路上,93.5%的毕业生认为今年找工作较为困难,只有约40%的毕业生在离校之前找到了工作。

林君的校友李荔今年顺利入职某互联网大厂,成为同学羡慕的对象。她学的是化工专业,但对本专业的就业岗位并不感冒,大学期间一直在跨专业学习,并准备出国考试。但今年的疫情改变了她的想法。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李荔无意在秋招中发现人力资源岗是她真正的兴趣所在。当时她被HR的工作热情吓了一跳,越和他们交谈,这种积极性越感染到李荔。此后大半年李荔便在北京的互联网公司中找相关HR实习,并成功从实习岗“上岸”。

“在这个城市上了四年学,我觉得我属于北京。城墙的红、后海的冰,甚至连夏天的暴雨都喜欢。而且北京更包容,转行也较为容易。”在今年的环境中走得顺风顺水,李荔变得更加自信了。

但在大学毕业人数创新高的2020年,又因为疫情的影响叠加,更多毕业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一次群面中,林君和十多个候选者小组讨论,戴着口罩看上去都一个样,实则藏龙卧虎。“自我介绍清一色的北大清华、海外名校背景,我当场自闭。”

出国留学的人少了,回国就业的人多了,企业的预算也卡紧了。

据58同城、安居客《2020年毕业生居行调研报告》调查数据,对于工资薪酬一项,超四成毕业生的实际薪资和期待薪资均在5001-8000元/月。32.6%的毕业生期待的月薪在8001-10000元之间,但实际上只有18.0%的毕业生实际月薪达到此范围。

预期与岗位实际情况的差距,这是毕业生们需要接受的第一个现实。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02 从学会独立开始生活

与谁一起生活,如何与室友相处,是毕业生离校之后的另一个重要事项。

有人带着迫不及待,因为不用再和同学挤在一屋,至少会有一个独立的房间,可以大声听歌,按自己心仪的布置装扮房间;有人带着些许失落,因为要离开熟悉的室友,跟陌生人共享空间,小心计算水电费。

毕业生还需要计算工资和房租开销。据58同城、安居客《2020年毕业生居行调研报告》调查统计,超过一半的毕业生房租控制在2000元/月以内,其中约三成毕业生租金在1001-1500元/月,占比最高;其次为1501-2000元/月,占比23.0%。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多数毕业生的房租占工资比重20-30%左右,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的毕业生租房租金有明显区别。一线城市毕业生租金价格在1501-2500元/月的居多,占比46.6%;而新一线城市近四成毕业生的租金范围在1001-1500元/月之间。

当5001-8000元/月的工资面对1001-2500元/月的房租,有45.6%的毕业生就需要家人支持部分或全部租金。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即使是入职大厂的李荔,也只能从合租开始自己毕业后的生活。不过,李荔和很多90后对居住品质有较高的要求:他们最看重房屋内部的家具家电等室内配套设施及房屋的朝向及采光;其次为交通便利性、房屋新旧程度、户型面积、内部装修、租金价格、地理位置、小区环境。

一线城市中,超六成毕业生会在线上找房平台寻找合适房源,同时也有半数毕业生会在线下中介门店找房。已租房及准备租房的毕业生中,58同城、安居客等线上找房平台成为主要租房渠道。品牌长租公寓也是他们考虑的主要途径之一,一线城市明确选择租住品牌公寓的毕业生占比18.7%。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最后,李荔和朋友合租了某长租公寓的单间,每个人承担房租1500。除了室内家电家具等设施较好,周边商业及交通方便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价格承受范围内能找到最符合要求的房子。李荔说,“既然已经工作了,最终也是要经济独立的,不如从现在开始就试着自己养活自己,合租也挺好。”

很多人不喜欢合租的生活,鸡毛蒜皮的小事,以及一点点费用争执、垃圾没有及时丢都可能引发矛盾。但至少,他们都开始学会独立的面对支出,以及生活本身。

03 关于未来

“上学时,觉得买房离自己好远啊。但一毕业,工作、生活、房子、车子似乎全都扑面而来。”林君出生于1998年,但已经感觉到毕业之后的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

因为要独立面对衣食住行,许多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就已经开始为自己设立人生目标。58同城的调查报告显示,有66.7%的毕业生表示有明确的买房计划,93.7%的毕业生表示希望在35岁之前购房。其中,一线城市毕业生希望在工作城市买房的占比48.8%,而新一线城市这一比值为42.5%。

尽管刚满22岁的年轻人,看上去还有无数次试错的机会。但李荔已经确定了工作后的第一个目标,35岁能买一套房,最好是在北京。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首先得敢想敢做,就像我之前跨专业转行一样,找准目标比努力更重要。女生自己能有一套房,多踏实。”从实习岗转正后,李荔发现公司也在收缩正式编制的HC,招人的要求更高了,她自己也在重新认知现实,迅速变得成熟。

一线城市年轻人的成长,或许总发生在那些加班和赶乘末班地铁的夜晚。

但毕业时候不同的选择,也会造就不同的未来,在同班同学中形成岔路口。和以往“年轻人最爱北上广”不同,2020年在悄悄发生一些变化。58安居客研究院《2020年毕业生居行调研报告》数据显示,部分新一线城市人才流入表现优异,其中成都毕业生流入数值甚至高过了深圳。

林君大学四年期间一直铁了心在北京发展,“大公司大平台,奋斗十年,年薪百万”曾是他和他的同学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未来。

尽管父母从大三就开始劝林君回四川老家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拿国企的“铁饭碗”。林君却不屑一顾反驳,“离开北上广就意味着不思进取,而我不是这样的人。”

但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更包容,有更多的成长机会,竞争也更为激烈。突然而至的疫情加速了他做决定以及思考的过程。隔离期间家人生病,自己必须在身边陪护。再加上跨城出行不便,不得已也开始在成都撒网找工作,面试成功几率却比北京要高很多,至少有两个还不错的offer。

仍旧奔波在各大平台参加视频面试的林君,内心开始动摇。这一切让他重新反省自己是不是更适合成都,离家近、工作待遇不错,也有上升机会。“未来永远是充满意外和惊喜,谁规定非得在一线才算是努力呢。”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不过,北上广深因为就业机会多,仍然吸引了最多的年轻人。有35.3%的毕业生将一线城市列为工作地首选,特别是作为经济金融中心的上海,具有其它城市无可匹敌的吸引力。88.6%的毕业生选择留在了学习所在的城市就业,部分新一线城市人才政策颁布后,毕业生流出率下降。

城市、工作和租房,这些在机缘巧合或者深思熟虑下做出的选择,让毕业生们逐渐理清了自己想做什么、想去哪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

林君说,“大学生活好像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一样。但落子无悔,换个起跑线继续生活。”他决定接受成都公司的offer后,在外地通过58同城的线上找房,租下了成都的房子。从看房、沟通、预定到签约,用手机完成一系列流程。“现在VR看房的效果跟在现场一样,特别适合我这种要换城市的租客。58同城还有租房安选保障服务卡,比较安心。”

在不久的将来,他们都将拥有新的圈子,遇见新鲜的人和事,去往自己的未来,并成为未来的一部分。

(应采访对象要求,以上人名均为化名)


+1
1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历史进程中的直播带货。

2020-06-22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