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降价增配」,国产手机的AI反击够用吗?

豹变·2025年10月27日 18:27
“果味”十足的最强国产旗舰,能否挑战iPhone?

今年的手机市场,出现了一个反常现象:新发布的iPhone不再像往年那样快速跳水,反而价格坚挺,一机难求。与此同时,苹果公司市值重新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股价创出新高。

这种市场表现的背后,是苹果产品策略的重大调整。iPhone 17系列通过“降价增配”的组合拳,重新定义了旗舰机的性价比标准,也夺回了高端市场的话语权。

面对苹果的强势表现,国产手机厂商并未束手就擒。从小米、vivo、OPPO等头部品牌发布的旗舰机看,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加量不加价”,在影像、AI上堆猛料,在系统上继续对标苹果。

当苹果重新掌握定价主动权时,国产旗舰“加量不加价”的策略还管用吗?在技术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什么才是决定用户选择的关键?

苹果重新定义“降价”逻辑

‍‍

最适合当手机“钉子户”的iPhone出现了。

iPhone 17标准版标配120赫兹自适应高刷,存储容量256G起、镜头和电池得到升级,一口气把iPhone标准版过去的短板都补齐了。更重要的是,iPhone 17起售价比iPhone 16同配置版本降了1000元,如果能抢到国补,起售价只用5499元。

这种“加量降价”的策略精准击中了消费者心理。相比一些起售价同样在5000-6000元区间的国产旗舰,iPhone 17标准版在品牌价值和系统体验上仍有明显优势。

超高的产品力带动了整个iPhone 17系列的热销。根据数码闲聊站的统计,截至10月19日,iPhone 17标准版、Pro、Max三个版本的销量分别达到了110万、167.6万和252万。起售价9999元的Max销量反而最高,占比近50%。

iPhone 17的价格坚挺策略与往年形成鲜明对比。去年iPhone 16上市后,到双11时价格已经大幅跳水,256GB版本在电商渠道实际售价约为5500元。但今年的情况截然不同:各地国补额度纷纷告急,消费者只能以5999元的价格预约iPhone 17,实际支付价格反而比上一代更高,而且还要等将近20天才能到货。

这种供需关系的逆转,让苹果重新掌握了定价主动权。

在网络平台上,不少粉丝向李佳琦许愿,希望能把iPhone 17价格打下来。但李佳琦在直播时无奈表示,今年可能不卖iPhone 17,因为卖太好了,拿不到货,他自己预订的Pro Max都还没发货。

更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在渠道策略上的布局。苹果官网虽然按原价售卖,但提供24期免息和14天退货服务,卖得最好的Pro Max发货时间已排到11月中旬。相比之下,第三方电商渠道iPhone 17Pro、Pro Max虽然提供300元优惠,但只有12期免息,且退货条件更为严格。

在苹果重新锚定价格基线后,国产厂商也迅速调整策略。vivo、OPPO等国产旗舰Pro机型16G+512G版本的价格都卡在5999元,与iPhone 17标准版形成直接竞争。相比之下,小米17的售价更具灵活性,Pro机型属于小屏旗舰,配置对标友商Max版本,16G+512G售价5599元,尺寸更大的小米17 Max同容量售价则达到6299元。

从市场表现看,小米吃到了“抢跑”的红利。按照往年惯例,小米新机发布定档10月,而今年提前到9月底,打了友商一个措手不及。相当于从9月底到10月中旬这段时间,只有小米17这一款国产新旗舰可以选择。小米手机总裁卢伟冰透露,开售5天,小米17系列销量突破100万台,其中Pro Max版销量最高。

相比之下,vivo和OPPO同期在同价位区间还主要依赖旧款,这种代差让小米得以在短期内分走更多蛋糕,加速了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向上突破。

国产旗舰如何突围?

iPhone 17的强势表现和小米的抢跑策略,让vivo、OPPO等厂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不利局面,国产厂商正在通过产品力升级和营销策略创新寻求突围。

10月13日,vivo发布年度旗舰X300系列,但真正的较量从半个月前就已开始了。为了尽可能减少潜在用户流失,vivo在小米17发布后迅速将样机铺设到全国门店,让消费者能够提前体验产品外观和UI界面。尽管系统功能被锁定,无法完整体验,但这种“先声夺人”的策略至少让品牌保持了存在感。

同时,vivo通过丰富的预售权益来增强用户粘性:赠送蓝牙耳机、磁吸保护壳、背包等实用配件,并支持9.9元购买一年延保和三年电池保险。作为“兄弟机型”,OPPO也采取了几乎相似的市场策略。

然而,“只能摸、不能用”的状态从9月底持续到产品正式上市,这种尴尬局面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用户流失。

9月26日,浙江温州的陈先生在瓯海银泰vivo门店预订X300 Pro后,因为等待时间过长,最终转而购买了iPhone 17 Pro Max。“找销售退定金,还被要求出示购买iPhone的记录,感觉他们也挺难的。”陈先生说。

真正让粉丝们心甘情愿等待的,是vivo和OPPO的影像系统。2亿像素的潜望式长焦去年还用在国产旗舰ultra版本上,而在今年的vivo X300和OPPO Find 9的Pro版本上,这已经成了标配。

在电池容量方面,国产旗舰更是形成了对iPhone的“规格碾压”。iPhone17 Pro Max是全系中电池容量最大的,超过4800毫安,而今年国产旗舰电池容量普遍飙到了7000毫安以上。

然而,参数优势并不等同于使用体验优势。由于安卓系统优化等因素,安卓手机电池的实际耐用性仍然存在问题。浙江一位大三学生在入学时买了一部安卓旗舰机,刚过两年,电池健康度只剩72%,难以满足一天一充的需求。

为了打消用户对电池的顾虑,vivo X300系列预售权益中,花9.9元就可获得三年电池保,当电池健康度低于80%时,可免费换一块新电池。OPPO也在发布会上,强调Find 9系列电池可达60个月健康耐用。

AI是新机会吗?

今年的iPhone17发布会上,苹果演示了多项AI功能,但由于苹果AI还未在国内落地,国行版iPhone17系列并非满血版。而国产旗舰已经在AI抢跑。

“芯片、跑分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但AI和影像没有客观量化的指标,厂商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一位手机测评博主说。

从今年旗舰机的策略看,厂商试图通过AI让手机变得更有趣、更高效。例如,当快递、外卖到达驿站时,iPhone并不支持自动提取取件码并置顶显示,而OPPO在color OS发布会上重点演示了该功能,为了跟友商拉开差距,还特地在取件码左侧配对了外卖商家的LOGO。

同时,类似AI记账、自动提取视频内容并转换成文字、AI自动消除照片跟视频中的杂物、智能识图等功能,也是今年国产旗舰的展示重点。OPPO甚至还专门开发了在社交平台“互喷”的功能,AI可以在用户跟人吵架时,一秒钟连“喷”数下。年轻用户对这种贴近网络文化又充满趣味性的功能或许会感到新奇。

AI不仅用在软件优化上,也体现在硬件互联上。小米、vivo、OPPO都强调了自家设备跟苹果生态的互联互通。

在小米17发布会上,雷军演示了小米手机跟iPhone之间的通知流转、镜像回复信息等功能。OPPO则在发布会上展示了Find X9手机可往苹果iWatch上推送高铁车次信息,包括车厢、座位号等详情,这一功能连iPhone都不具备。

AI能否真正建立国产旗舰的护城河?一位内容创作者曾是忠实“果粉”,每年换iPhone新款,如今变成苹果+安卓双持党,他向《豹变》展示了一部安卓旗舰机,在开会时,手机录音后自动整理发言要点,让他直呼“苹果落伍了”。AI让手机从标准化产品,变成了个性化的产品。

就像某国产手机产品经理说的那样,“苹果不做的,我们来做”。这种策略的巧妙之处在于,不与苹果生态正面竞争,但通过兼容和补充的方式,为双持用户提供更流畅的使用体验,从而在竞争中寻找到独特的价值定位。

当下的智能手机市场,用户的选择标准正在发生变化:从单纯的性价比考量,转向对具体使用场景和个人需求的精准匹配。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的分化可能比统一更有价值——不同需求的用户,终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豹变”(ID:baobiannews),作者:陈法善,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核心成员”是指熟悉开发流程、能够身兼数职、从技术角度和创作角度主导项目的资深研发者。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