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造车新势力的“表演式复活”
最近,沉寂许久的两家造车新势力,再次引发业界的广泛关注。
一是,业界传出哪吒汽车即将“复活”的消息,山子高科正推进与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的重组事宜,或将于今年10月完成哪吒汽车的交接清退。消息出来后,山子高科股价连续涨停。
二是,威马汽车的微信公众号在停更两年后,突然发布了《致供应商白皮书》,称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接管威马四公司,按照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公司正推动威马EX5和E5车型的恢复量产工作。
对此,业界质疑声不少。
两年前,威马汽车申请破产重整,负债总额高达260亿元,严重资不抵债,留下10万车主售后无门的难题。如今,威马EX5和E5的整体产品力已严重落伍,五年后还要冲刺百万销量,“复活赛”的难度可想而知。
哪吒汽车则更魔幻。
目前,哪吒汽车只剩1500万元账面资金,债务总额达到265亿元,山子高科资产负债率高达85%,累计亏损130亿元。从经营基本面看,“难兄”已经自顾不暇,还要向“难弟”伸出援手,这一幕,吃瓜群众实在看不懂。
公开信息显示,山子高科已连续亏损七年之久,且今年一直在退市边缘徘徊。在“退市保卫战”的关键期,胜利的曙光还没出现,山子高科还在钢丝上行走,这个节骨眼上,真能救哪吒汽车于水火、并将其收入麾下吗?
地产龙头的“造车梦”
山子高科,全称山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银亿股份。银亿股份曾是宁波的房地产龙头企业,其创始人是红极一时的宁波首富熊续强。
1994年,正值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上升期,熊续强看好房地产赛道的发展潜力,创立了银亿集团。在此之前,熊续强是宁波罐头食品厂的总经理,在公司命垂一线时临危受命,扭亏为盈。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量“烂尾楼”,银亿集团在十年的时间内,以低价大肆收购烂尾楼,从写字楼、商业广场到住宅,收旧翻新,改造盘活,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
2011年,风头正劲的熊续强,将房地产业务借壳ST兰光(兰光科技)成功登陆资本市场。2018年,他以295亿身家位列《胡润百富榜》第95位,成为宁波首富,银亿集团也坐拥银亿股份、河池化工和康强电子3家A股上市公司,海内外员工超1.6万人。
银亿集团上市后,熊续强意识到房地产的巅峰时期已经过去,应该停止扩张,加快转型,投身资本市场。熊续强认为,汽车赛道前景广阔,可成为公司发展的“第二价值曲线”。
2016年,银亿集团董事会确定了入局高端制造业的战略部署,希望通过并购高端制造业企业、特别是潜力巨大的汽车制造业,寻找新的增长引擎——那几年,通过并购宁波昊圣和东方亿圣等企业,银亿集团逐渐进入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汽车业务版图不断扩大。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隔行如隔山,经过几年的经营,熊续强很快看到制造业最为残酷的那一面。银亿的汽车零部件业务未能带来新增量,集团整体业绩反而进一步恶化。守不住房地产的基本盘,再加上激进的跨界并购,汽车板块后劲不足,银亿集团的业绩每况愈下。
2022年,多年重整却难觅曙光的银亿集团,终于迎来新的掌门人,实际控制人由熊续强变更为80后浙商叶骥。
至此,核心资产银亿股份被叶骥接盘,熊续强经营多年的“银亿系”辉煌已去,战略层面也发生了诸多变化——2022年,银亿股份更名为“山子股份”,后更名为“山子高科”,从房地产企业转型成为集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
后面的故事,相信很多读者都很熟悉了。
叶骥曾试图以4亿元参与知豆汽车重整,以及官宣出资2.6亿元购买小灵狗出行的部分股权,但后来都无疾而终。2023年底,山子高科投资设立黑龙江云枫汽车,当时计划在哈尔并建立生产基地,项目实施周期长达10年,预期的年产能不低于12万辆。
2023年,山子高科下属子公司以公开摘牌方式受让了邢台龙冈90%股权,后者主要资产为河北红星汽车。至此,山子高科间接拿下了整车(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一场表演,还是真豪赌?
有传言称,山子高科对哪吒汽车的整合进展很快,10月期间,哪吒汽车原管理层将完成交接清退,山子高科团队将正式进场接管。
不过,山子高科相关负责人却表示,虽然公司已参与到合众新能源的破产重整事宜,但尚不确定能否成为最终投资人。
回复官方虽然较为模糊,但在今年9月,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曾向山子高科发放贷款高达一个亿,山子高科全资子公司南京邦奇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为共同还款人,并以其名下工业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提供抵押担保。
这份贷款公告,虽然未对款用途加以说明,但并不排除是为重整哪吒汽车寻找资金来源。
今年下半年,特斯拉前核心量产人物朱人杰也正式加入山子高科,出任全资子公司山子有谦汽车的CEO,同时兼任山子高科副总裁。据悉,朱人杰将在山子高科分管新能源整车业务,为新造车项目落地奠定管理基础。
另一边,山子有谦汽车还与天猫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2025-2026年推进完成山子有谦首款车型V17项目的开发和投产,共同建设天猫独家线上销售渠道。
重组造车新势力、挖人组团队、谈好渠道合作方、贷款拿钱......一系列的动作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即躺在ICU里的山子高科还想自我拯救一次,依旧把汽车业务当做最后一根稻草。
但业界众所周知,造车极为烧钱,连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都曾坦言,“知道造车烧钱,没想到这么烧钱!”百亿级的资金,也往往只够跨过造车这道门的门槛。
且从资金实力上看,哪吒汽车已成为“烫手的山芋”,和知名投资机构与业界大厂相比,山子高科的财力显然逊色。
就算已有粤财信托等机构的贷款,但和拯救哪吒、以及长期运营一家造车新势力需要的资金相比,这些贷款也只是杯水车薪。债务问题、生产恢复以及后续的投入研发等,都是实打实的“烧钱巨坑”,资产难易盘活,反而可能进一步拖垮山子高科的现金流,加重自身债务和亏损。
另一方面,虽然山子高科在汽车供应链领域已有一定的积累和布局,但过去十年的轨迹看,还是聚焦在燃油车赛道的传统零部件制造,智能化和新能源相关领域涉足不多。想要重整哪吒汽车,山子高科产业协同经验有限,且在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和市场销售等领域缺乏经验。
当山子高科再次进入汽车圈的视野,叶骥本人的近况也备受关注。可公开资料显示,叶骥过去几年屡次被列为被执行人和被限制高消费,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被列为被执行人次数已高达十次——
这一幕,似曾相识。
就在威马汽车官宣“复活”,并列出未来五年的发展宏图之时,作为威马汽车创始人的沈晖依旧处于神秘“失踪”的状态。有知情人士透露,沈晖目前依旧身在海外,家人也一同迁居美国。
巅峰的时候,山子高科曾试图重整汽车公司或项目,要么半途而废,要么无疾而终。汽车制造业的操盘难度,作为掌门人的叶骥一定深有体会,如今行业到了洗牌阶段,再次染指哪吒汽车,究竟是放眼长远的豪赌,还是资本层面的权宜之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汽车公社”(ID:iAUTO2010),作者:菠萝蜜,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