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多家eVTOL主机厂供货,「电擎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半年累计融资超亿元|36氪首发

婧琼@36氪·2025年10月20日 10:37
预计将于年底进行航空涡轮混合电推进系统飞行试验。

 

文 | 刘婧琼 

编辑 | 阿至 

封面来源  |  企业提供 

36氪获悉,航空混合电推进系统研制商北京电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擎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信建投资本领投,老股东毅达资本持续追加,所筹资金将用于试验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持续建设与提效。

今年6月,36氪曾报道过电擎科技完成A1轮融资,由浔商创投、杉杉创投联合领投,北航投资跟投。半年内,电擎科技完成两轮融资,累计融资超亿元。

电擎科技成立于2016年2月,专注于航空航天大功率、高密度电能域系统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团队核心成员毕业于国防七子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曾就职于航天科工、航天科技、航发集团等体制内航天院所、国防重点实验室、头部商业航天公司,拥有超15年航空航天大功率高密度电能系统研究经验,并具备“空天电能+新能源混动”整体解决方案全链条研发经验。

电擎科技推行“1+N”的产品体系,“1”为定制化的大功率航空混合电推进系统,是国内首个混合动力系统级整体解决方案;“N”为高功率密度涡轮发电系统、电推进系统、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等标准化部件系统。“系统定制化,部件货架化”是电擎科技一直以来秉持的产品布局理念。货架化的部件产品有助于动力系统成本的大幅下降,而基于货架化部件的大系统定制匹配,又能最大限度适配不同的飞机或飞行工况。

过去4个月,电擎科技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

产品研发方面,电擎科技的200kW涡电系统已实现量产、进入批量交付阶段;300kW涡电系统已生产下线、开始陆续交付给客户;风冷版兆瓦级航空发电系统已完成技术验证,年底前将具备交付条件;油冷版兆瓦级航空发电系统已完成前期研制工作。

电擎自研的兆瓦级航空发电系统 

从研发难度来看,风冷版高于油冷版。从应用场景来看,风冷版更适用于超短距起降的固定翼飞机,油冷版更适用于垂直起降的倾转旋翼飞机。“我们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备风冷版和油冷版兆瓦级航空发电系统研发与生产能力的企业,同时推出2个版本可以满足大多数主机厂的需求。”电擎科技技术负责人补充道。

生产制造方面,在将过去部分委外生产的环节转为自持后,电擎科技的产品生产效率提升了一倍,产品的生产与交付周期也缩短了一半。此外,电擎科技的批产工厂正在加速建设中,今年年底前将投入使用,届时中小功率产品产能将从500套/年提升到10000套/年左右,大功率产品产能将从50套/年提升到500套/年。

应用场景方面,电擎科技的产品持续在航空航天、应急救援、特种装备等多个领域落地。以eVTOL为例,电擎科技已与尚飞航空、飞行派等多个eVTOL主机厂达成合作,为其提供整套的大功率航空混合电推进系统解决方案。在9月举行的阅兵仪式中,电擎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新型电能系统产品成功应用于部分受阅装备中,涵盖了地面装备、空中无人作战系统以及高超声速战略打击装备等。

海外市场也是电擎科技今年重点发展方向,据负责人介绍,公司将于11月份携大功率航空混合电推进系统产品赴迪拜参加航展,目前公司已与多个海外客户签订合作协议,即将进行产品交付,下半年整体订单量的提高也有望推动2026年收入实现翻倍增长。

今年以来,电擎科技已经完成了整套动力系统产品货架化和兆瓦级发电系统样机交付,公司技术负责人参与制订的航空混合电推进相关技术标准也已正式发布。到今年年底,电擎科技计划完成混动飞行器和飞行平台试飞验证,并提交混动产品的适航申请。

 

 

 

+1
1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一起品味新会的浓度。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