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蚂蚁投了一位字节前员工

投资界·2025年10月23日 12:12
AI公司LiblibAI获1.3亿美元B轮融资,红杉中国等领投。

投资界获悉,AI应用公司LiblibAI宣布完成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9亿元)B轮融资,由红杉中国、CMC资本及一战略投资方联合领投,老股东顺为资本、源码资本、明势创投、渶策资本均超额增持。另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本轮战略投资方即为蚂蚁集团,同时包括联想创投在内等机构也参与了此次投资。

LiblibAI的身后是一支90后团队,他们大多来自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微软等等,其中公司创始人,为字节跳动前员工

这是一抹缩影。梳理国内AI创业潮,不难发现大厂牛人几乎成了最抢手的创业群体。

离开字节,一位90后投身创业

提起LiblibAI,投资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90后。

陈冕,出生于1992年,本科则毕业于东南大学。在过往的职业生涯中,他曾先后在摩拜单车、滴滴、每日优鲜工作过。后来他加入字节跳动,成为剪映全球商业化负责人,28岁就达到了4-1的职级,是当时字节跳动史上最年轻的产品4-1。

2023年,大模型浪潮席卷,陈冕决定离开字节,投身创业。

谈及字节跳动的履历,他认为过往的经验更多在于,能不能从中学习到思维方式、竞争方式、战略判断,而不是刻舟求剑式地把过往的经验套上去,这在AI时代一点用都没有。

2023年5月,LibLibAI正式成立。在LiblibAI团队看来,一个新技术革命诞生初期,在工具端的变革是最快的。一方面,新技术在复杂场景下可以显著提升效率,因此在内容创作的生产端、尤其是专业生产端的变革往往最先发生,比如PC时代最早诞生的知名软件是Office和Adobe。

另一方面,To C产品对于AI的幻觉和技术瑕疵的容忍度很低,新技术足够成熟,普通的C端用户才愿意用,因此大众的To C娱乐产品的普及周期,往往更长。

基于以上判断,LiblibAI在创立之初就定下了以专业市场、生产端先切入的核心战略,为设计师及广大内容创作者提供创作素材与工具。

如今,LiblibAI已成长为一个多模态模型与创作社区。平台整合了图像、视频、3D、LoRA 训练等多模态能力,覆盖从灵感生成、视觉设计到动态视频制作的完整 AI 工作流,孵化了超过2000万AI创作者,包括插画、摄影、电商、海报、IP 等专业视觉场景。

期间,投资人找了上门。去年7月,LibLibAI宣布一年内已经完成三轮融资,总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天使轮投资方为源码资本、高榕创投和金沙江创投;第二轮由战略投资方领投;第三轮由明势创投领投;老股东持续多轮加持。

今年2月,LibLibAI再次获得数亿元资金,由渶策资本、顺为资本领投,明势创投等老股东超额跟投,巨人网络担任本轮产业投资方。

至此,又一位90后面孔在创投圈崛起。

争抢字节系创业者

放眼望去,陈冕的字节前同事们正在排队宣布融资。

几乎同一时间,具身智能公司星际光年宣布完成 Pre-A轮融资,由赛纳资本、普华资本领投,柯熙创投跟投。此前在5月份,其宣布连续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和天使+轮融资,其中天使轮由峰瑞资本领投,嘉程资本跟投;天使+轮由云时资本领投,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跟投。创始人位德浩来自于清华大学,曾任字节跳动AI Lab机器人学习算法工程师。

同样在前不久,AI视频企业爱诗科技宣布完成1亿元B+轮融资,由复星锐正、同创伟业、顺禧基金等共同投资。在此一个月前,爱诗科技才刚获得B轮融资,总金额超过6000万美元。由阿里巴巴领投,达晨财智、深创投、北京市AI基金、湖南电广传媒、巨人网络和Antler跟投。

创始人王长虎是一位字节老兵,他早在2017年初就加入字节跳动,担任人工智能实验室技术总监一职,后又成为字节跳动视觉技术负责人,主导字节视觉大模型从0到1的建设。

达晨财智投资团队也是看中了这一点:“创始人王长虎和其团队在为抖音构建视频AI能力的过程中积累了数据处理、内容生产、视频内容精确理解等视相关领域中的经验。这为爱诗科技构建了数据、算法以及工程上的竞争优势。”

无独有偶,PureblueAI清蓝也正式完成首轮融资,蓝色光标与英诺天使基金联合领投,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跟投。创始人兼CEO鲁扬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他曾是前字节跳动火山引擎市场总经理和豆包大模型市场负责人,经历了AI大模型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推广的全过程。

稍早前的7月,加速进化宣布获得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首程控股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领投,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以及博华资本跟投。公司A轮融资也是在一个月前完成——由深创投集团领投,金鼎资本跟投,老股东源码资本、英诺天使基金、民银国际、彼岸时代持续加注。

这家成立于2023年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创始人程昊系清华大学本硕,在亚马逊工作一年后开始创业,后来创业项目在2017年被字节跳动收购,他也加入了后者担任飞书产品副总裁。

梳理发现,这些字节跳动出身的创业者,大多数此前在字节商业化或者技术部门担任重要角色,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经验,几乎是理想的VC投资对象。而在告别字节后,他们又不约而同出现在AI江湖。

百花齐放,中国AI门派崛起

这一幕并非偶然。

可以发现,近两年来自华为、阿里、腾讯、字节、百度、京东、美团等多家互联网大厂的高管出走,迅速集结起了一支AI创业的主力军,其中很多人顺利拿到融资。

对于投资人来说,选择有大厂光环的操盘手,意味着他们不必去冒更大的风险来押注一个经验不足的新人,“这是从前美元基金最为偏爱的创业者画像,如今依然是站得住脚的逻辑。”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曾总结。

比如今年连续完成融资的它石智航,核心成员的履历星光熠熠——董事长李震宇曾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总裁;CEO陈亦伦博士曾是华为自动驾驶CTO、大疆机器视觉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丁文超博士,则是原华为“天才少年”;首席架构师陈同庆也来自华为,曾任ADS智能导航部部长。

我们明显看到,这一波AI创业者几乎都是名校出身。例如清华系,除了外界熟知的王慧文、王小川,还有小马智行彭军、Momenta曹旭东、银河通用王鹤、无问芯穹汪玉、面壁智能曾国洋……这份名单还有很长很长。

正所谓“北清华,南交大”,上海交大系一直是AI江湖中响当当的力量。此外,坐落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走出一支叱咤风云的AI军团。今年以来,以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为代表的浙大系异军突起,身后浙大系创业队伍同样壮观。

此前,斯坦福大学发布《全球人工智能实力排行榜》,通过42项指标,对36个国家的人工智能活跃度进行综合评估和排名,中国位居第二。投资人聊起这一幕,得出的结论是高端科技行业正在进入“中国时间”。而背后的原因离不开,中国拥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两大优越条件:完整全面的工业门类、工业基础设施和庞大的工程师红利。

这与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不谋而合。在他看来,国家最强大的根源还是在于创新驱动,中国正在往这儿爬坡,“虽然没有了人口红利,但至少还有20-30年的工程师红利,中国现在发展最好的企业像华为、比亚迪、宁德、大疆等都享受到了中国的巨大工程师红利,这是我们的机会。”

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陈维广同样认为,在人口红利消退的时候,中国有了更多的高精尖人才,先进制造和其他前沿技术行业前所未有地享受着“工程师红利”。“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聪明、勤奋的中国创业者加入到科技创业的行列。”

历史车轮滚滚前行,中国科技创业者正在技术洪流中登上世界级舞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ID:pedaily2012),作者:刘博,36氪经授权发布。

+1
4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投资界:清科控股旗下创业与投资资讯平台

下一篇

先去想“做出让人喜欢的东西”,再考虑“AI扮演什么角色”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