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吃预制菜的人,让宠物吃上了鲜食

Flywheel飞未·2025年10月24日 18:18
穷养自己富养宠,宠物鲜食新风口

当人们还在为预制菜争执不休,当打工人还在用外卖大战优惠券点着不到20块的午饭,一个有趣的错位图景正在出现:习惯了吃拼好饭的年轻人们,开始为自家毛孩子精心准备起新鲜现做的大餐。

猪肉、牛肉、鸡胸肉提供优质蛋白,红薯、胡萝卜、南瓜补充维生素,三文鱼、青花鱼、贻贝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再加上酸奶、蓝莓作为加餐,以及不可或缺的各类营养补剂。视频里的宠物餐五彩缤纷,宠物也很给面子地大口干饭,给人满满的成就感。

图源:小红书

这类自制宠物鲜食内容在小红书上已有超50万篇笔记,累计浏览量突破10亿;在抖音直播间,相关销售场次能吸引数千人观看,多个商品成交数达10万+,俨然成为宠物喂养的新潮流。

01 宠物鲜食风口已至

宠物鲜食的兴起,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年轻人“拟人化养宠”的情感需求。他们追求人类食用级食材与科学营养配比,密切关注宠物的饮食健康与安全。

这种需求甚至催生了全新的消费场景,如提供现制鲜食的“宠物版盒马”派特鲜生、推出宠物蛋糕的好利来,形成“人吃预制菜,宠享鲜食宴”的独特对比。

上海派特鲜生店内可自主选购宠物鲜食

据《2025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调查,41.2%的90后宠主将鲜食纳入日常喂养方案,这一比例较2023年提升了27个百分点,增速显著。

在社交平台上,与宠物鲜食相关的话题内容发布量与阅读量持续走高,电商平台的相关产品销量亦呈增长态势。据《2025淘宝天猫狗品类趋势洞察》报告,2024年淘天狗粮生骨肉销量同比增长76%。今年双十一天猫预售战报中,主打鲜食概念的鲜朗和弗列加特均位列宠物品牌成交榜前列,显示出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高度关注。

宠物主人对鲜粮的购买偏好有所上升/图源:《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

相较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市场,海外宠物鲜食的发展则更加成熟。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宠物鲜粮市场规模将突破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1.3%,其中美国的鲜食喂养渗透率已达到36%。

全球宠物鲜食市场竞争格局集中,前五大厂商(如Freshpet、JustFoodForDogs、NomNomNow、The Farmer's Dog和Ollie)占据了全球大约80%的市场份额。以美国宠物鲜食第一股Freshpet为例,2024年其实现营收9.8亿美元,净利润超4690万美元。

而近年来,皇家、希尔思、蓝挚、伯纳天纯等国内外宠食巨头也纷纷入局,通过收购品牌与供应链布局鲜食市场。

国内外宠食品牌布局鲜食市场

02 鲜食,是炒出来的概念吗?

目前,宠物鲜食作为一个快速兴起的品类,在行业内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定义,这导致市场对“鲜食”的理解存在多种维度。

在美国等宠物鲜食发展较早的市场,宠物鲜食通常指避免采用121℃以上高温高压灭菌工艺,转而依靠低温蒸煮或巴氏杀菌等温和工艺进行熟化的食品,其特点是保质期较短,高度依赖冷链系统储运。

成熟宠物鲜食品牌的标化产品

不过在实际喂养中,有许多消费者乃至部分商家会将生骨肉也纳入鲜食品类中,即以生肉、骨头、内脏、天然植物等食材为原料,不经过任何熟化或灭菌操作,也不添加防腐剂,以保持最大程度的营养,模拟猫狗原始的生食习惯。

图源:消费者在线

而由于国内宠物鲜食领域尚未建立统一的生产标准与明确定义,这导致市场上不同工艺的鲜食产品普遍存在一个共性隐患:生产过程难以确保稳定的无菌环境。若宠物不慎食入含有致病菌或寄生虫的鲜食,容易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影响健康。

相比之下,美国宠物鲜食市场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监管框架。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要求宠物鲜食生产必须确保产品安全、营养均衡和标签真实,美国饲料管理协会 (AAFCO)对鲜食的标签规范也有详细要求。

海外权威机构关于宠物食品制定的营养指南和标准/图源:Chipper Fresh

尽管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宠物鲜食的热度依然持续攀升。这种对“新鲜即营养”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源于近年来科学化、精细化喂养意识的普及:相较于经过深度加工的传统宠粮,鲜食能更大程度保留天然维生素、热敏性营养素和活性酶类,从而在营养层面为宠物提供更直接和完整的支持。

一个关于猫咪新鲜度偏好的实验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在连续96小时、重复四轮的测试中,20只不同品种的猫咪面对两块仅相差7小时、外观与理化指标几乎无差的鸡胸肉时,有75%的个体选择了更新鲜的那一块。这表明,对新鲜的敏感很可能是猫犬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成为越来越多主人转向鲜食喂养的重要动因。

除此之外,宠物主们也普遍认可鲜食在美毛、补水、泌尿健康、体重控制及消化促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认为其高水分、优质蛋白与必需脂肪酸的配比,更贴近宠物的天然生理需求。

许多宠物主人观察到鲜食喂养会给宠物带来积极变化/图源:小红书

宠物主对爱宠健康的高度关注推动了宠物鲜食的兴起,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寻求更高品牌溢价与可持续盈利增长的商家入局

这一品类相较于传统宠粮展现出了显著的利润潜力,核心优势在于其产品溢价能力:由于采用了新鲜肉类、蔬菜等高品质原料,并迎合了消费者对“透明溯源”和“科学配比”的升级需求,鲜食产品能够实现比干粮高30%—40%的单价加成。

以常见的鸡胸肉和牛肉为例,其市场零售价分别约为每斤8元和35元,而一只小型犬或猫每日的鲜食消耗量通常不超过300克,这意味着单日原料成本极低,然而在电商平台上,成品宠物鲜食的售价普遍达到了每100克15元的高价。相比之下,高端干粮的售价也不过五六十元一斤。

电商平台上的宠物鲜食/图源:电商在线

尽管这种显著的价差主要来自其对冷链仓储与物流体系的刚性依赖(该环节成本可占据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加之短保质期所引发的高损耗率,共同构筑了行业的进入壁垒;然而,一旦建立起稳定的运营体系,鲜食的毛利率表现依然强劲,普遍可达60%至70%,这与高端干粮的利润水平基本持平,甚至更具优势。

更重要的是,鲜食赛道为品牌提供了广阔的差异化发展空间,商家可以通过推出针对特定功能(如护关节、美毛)的配方、采用订阅制服务以及开展线下定制化餐饮等增值服务,有效提升客户的终身价值,从而开拓出更可观的盈利前景。

美国鲜食品牌The Farmer's Dog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食谱与配送服务,形成稳定的客户关系

总而言之,宠物鲜食并非一个空泛的炒作概念,而是顺应科学喂养趋势而兴起的现实需求。尽管当前行业对“鲜食”的定义尚不统一,生产工艺与监管体系仍有待完善,其背后蕴含的消费升级逻辑却十分清晰。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标准与供应链的逐步成熟,国内宠物鲜食市场不仅潜力巨大,其全球化布局也将成为品牌发展的下一个重要方向。

03 直面出海壁垒:宠物鲜食的柔性破局策略

在宠物鲜食直接出海面临供应链、认证和渠道等高壁垒的背景下,中国品牌不应强攻,而应智取。

采用借壳出海的迂回策略,将“鲜”的核心价值赋能于更易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形态和商业路径,是当前阶段更务实的选择。

理念与营销借壳:以“锁鲜”概念重塑干粮价值

这是最直接且成本可控的策略,核心在于通过原料和工艺革新,将“新鲜”的理念平移至干粮、零食等传统品类,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更优选择”的认知。

一方面,可以强调原料新鲜可溯源,在营销中突出主粮采用人类食用级别的新鲜肉类入料,并构建短链供应链来强调原料的可追溯性,从源头建立“新鲜”认知。例如,有品牌通过将自有工厂直接建在优质肉源的核心产区,通过构建“半小时供应链”,极大地缩短了原料的流转路径,从源头保障产品新鲜与安全,最终仅用8个月就成为英国亚马逊平台宠物食品细分类目头部卖家,年销售额近百万英镑。

另一方面,工艺的创新是锁住原料新鲜营养的关键环节。品牌可以重点研发并推广如低温烘焙、冻干等能够最大限度保留食材天然营养和原始风味的温和工艺。以近年来快速兴起的烘焙粮为例,其核心优势在于采用低温烘焙工艺,能有效避免高温对热敏性营养的破坏,使“新鲜即营养”的理念得以落地。

常见的四种猫粮区别/图源:小红书

资本与渠道借壳:收购或合作打入本地市场

在宠物食品品牌出海的过程中,通过资本与供应链进行合作,已成为一条高效打入本地市场的捷径。这种方式的核心在于,通过资本运作收购海外品牌或战略合作共建供应链,从而直接获得本地化的品牌认知、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宝贵的消费者洞察,并有效规避贸易壁垒。

近年来,已有不少国内头部宠食企业选择收购海外品牌打入本地市场,比如中宠股份曾分别在2016年和2018年收购加拿大宠食品牌GREAT JACK'S和新西兰宠食品牌ZEAL;乖宝宠物收购了雀巢普瑞纳旗下的美国宠食品牌Waggin'Train;佩蒂股份也收购了新西兰BOP集团及其子公司Alpine,并将高端宠食品牌ITI纳入麾下。

以中宠股份为例,其在收购GREAT JACK'S和ZEAL后,这两个品牌成功进入了加拿大156家宠物连锁门店PetSmart。作为北美领先的宠物零售商,PetSmart的渠道网络覆盖专业宠物店、连锁系统、大型商超及主流电商平台。于是,中宠股份迅速打通了包括Petvalu、Costco和亚马逊在内的多重销售渠道,在加拿大市场构建起立体化的分销体系,展现出资本并购在品牌出海过程中的渠道整合价值。

中宠的全球化布局,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已超六成/图源:中宠股份

此外,中国宠物企业的海外工厂已遍布全球多个地区,从欧美到东南亚,形成了广泛的产能布局。领先企业如中宠、乖宝、佩蒂等纷纷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这种深入的全球化运营实践,正推动整个行业从最初的“代工出海”向更高阶段的“品牌出海”稳步迈进。

而对于宠物鲜食这一细分品类而言,其高度依赖冷链运输的特性使得供应链布局的重要性更为凸显。由于冷链物流成本高昂且直接制约产品的新鲜度与价格竞争力,鲜食品牌在出海时更需采取“近市场生产”策略,将工厂布局在目标消费市场周边,以最大程度缩短冷链半径、降低物流成本并保障产品品质。

因此,在海外直接设厂或与本地具备冷链能力的企业合作,几乎成为鲜食品牌成功落地的必要条件。例如上文提到的美国宠物鲜食标杆企业FreshPet,其市场领导地位的确立,不仅得益于产品理念,更关键在于构建了覆盖全美数万家零售门店的专属冰箱销售网络。这种深度的本地化冷链布局,使其产品能够广泛渗透至沃尔玛、Costco、Chewy等主流商超,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购买渠道。

2020-2024Q2布放Freshpet冰箱的零售店数/图源:宠物投研院

在线上渠道拓展方面,FreshPet同样展现出精准的运营策略。入驻亚马逊平台后,品牌通过系统性地优化产品信息架构、提升用户评价管理与积累真实消费口碑,迅速在平台宠物鲜粮品类中建立起领先优势,成为该细分领域评分最高的标杆产品。

这也进一步说明,宠物食品出海的成功,尤其是对鲜食品类而言,不仅依赖于品牌与供应链的本地化布局,还包括在具体销售场景中实现精细化运营的能力。

04 结语

宠物鲜食的兴起,远非短暂的消费热潮,而是全球范围内拟人化养宠趋势深化和科学喂养理念普及的必然结果。它折射出当代消费者,尤其是年轻宠主对宠物健康与情感价值的双重重视,驱动宠物鲜食品类不断成长为宠物经济中最具增长潜力的赛道之一。

未来,随着国内标准完善与全球鲜食需求扩张,中国品牌有望从当前的“供应链出海”逐步迈向“品牌出海”,通过技术迭代与本地化运营,将鲜食从产品概念转化为全球宠物健康版图中的核心价值主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Flywheel飞未跨境”,作者:Flywheel,36氪经授权发布。

+1
1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失业”明星成景区宝藏NPC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