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慧交通是怎样的? 「智元汇」以人脸识别支付开启“无感”进站模式
双手插兜、不掏手机不刷卡、将脸面向闸机的PAD一刷,乘客便顺利通过了地铁进站闸机口,全程不过2秒左右……
来源:新闻报道截屏
这是乘客在郑州和西安地铁的乘车场景 ,其背后的“人脸识别”移动支付技术是由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智元汇」)提供,据「智元汇」研发中心兼移动支付中心总经理严军介绍,“智元汇的刷脸进站技术,目标就是让乘客高效、无感知地进入地铁站。”
成立于2010年的「智元汇」是轨道交通场景最大的AI赋能平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提升乘客出行体验的幸福感,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提供“智慧乘运管理及服务”解决方案极具代表性的公司。具体来说,「智元汇」致力于以“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在地铁场景构建一个全新升级迭代的“智慧乘运管理服务体系”,创建并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全新生态场景:“通人性、有温度、懂关怀”的智慧出行服务体系和“有头脑、会思考、可生长”的智能营运管理体系。
而其中,移动支付便是其“智慧乘运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严军告诉36氪,对于地铁的移动支付体系搭建,「智元汇」分别从乘客端、设备端、后台端进行服务,乘客由现金购买单程票或票卡预充值转变为刷脸乘车APP先享后付,智元汇充分考虑人机交互体验对闸机进行改造,后台系统则为人脸识别及支付提供算力支持。”严军说。
操作流程上,乘客仅需要提前在当地地铁支付平台录入脸谱信息,在经过闸机时刷脸即可通过,经测试,通过刷脸进站,提高了乘客的通行效率。
图片来源:智元汇供图
相较于传统的刷卡支付来看,一方面,刷脸支付减少了地铁乘车卡制作、回收以及人员清点等成本;另一方面,在提前录入了乘客信息后,政府部门等也可以对地铁人流进行监控和追踪。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智元汇」的刷脸移动支付技术已经应用到西安、郑州、哈尔滨等城市,而这些城市每日地铁客流量都能达到上百万。
当前,“新基建”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智慧交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而来,地铁出行的智能化成为了“香饽饽”,国内的移动支付巨头们都在争先恐后的布局地铁出行领域,地铁出行领域的移动支付战火也越烧越旺。而技术应用层面,蓝牙、NFC之后,生物识别领域也出现了人脸识别、掌静脉识别、虹膜识别等多种形式。在此过程中,「智元汇」的竞争优势在哪?严军表示,主要还看乘客的体验度,乘客信息采集、现场使用的便捷性都非常重要。在原有的刷脸技术基础上,智元汇疫情期间研发的戴口罩刷脸乘车技术,让乘客即使戴着口罩,也能实现“轻松无感”刷脸进站。
目前「智元汇」移动中心涵盖研发、产品等板块,团队深耕行业多年,人才多来自于轨道交通领域资深人士以及国内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拥有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运营的深度理解,具备技术整合和业务模式创新的综合能力。
融资上,曾获得商汤科技SenseTime A轮亿元级投资,共同推动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人工智能+”的进程,向全球输出中国原创的“人工智能+ 交通” 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