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富被判无罪,却输给一个金融男,韩国富豪圈早变了天
10月21日,韩国前首富、Kakao创始人金范洙被判无罪。折腾一年多,现在被判无罪,但韩国富豪圈早已物是人非。现在的韩国首富不是他,也不是三星家族的人,而是一个金融男。
10月21日,韩国前首富、Kakao(韩国微信)创始人金范洙被判无罪。
2024年,韩国检察系统指控他操纵股票,要求法院判处15年监禁并处以5亿韩元(约合35万美元)罚款。2024年8月,金范洙就被逮捕了,关押了三个月后,才被保释出来,但活动仍受“监视”。这次被判无罪,金范洙才算是真正地自由了。
受这一消息影响,Kakao股价应声大涨4%。
这点股价变动应该入不了金范洙的法眼,他曾在2021年和2022年两次成为韩国首富。正当他想第三次冲击韩国首富宝座时,却陷入股价操纵案,差点身陷囹圄。
折腾一年多,现在被判无罪,但韩国富豪圈早已物是人非。现在的韩国首富不是他,也不是三星家族的人,而是一个金融男。
韩流鼻祖“叔侄内斗”,首富却被关进监狱
先说金范洙这么一大富豪,为什么被牵扯进股票操纵案。
韩国有家娱乐公司叫“SM”,由歌手出身的李秀满于1989年创办,“SM”是英文“Star Museum”的缩写,意为“明星博物馆、名人殿堂”。
这家公司可以说培养了韩国娱乐圈的半壁江山,旗下代表艺人有宝儿、东方神起、Super Junior、少女时代、SHINee、f(x)、EXO、Red Velvet、NCT、aespa、RIIZE......甚至为中国娱乐圈也“贡献”了不少人才:宋茜、韩庚、鹿晗、张艺兴......公司2000年上市,2000年到2017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20.2%,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20.0%。18年间业绩增长了将近20倍,挣老鼻子钱了。
后来SM的业绩有点下滑,股价长期低迷,而这时另一家娱乐公司“HYBE”快速崛起,凭借旗下“防弹少年团”挣的钱,营收和净利润都超越SM,还动了收购SM的心思。
外面有人蠢蠢欲动,SM内部又乱了。创始人李秀满前几年感觉年纪大了,“传位”给老婆的娘家侄子李成洙,在国外安享晚年。
突然,2023年2月3日,李成洙发布了一个声明,把他姑父李秀满给踢出董事会。
▲
论理,李秀满是韩流鼻祖,在娱乐圈享有威望;论情,李成洙是李秀满给送上位的,反而在背后捅刀。李秀满非常生气,不接受被踢出局的决定。
李成洙也觉得自己站不住理,2月7日,他干脆跟Kakao签订了收购新股123万股及114万股可转债公司债的合同,Kakao成为SM第二大股东。这样在股权上就能压制李秀满。
李秀满反手使出一招“同归于尽”。2月10日他宣布跟HYBE协商,出售他持有SM14.8%的股份,HYBE就能成为SM最大股东。
后来,叔侄俩就打起口水战,但资本市场的主角则变成Kakao跟HYBE争夺SM的控制权。
基金和散户也不傻,两大公司争夺一家公司,说明这家公司有利可图,大家一起买,把SM股票就给炒上去了。
股票涨得太高,HYBE再花钱收购就不划算了,于是终止收购,后来干脆把手里的SM3%的股权也都给卖了,算下来一共亏了22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
HYBE很生气,就把Kakao给告了。指控Kakao为了不让HYBE成为大股东,在2023年2月16日、17日、27日、28日四天时间里,与私募基金公司“Oneasia Partners”合伙投入约24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6亿元),分553次高价购买SM娱乐股票。
尤其是28日,把SM的收盘价抬高到12.76万韩元/股,超过了HYBE的收购报价,致使收购失败。反倒是Kakao通过二级市场拿到了足够多的筹码,成为SM的第一大股东。
HYBE接着把Kakao的老板金范洙给告上法庭。检察官经过侦查,指控金范洙犯有市场违规行为,并于2024年8月8日提起公诉,法院签发了逮捕令。三个月后,金范洙被保释出来,但行动受到监控,直到现在被判无罪。
回望金范洙的创业路,这次算是他栽跟头最大的一次。但为了维持住富豪榜的位置,他又不得不做。
贫民少年“抄中国作业”成韩国首富,千亿商业帝国败走娱乐圈
金范洙1966年出生,父亲是笔厂工人,母亲是酒店打扫卫生的帮工,家中一共六个孩子,金范洙排行老三。房子太小,一家八口只能挤在一间卧室里面睡觉。
他打小聪明,1986以优异成绩考入韩国清华——首尔大学,学习工业工程专业,研究生专业换成电子信息工程。毕业后又进入三星工作,可以说完成了大多数韩国人的梦想。
1997年,赚了第一桶金后,金范洙离开了三星,创办一家游戏公司。4年后,他的公司与前三星同事李海珍创办的搜索网站Naver合并,成立了新公司NHN,由于内容跟Google类似,被称为“韩国版谷歌”。
2007年金范洙卖掉股份离开NHN。经过3年的试错,全世界都进入移动通讯时代,金范洙敏锐捕捉到商机。2010年他再次回到韩国,创立即时通讯软件Kakao Talk,这时候还没微信。
上市6个月,Kakao突破100万用户,很快用户突破500万人。2012年4月,金范洙带着首席财务官来到深圳,腾讯很快决定向Kakao战略投资6500万美元(约4.3亿人民币),获13.84%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金范洙又在Kakao Talk上增加了电商、游戏、电子支付、媒体、音乐、打出租车等互联网业务,满满的“QQ味儿”。
然后,金范洙又找到阿里,2017年2月蚂蚁金服投资2亿美元与金范洙成立Kakao Pay。随后便开始在软件原有的基础上添加商城、打车、餐饮预定、购书等相关功能。
可以说,金范洙在“抄中国作业”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也使得他在韩国移动互联网时代一骑绝尘,Kakao成了融合“QQ+淘宝”的超级APP。
但是,还是要说但是,韩国人口一共5000多万,人口的天花板限制了Kakao继续做大做强。APP2013年就有3400万用户,到了2024年仅增加到3560万。
虽然金范洙也在跟资本讲故事,说韩国市场饱和之后,就去攻占东南亚。可是,东南亚市场都在用美国或者中国的社交软件,Kakao市场份额并不高。
为了让自己在资本市场看起来更值钱,KaKao旗下不是还有娱乐、支付、游戏、银行、打车等多项业务嘛,干脆分拆上市。说不定哪个业务爆发,钱就挣得多了。
于是,2021年之前,金范洙把银行、支付、游戏这三大最赚钱的业务都分拆上市。折算下来,当时Kakao集团的财富版图已经超过了1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337亿元。
2021年,金范洙登顶韩国富豪榜,成为新一任韩国首富。在韩国,就连财阀继承人都需要通过前面两三代努力才能站上首富的位置,金范洙仅用了不到20年就轻松实现了,一时间引起全韩国的感叹。
首富的位子没捂热,集团便开始不好了。旗下四家上市公司在2021年之后,全部开始“跌跌不休”,这两年实在跌不动了,股价“集体躺平”。
原因还是上面提到的问题,一是韩国人口有限,海外市场又拓展不起来;二是股市里有句话叫“利好出尽就是利空”,金范洙把所有业务都独立上市,手里没有筹码,给不了资本市场足够的想象力。
韩国除了财阀掌控经济命脉,还有什么比较出名?
娱乐圈呀。
于是,金范洙又想着把业务拓展到娱乐圈,还投资了SM娱乐(当时不是大股东)。所以,当2023年看到李秀满、李成洙叔侄大战的时候,金范洙觉得时候到了,要是拿下SM,娱乐圈的“占比”一下子就提高了,利好股市。
然后就是被HYBE告了,搞得金范洙被逮捕→被保释→被判无罪。
或许是觉得娱乐圈的浑水不好蹚,早在2024年7月,Kakao集团就开始决定出售Kakao Games、Kakao Entertainment等子公司,连带SM持有的股权也打算卖掉。
2025年7月,金范洙又想做AI,Kakao集团旗下核心业务公司Kakao Talk与OpenAI达成战略合作。但这种合作,无非是在聊天软件里加入一点AI元素,国内厂商都在玩,资本市场依旧给不出很高的估值。
当前,Kakao集团整体市值约200亿美元(约1400亿元),比当年巅峰时期下降了75%以上。相应地,金范洙的身家和富豪榜位次也在不断下降,2024年还排在第6位,到了2025年又跌到第7位。
金范洙忙活半天差点进了监狱,也没有重返首富宝座,富豪榜的位次反而下降。反倒是金范洙以前没有注意的人,利用“形势”,轻松登顶韩国富豪榜。
私募股权大佬 “趁乱掘金”成韩国首富,别忘了他还有个“豪门老婆”
今年5月,福布斯韩国富豪榜引起大众关注,韩国首富换人了。三星掌门人李在镕只排名第2,金范洙第7,首富换成金秉奏,他是一位私募股权大佬,当时的身价是95亿美元,而且在首富位置一直维持到现在。
▲
金范洙名次下降的原因上面分析过,李在镕的原因也差不多,受困于三星的业务没有大的发展,而且传统的财阀富豪,也多少出现身价下降的趋势。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金秉奏能逆周期,身价不降反升呢?
作为私募大佬,金秉奏的主业是“收购”。简单来说,就是“趁你病要你命”,看企业发展不好,压低价格收购过来运营,等到“环境”变好了,再高价出售。这门生意,大环境越不好,金秉奏的机会就越大。
金秉奏是金融二代,父亲是韩国顶尖保险公司的高管。1974年,11岁的他跟着家人移居美国,凭借良好的学习能力,很快适应了英文环境;1985年拿下学士学位;1990年,又从哈佛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他毕业就拿到华尔街的offer,在高盛获得一份月薪2.8万美元的工作,高兴坏了。1997年,他跳槽到所罗门美邦,第二年就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他跟随公司参与了韩国政府40亿美元外债的发行工作。
这段经历使得金秉奏1999年又被凯雷投资集团录取,被任命为亚洲区总裁,负责亚太区(日本以外)业务。
凯雷投资集团,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超3000亿美元。它有两个外号,分别叫“PE投资之王”和“总统俱乐部”,跟投资和政界都有很深的渊源。
在凯雷投资工作6年,金秉奏又学到很多处理经济危机、收购资产方面的知识。2005年,他创立亚洲第一家以收购为主的投资公司安博凯直接投资基金(MBK Partners)。
安博凯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过300亿美元,是韩国最大的私募资金。这几年,干成了多起“成功案例”:
2013年,金秉奏收购了濒临破产的ING保险韩国公司,经过他一番倒腾,竟然让这家公司在韩国上市;2019年,歌帝梵(巧克力品牌)在日本业务下滑,金秉奏收购后,短短四五年时间,业绩出现了翻倍;2021年,神州租车退市私有化,收购方也是安博凯的全资附属公司;2025年2月,安博凯又以48亿人民币收购日本基板制造商FICT......
收购这门生意,金秉奏越来越成熟,他的身价也越来越高,2021年还只有36亿美元,2023年直接飙升到78亿美元,从此长期占据韩国富豪前三位。
这么说来,金秉奏才是“天选之子”,出身不是传统财阀,依靠在金融机构的积累,成就了今天尊荣?
倒也不能这么肯定。
这里说个点,金秉奏妻子朴京雅,两人1991年在美国相识,恋爱半年就结婚,婚后育有两个儿子(她太神秘了,目前就找到一张模糊的结婚照)。
朴京雅曾结过一次婚,前夫叫全在庸,是韩国前总统全斗焕的次子。这次婚姻纯粹是“家族联姻”,不过由于性格不合,两人1987年结婚,三年后离婚。
之所以叫“家族联姻”,是因为朴京雅同样来自豪门,还是政商通吃的那种。她父亲是朴泰俊,2000年曾做过韩国的总理。
朴泰俊20世纪80年代一直担任议员,还在1968年他创办浦项制铁,一直担任董事长职务长达23年。在此期间,将这家钢铁公司从默默无闻带到世界500强的行列。
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岳父”在金秉奏成为首富过程中起到多大作用。但金秉奏刚开始不到3万美元月薪就沾沾自喜,婚后却能在各大顶尖金融机构反复跳槽,还承担国家级的发债工作。要说岳父没有“出力”,说不过去。
韩国那边报道说,朴京雅也是个厉害人物,精通韩美两种文化,经常往返于首尔和纽约市之间,是金秉奏最有力的臂膀。
透过韩国富豪榜的更迭,财富从来不是单纯的能力比拼,更映照着时代风口、资本逻辑的博弈。有时候“越忙”反而失去更多,新贵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隐秘的角落”。
当然,想成为顶富,除了找对风口并“站稳”,最好还得有一个“帮得上忙”的伴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金融八卦女频道”(ID:baguanvpindao),作者:乌彦祖假正经,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