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十年OKR曝光:12大魔鬼关卡,活该他万亿美元薪酬

智能车参考·2025年11月12日 18:43
最高冲刺日赚31亿元

特斯拉专为马斯克设计的游戏规则来了!

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在股东大会上敲定,但新的疑问也随之产生:

拿到这笔钱有多难?

毕竟这钱当然不是白给,还有12个等级的OKR在等着他闯关……如果一个小目标都达不到,那马斯克是一分钱也拿不着。

就在外界好奇之际,特斯拉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把马斯克的薪酬结构全部曝光了。

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计划表曝光

这个薪酬计划,说的是我们前不久介绍过的马斯克最新工资单,上周五已经在股东大会以75%的支持率获准。

但工资也不是就立马装进马斯克兜里,他还要完成特斯拉设定的魔鬼目标,和以前一样,也划分为12个等级。

特斯拉效率也是真高,刚过了个周末,相关文件就已经递交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每一等级的解锁门槛也随之展露无疑。

话不多说,直接来看计划表:

不难发现,每一批目标都由一个市值目标,加上一条业绩或财务目标。

前期目标主要以产品达标为主,逐步完成特斯拉汽车的交付量、FSD订阅量、擎天柱机器人交付量、Robotaxi车队规模,每一步都是特斯拉的重要增长曲线。

在马斯克看来,这是他拿到更多特斯拉控制权后,实现“加速世界迈向可持续富足”的必要路径。

特别是机器人,马斯克认为,特斯拉制造的汽车本质上就是四轮机器人,特斯拉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商。

在他眼中,人形机器人将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未来会人人都想拥有,也是他正在计划的终极目标。

产品的想象力释放完,就要在公司的盈利能力上做文章了。

所以薪酬计划的后期阶段,以特斯拉的利润(调整后EBITDA)为条件。

最低利润需要达到800亿美元(约5695亿元)的利润,之后涨幅递增,最高需要达到4000亿美元(约2.8万亿元)。

最高市值还要达到8.5万亿美元(约60.5亿元),远超现在的市值第一英伟达。

尤其是最后两阶目标,要求马斯克带特斯拉实现连续四个季度达到4000亿美元的利润,也就是一年至少1.6万亿美元(约11.4万亿元)利润。

啥概念呢?

据《财富》2025年世界500强榜单,全球利润最高的企业是沙特阿美公司,2024年全年净利润1050亿美元(约7474亿元)。而特斯拉2024年的净利润为71.5亿美元,不到前者十分之一。

马斯克要在10年内,把公司的利润翻223倍,平均每天净赚31亿元人民币,比沙特阿美公司去年多出15倍还多。

至少放到现在来看,说无稽之谈也不为过,不过世界首富的爆发力,或许确实能超乎想象吧。

如果全部到手,马斯克的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将从13%增至约25%。

以彼时最高市值计算,他的新增股票价值1万亿美元,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先例。马斯克一个人的财富,将超越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规模。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马斯克一个等级都没完成,或是公司最终没有兑现股份,他最终只能分文不挣,再庞大的承诺也只能化为泡影。

毕竟,马斯克上一个2018年设立的薪酬计划,即使早就全部达标,现在还没拿到手呢。

上一个薪酬方案:没到手的558亿美元

特斯拉在2018年,已经为马斯克搞过一个10年期权激励。

不过那个时候的特斯拉,和现在境遇天差地别,一度深陷量产地狱,现金流吃紧,困难重重,上一年还处在22亿美元(约156.9亿元)的亏损中。

特斯拉把希望押注在马斯克这个连续创业成功者身上,提出了一个薪酬激励方案:

他在特斯拉无工资、无奖金,奖励100%基于绩效的股票期权,最高价值558亿美元,并需要在特斯拉任职10年。

目标也是分12批解锁,同样与市值和运营目标紧密挂钩:

以1000亿美元(约7130亿元)市值为起点,每批要求特斯拉市值涨500亿美元,最终市值要达到6500亿美元。

同时营收和利润都要达标,这两项指标各有8个层级,营收最低需达到200亿美元,利润最低15亿美元。

对于彼时市值还不到600亿美元的特斯拉而言,这些目标亦是天文数字。

但马斯克的实力,全球有目共睹。不但完成所有目标,还提前达标了,特斯拉的市值数次冲破1万亿美元,现在是1.46万亿美元。

不过这些期权到手却颇为波折,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成功兑现。

先是去年年初,法院特拉华州以“批准过程存在重大问题”为由,认为存在误导性的信息披露、缺乏独立性的董事会决策等等,判决方案无效。

后来6月的股东大会表决再次通过了方案,不料又被法院认定无效而打回了,上诉到现在也没有结果。

但不得不说,这样的薪酬激励方式,大力出奇迹,效果也是惊人的好,就像吊在额头前的萝卜,诱惑着CEO带公司奋力进步。

所以类似这种薪资激励,车圈也有人在模仿,国内已经有这样的新势力在尝试了。

用薪资激励老板,国内CEO也学了

李想何小鹏,都是在这种薪酬激励机制下奋斗的CEO,玩法也更直接。

理想的期权方案从2021年推出,总激励规模大约是1.08亿股A类普通股,分6批授予,每批约1800万股。

理想的方案不考核市值和利润,只论销量——50万辆起步,最高300万辆,每次以50万辆为一个提升阶段。

发布薪酬激励计划的时候,理想2020年的总销量为3.26万台,介于蔚来和小鹏的销量中间。2023年开始暴涨,2024年刚好突破了50万辆。

所以CEO李想成功解锁了第一档绩效激励,价值6亿元,公司的年报里也显示计入了相关费用。

小鹏的激励计划是在今年3月提出的,授予CEO何小鹏2851万股限制性股份,公司的重点落在了市值上。

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归属,每个阶段对应一个股价目标,分别是250港元、500港元、750港元

只有在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冲上股价目标,何小鹏才能拿到该阶段对应的1/3之一股份(950万股)。

并且时间限定在十年内完成,期间何小鹏需一直在公司任职,否则计划作废。

方案对外披露时,小鹏汽车的港股股价大约是90港元,市值在1720亿港元左右。

那现在小鹏的港股股价是多少呢?

今天收盘,小鹏的股价为105.2港元,市值2009亿港元,不仅问鼎新势力,还超过了车企市值第二梯队的上汽吉利,直追市值第二的车企赛力斯(今日港股收盘价2012亿港元)。

当然,最近股价大涨的原因,主要还是关系到小鹏最近有关AI和机器人的进展。

但把这个故事讲好的人,不是何小鹏还能是谁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智能车参考”(ID:AI4Auto),作者:有据无车,36氪经授权发布。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Llama塌房,国产开源模型接棒!已占领全球市场

10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