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的「兑现时刻」:2025三季报里的增长与重构

多鲸·2025年11月03日 19:11
2025 年三季度的教育板块,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分化。

2025 年三季度的教育板块,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分化。财报数据显示,主要上市公司整体保持增长势头,但内部表现各异:K12 与国际教育正在恢复盈利能力,企业培训持续高景气,而 AI 教育与出版数字化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与二季度相比,教育行业的利润修复更加具体,增长来源更加多元。从学大教育、凯文教育,到行动教育、科大讯飞与世纪天鸿,这五家公司的财报共同勾勒出教育产业进入「质量竞争」的阶段性图景。

五家公司 2025 三季度财报对比 

线下教育:从恢复增长到经营提效

学大教育的财务数据继续体现稳健复苏。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13 亿元,同比增长 16.3%;归母净利润 2.31 亿元,同比增长 31.5%。与二季度相比,增速略有放缓,但整体仍维持在双位数区间。值得注意的是,单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约 89%,显示短期成本压力与扩张支出对利润端形成挤压。公司自年中起强化直营与城市中心建设,将部分加盟校区收归直营,并推出 AI 助教系统与智能作业平台,试图通过数字化管理降低人力成本并提升教学效率。这种投入在财务上反映为费用上升,却也为未来提效铺路。可以看出,学大的利润波动并非需求疲弱,而是业务结构调整的阶段性阵痛,反映出线下教培正在完成从「规模驱动」到「效率驱动」的转变。

凯文教育在国际学校板块延续了上半年的修复势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2.5 亿元,同比增长 10.8%;归母净利润 95.7 万元,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 0.98 亿元,同比提升超过 12 倍。财报显示,在校生人数稳步增长,平均学费与留学生升学率保持稳定。公司持续强化国际课程体系,增加 AP 与 IB 班型比例,并在校内引入 AI 外语学习与升学指导模块,以提升教学差异化竞争力。同时,凯文正在推进轻资产化战略,通过托管运营和品牌授权的方式拓展新校区,在保持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减少资本支出。利润规模虽仍有限,但现金流改善显著,显示其办学效率与资金管理能力在持续优化。

整体来看,线下教育在三季度延续了上半年的回暖势头。与二季度相比,学大和凯文都实现收入稳步增长,但利润的来源已从扩张规模转向成本控制与现金流管理。线下教育的竞争,正在由市场份额转向经营效率的比拼。

企业培训:高景气的结构性增长

在教育板块中,企业培训赛道延续了上半年以来的强劲表现。

行动教育三季度的财务数据再次印证了其稳定增长逻辑。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5.66 亿元,归母净利润 2.15 亿元;单三季度营收 2.22 亿元,同比增长 27.9%,归母净利 8340 万元,同比增长 42.8%。相较二季度,利润率进一步提升。财报与业绩说明会显示,行动教育正在通过「行动学堂 Pro」课程平台与 AI 学习管理系统深化数字化运营,围绕「百校计划」构建以内容、测评和反馈为核心的在线学习闭环。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中指出, AI 赋能的推广正带来显著的教学与营销效率提升,有望成为新的营收增长点。

在经营层面,行动教育的增长来自内容标准化与客户数据化的结合。公司以自研案例库与 AI 课件生成技术扩充课程供给,既降低边际成本,也增强了客户粘性。这种「内容资产化」的策略使得其盈利能力保持高位,并支撑了较高的分红水平。与上半年相比,三季度的盈利改善更具结构性,反映出 B 端教育需求的刚性特征。企业培训正在成为教育行业中现金流最稳、增长最具确定性的板块。

科技赋能教育:AI与数字化的兑现阶段

2025 年三季度,AI 教育与教育信息化板块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焦点。科大讯飞的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69.89 亿元,同比增长14.4%;单三季度净利润 1.72 亿元,同比增长约 202%,从上半年的微亏转为明显盈利。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创历史同期新高,毛利率回升至 40%。业绩修复主要来自教育信息化与大模型商业化的落地。自二季度起,公司「星火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全面铺开,涵盖教师端 AI 备课助手、学生端个性化学习系统及多地教育局智慧校园项目,累计中标金额达 5.45 亿元。这些项目的交付与回款在三季度集中体现,推动利润与现金流双向改善。科大讯飞的变化标志着 AI 教育业务正进入从概念到兑现的周期,利润弹性开始体现。

与之对应,世纪天鸿的表现相对温和。公司前三季度营收 3.82 亿元,同比微降 1.73%;归母净利润 2581 万元,同比下降 18%,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增 79.2%。主业教辅出版保持稳定,公司在数字化转型上持续投入。其「天鸿教育云」平台已在多省市教育局上线,AI 题库与智能批改系统覆盖教师端日常教学场景。数字化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出版与信息服务的协同效应逐步显现。虽然短期利润仍受研发投入拖累,但现金流改善说明转型方向清晰、节奏可控。

AI 与数字化企业的共同特征是「现金流先行」。从上半年到三季度,市场关注点从模型能力转向商业转化。科大讯飞在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回款兑现、世纪天鸿在出版数字化的稳健转型,都显示教育科技正步入以盈利能力为核心的阶段。

行业格局: 2025 年的教育财报新逻辑

对比二季度与三季度的财报表现可以发现,教育板块的整体增长正在从「政策修复期」进入「结构分化期」。线下教育通过提效实现稳定复苏,企业培训凭借内容资产化与数字化工具保持高增速,而 AI 与出版数字化企业开始在现金流端兑现价值。与以往不同,今年三季度的增长更加可持续:盈利质量、现金回收与业务延展性的改善,成为投资者衡量教育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教育行业的逻辑正在改变。增长不再依靠招生扩张或概念炒作,而是回到经营基本面:谁的产品体系能形成稳定复购,谁的现金流能支撑持续创新,谁就能在下一轮周期中获得真正的确定性。2025 年的三季度财报,或许还只是教育行业重构的开始,但它已清晰揭示出新的坐标:质量高于规模,兑现胜于叙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多鲸”(ID:DJEDUINNO),作者:邓黎斯贤,36氪经授权发布。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他们,在广告界造爆款。

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