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Q3营收16.9亿创九季新高,第二曲线真的破局成功了?
近日,虎牙公司(NYSE:HUYA)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该公司营收创下近九个季度新高,同比增长接近10%。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游戏相关服务、广告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首次突破30%,标志着这家以游戏直播起家的平台在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电竞赛事版权争夺日益激烈、直播平台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虎牙是如何紧要关头显露企稳的迹象?这一形势能否延续下来?
营收破16亿创九季新高
虎牙三季度财报最直观的亮点,是收入规模的企稳与结构的持续改善。根据财报数据,其当季总营收16.9亿元,同比增长9.8%;若以美元计,这一增速较上半年不足2%的增速显著提升。
其中,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呈现“一稳一进”的特征:
直播业务终于企稳。作为虎牙的传统支柱,直播收入本季度录得1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约3%,这也是自2021年三季度以来直播收入同比增速首次转正。
高管在财报电话会上解释,这一改善源于内容多元化与用户体验优化,即平台通过上线短视频专区、为头部射击游戏《三角洲行动》推出跑图工具等功能,延长用户停留时长并吸引更多三角洲硬核玩家;同时,户外直播等垂类内容的时长与收入同步增长,带动整体直播生态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虎牙三季度总MAU稳定在1.62亿,预计站外可触达用户突破1亿,这意味着其通过视频号、抖音等跨平台运营,已构建起更广泛的用户触达网络,为直播打赏与道具销售奠定了流量基础。
第二曲线终见成效,游戏相关服务成新增长主力。极具标志性的是,游戏相关服务、广告及其他收入本季度达5.32亿元,同比暴增29.6%,占总营收比重首次突破31.5%。
虎牙联席CEO兼高级副总裁黄俊洪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这一板块的崛起预示着虎牙两年前启动的“从直播平台向游戏生态综合服务商转型”战略取得关键突破。
过去几年直播赛道激烈的境况中,虎牙出现日渐衰退迹象。为了自救,2023年从腾讯空降虎牙的林松涛出任董事长提出了“三年计划”,旨在推动虎牙从依赖用户打赏的直播平台转型为以游戏分发、虚拟道具销售、广告投放等为核心的游戏生态综合服务商。
此策略终见成效,实现业绩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两部分:其一,与腾讯等游戏厂商的深度合作,将平台流量转化为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广告收入变得的明显提升;其二,道具售卖业务异军突起,同比增速超200%,尤其在《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头部游戏中表现亮眼。
正如联席CEO黄俊洪所言:“道具售卖与游戏发行业务的爆发,让我们看到了超越传统打赏模式的新增长可能。”
财务健康度方面,虎牙本季度毛利2.27亿元,同比增长11.3%,毛利率微升至13.4%;费用端保持克制,得益于效率优化,其销售费用同比4.4%。不过,总体净利润仍深受利息收入减少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出现了显著下降。
截至三季度末,虎牙现金储备达38.28亿元,流动性充裕为其后续投入赛事生态、拓展新业务提供了安全垫。
第二曲线真的否扛起长期增长大旗了?
对于过去多年始终深陷调整困局的虎牙而言,这份三季度报确实释放出了新的乐观信号。
但它要面对的长期挑战并未消散。其核心矛盾在于:第二增长曲线能否真正替代直播业务,成为稳定的收入支柱?
行业红利加持,电竞生态成关键护城河。当前,全球电竞产业正处于上行修复周期。据中国音数协《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2024年国内电竞产业收入275.68亿元,同比增长4.62%,直播收入占比超80%;用户规模4.9亿,同比增长0.42%。在政策支持与全球化趋势下,电竞产业未来必然将从“野蛮生长”转向“生态深耕”。
虎牙作为拥有《英雄联盟》S15市占率第一、《英雄联盟亚洲邀请赛(ASI)》等自制国际赛事的平台,已构建起“顶级赛事直播+自办IP孵化+主播生态联动”的完整链条。
至今,虎牙在已通过版权与自办赛事两条路陷在赛事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第三季度,虎牙为用户带来了近100项版权赛事以及约40档自制赛事和PGC节目,其中,S15期间的高市占率不仅巩固了用户粘性,更通过赛事衍生内容反哺直播与广告业务;而自制电竞赛事上,虎牙首个自制的英雄联盟国际职业赛事——《英雄联盟亚洲邀请赛(ASI)》的成功举办,则直接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化影响力,为后续吸引海外赛事版权与游戏厂商合作埋下伏笔。
但第二曲线的构建有潜力,但不确定因素仍很高。游戏相关服务的快速增长,本质上是虎牙“游戏生态综合服务商”战略的落地。其与腾讯等厂商的深度绑定,推动了道具售卖、游戏发行等新业务落地,正是虎牙依托主播资源、内容营销与赛事承办能力,尝试从“流量平台”向“发行方”转型的关键一步。
隐忧在于:其一,该板块增速已从2024年的145.4%降至2025年二季度的34.1%,虽然本季度29.6%的增长率仍属可观,但回落迹象明显,短期难填直播业务增速放缓的缺口;
其二,收入高度依赖腾讯系游戏(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这种深度绑定一方面带来了业务稳定性风险,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虎牙与其他游戏厂商的合作空间。一旦腾讯调整与虎牙的合作模式,如减少游戏授权、降低分成比例或与其他平台深入合作,虎牙的游戏相关服务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
其三,虎牙的转型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成本控制。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1.219亿元,同比下降2.8%;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为7010万元,同比下降4.4%。这种“节流”措施虽然短期内改善了利润表现,公司也强调是由于效率提升导致研发人员成本降低,但长期来看,若要在激烈竞争中保持市场地位,必要的研发和营销投入不可或缺。
更重要的是,用户规模与付费率未随收入同步增长,本季度MAU仍维持在1.62亿,反映出新业务对用户粘性的拉动尚未完全显现。
此外,监管环境的变化是虎牙必须面对的不确定因素。 在直播打赏乱象被整治、游戏直播内容受限等高压监管下,虎牙的content运营不可避免地面临持续压力。
这些也是投资机构对虎牙这份成绩的普遍看法,即基本面改善获认可,但长期要看生态协同。
摩根士丹利在三季度前的研报中预测,虎牙的收入、毛利率及Non-GAAP利润将持续提升;汇丰则将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认为其游戏服务业务前景可期。
分析师普遍认为,虎牙的核心优势在于“内容-用户-商业”的闭环:通过赛事与主播留住用户,再通过道具销售、游戏发行等方式变现。但能否将这一优势转化为长期增长,取决于新业务与直播生态的协同效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股研究社”(ID:meigushe),作者:美股研究社,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