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趁疫情不断扩张,抗议声也越来越大(下)

神译局·2020年05月07日 10:50
从民间组织到公司内部,反对的声音从未停止。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随着疫情的发展,足不出户的美国人比以往更加依赖亚马逊,这一电商巨头也借助特殊时期进行扩张,市价飞涨。但是另一方面,亚马逊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工人罢工危机和来自民间组织的施压。这些抗议的组织和个体在呼吁什么?为何要针对亚马逊?本文来自《纽约时报》,作者David Streitfeld,原文标题“As Amazon Rises, So Does the Opposition”.

相关阅读:亚马逊趁疫情不断扩张,抗议声也越来越大(上)

亚马逊的园区在疫情期间依旧开放 | 图片来自《纽约时报》2020.4.2

特殊时期,亚马逊为何成了刚需

早在疫情之间,人们就已经在现代社会中感到十足的压力了。

举个例子,旧金山的硅谷创造出了那么多改变世界的科技,在硅谷生活的人却觉得如坠地狱:交通堵塞、高昂的房价、无家可归的人挤满地铁站。州政府发行过多的债券、征收过高的房产税,还有往届政府遗留的各式各样的问题,都加重了人们的生活负担。

亚马逊的存在至少让它的消费者感到“不那么紧张”了。因为效率高,亚马逊渐渐占有了40%的网店市场。在贝佐斯建立这个购物平台之前,消费者想要网购,只能通过邮件、电话或者官网,通常要等一周以上才能收到货。但是亚马逊把这个收货时间缩短到一周之内,然后是两天之内,从去年开始这一送货时间缩短至一天。

目前,过半的美国家庭都办理了亚马逊Rrime会员服务。当世界崩塌地越是迅速,亚马逊的生意就越是蒸蒸日上。病毒的到来与其说是对公司的考验,不如说是加快了亚马逊的扩张。

米切尔和Athena的同事想要让消费者在亚马逊下单之前“三思而行”,他们希望提醒消费者,每一次点击“下单”的按钮,都会在真实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Athena的成员、 种族和经济行动中心组织(the Action Center on Race and the Economy)联合执行主任莫里斯·BP·威克斯说:“这几年来,亚马逊一直试图给自己涂上一层魔法色彩:消费者只需要搜索自己想要的东西,点击它,然后你想要的东西就出现在页面上。我们就这样忽略了背后工作者的悲惨的工作环境,任由这种压榨发生。”

撕开亚马逊救济基金的真面目

随着疫情的加重,米切尔每天要工作14小时,一方面和众议院的司法委员会反垄断小组保持联系,另一方面要和Athena的同事制定策略,为抗议亚马逊霸权的小企业出谋划策。

3月下旬,她在推特上批评了亚马逊的“救济基金”项目。这个项目里没有钱,公司表示这个基金靠顾客个人捐款,由Amazon.com提供支持。“我无法相信这样的处理结果,亚马逊的管理层作为最富有的一群人,公司销售额在疫情期间飞涨,最后它却选择在网上众筹捐款。”

数十万的网友回复了这条推特。亚马逊不得不作出回应,表示它没有真的指望顾客捐款,虽然如果顾客捐款它也不会阻拦。

米切尔说:“为工人提供相应的福利是亚马逊应尽的责任,因为工人冒着风险在这一时期工作并为它带来收益。但是亚马逊却试图转移这种责任,让消费者为工人提供福利。”

后来亚马逊向这一基金注入了2500万美元,但一直没有公开民众捐赠的数额。据彭博社估计,贝索斯目前的身价为1450亿美元。他刚刚为一家食品银行的财团捐赠了1亿美元。

亚马逊最近还解雇了在纽约史坦顿岛的一名仓库工人,这名员工在在疫情期间多次要求公司对工人进行保护,以免遭受病毒侵袭。亚马逊给出的解雇理由是“不顾他人的健康和安全”,而非“加入反对组织”。在美国,因加入劳工组织而解雇某名员工是非法行为。纽约的总检察长莱蒂亚•詹姆斯(Letitia James)称这个解雇行为是“可耻的”,也是“不道德、无人性的”。近期有五位参议院给贝佐斯写信,称“组织权是我们经济的基石”,亚马逊则模糊地在公开声明中回应“亚马逊的高层每天都在开会,根据情况的发展做出改变”。

为解决抗议危机,亚马逊的法律顾问大卫·扎波斯基(David Zapolsky) 向高层建议如何将抗议的员工塑造成“不善言辞”、”愚笨”的形象,以削弱这种组织性抗议的影响力。这一建议泄露之后立马引发轩然大波。根据泄露的信息,亚马逊似乎非常在乎自己在媒体中的形象,它希望媒体能站在自己这一边,将抗议者塑造成“堕落份子”而非底层英雄。

米切尔认为这是另一个可以证明亚马逊不负责任的信号:“亚马逊的高层都是白人,而工人中有很多是黑人,管理层不会觉得这种现状有任何问题。管理层不需要理会任何人,公司依旧可以正常运转。”

“傻瓜才会做的事”

米切尔出生的70年代,核问题正成为人类社会的巨大威胁。在这股阴云的笼罩下,她依旧保持了积极乐观,在明尼苏达州完成了历史学的高等教育。后来她阅读了一本讲述阿拉巴马州激进派组织的历史书,受到这本书的影响,她走上了挑战大企业的道路。米切尔研究的主题是非洲裔美国人如何抵抗压力和暴力,以国家公民的身份影响经济和种族的改革。米切尔回应道:“在当时看来,那些组织者并没有获得什么成就,但是他们为民权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让改变成为可能。很多有价值的努力在那个时期看来,都是只有傻瓜才会做的事。”

米切尔在她的办公室里 | 图片来自《纽约时报》2020.4.2

米切尔的丈夫原来的工作是给各类购物网站做网页设计,后来在亚马逊的吞并下,其他的购物网站纷纷倒下,他也就被迫失业了。米切尔的丈夫评价妻子的贡献时说:“这是一个人人都讲究经济规模的时代,但是她却可以看到小规模经济的价值。”

在米切尔工作和居住的波特兰,小规模经济似乎更好生存:她可以走路去上班而不用挤公共交通,办公楼里入驻的也都是小企业,包括治疗师、咨询师、各类顾问等。

米切尔在1998年加入美国非营利性组织地方自立协会( Institute for Local Self-Reliance,ILSR),在这里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这个组织有20多名员工,大部分都在明尼阿波利斯和华盛顿特区,年度预算为200万美元,部分预算来自公共捐助,但大部分都来自基金组织,包括内森·卡明斯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

曾经反对沃尔玛

多年来,米切尔一直专注于对抗沃尔玛集团。她在2006年写下了一本叫《Big Box Swindle》的书,记录了沃尔玛在缅因州小镇达马里斯科塔建立购物中心的过程。当时很多居民想要反对修建购物中心,但不知道如何反对。其中一位珍妮·梅赫尔(Jenny Mayher)说:“我们实在是不知道如何下手。沃尔玛划分社区的策略非常成功,它一直宣传只有富人才不需要购物中心,普通人需要工作,需要有个地方给孩子买便宜尿布。”

沃尔玛的反对者邀请米切尔在地方图书馆做演讲,阐述了沃尔玛会如何让税收及就业率下降。梅赫尔表示:“米切尔为我们提供了详实的论据和数字,让我们掌握了确切信息。她好像有一种能力,在不失人性的前提下让人变得无坚不摧。”

2006年,达马里斯科塔小镇的选民集体抵制沃尔玛,这个超级中心最终被封掉。沃尔玛拒绝回应此事。

如果说沃尔玛是米切尔职业生涯中的一大挑战,那么亚马逊将会成为更大的挑战。沃尔玛的关注点还放在线下零售市场上,而亚马逊则把重点放在建立线上平台、将小商户统一纳入管理。而且,很多人接受这样的观点:认为亚马逊是现代化大城市的标配。因此挑战亚马逊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加入Athena组织的工会成员迈克尔·扎克(Michael Zucker)对此评价道:“人们喜欢电子商务,喜欢几乎没有风险、方便快捷的购物。但是问题是:他们真的愿意接受只在一家平台上购物这件事吗?”

至暗时刻的乐观态度

米切尔把办公室设在缅因州可能不是巧合。这个州是美国少数几个没有亚马逊仓库的州。“我们缅因州的人都很有独立思想,我们敢在花岗岩上耕种,不怕任何困难。”

在米切尔的书架上,放着《纽约时报》1938年的简报。有一段文字被标记出来:“大型组织拥有一种类似征税的权利,这已经是司空见惯了的。但是这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独裁,它不受任何公共责任的约束,它与我们的民主制度是相对立的。”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瑟夫·阿诺德(Thurman Arnold),罗斯福总统时期的负责反垄断业务的助理检察长。他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国家正在经历经济震荡,正如今天的局面一样。米切尔说:“我们处在一个需要罗斯福总统的时代,可惜这个时代并没有一个罗斯福出现。”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似乎大家都认为世界可以变得更好、更公平。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改革,修改了法律,但是那些造成经济危机的人并没有遭到惩罚。世界秩序慢慢恢复了,但是它还需要不断改善。

疫情可以会再次给世界来一次大洗牌,但是米切尔对此表示乐观。

“几年前完全无法想象的事,如今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讨论。反对亚马逊的垄断比当年的反对沃尔玛的垄断呼声更高,讨论更激烈。我感到大家对于反对不平等的意识逐渐增强了,知道如果再不做出改变,这个国家就要覆灭。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我不想放弃。”

译者:Michiko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核心网约车业务已小幅盈利。”

2020-05-0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