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顶流”的黄金周:登9次热搜,单日1400万人涌入他的直播间
一辆三轮车、一口铁锅、一份6元的鸡排,江西景德镇一位普通摊贩在这个秋天突然站在了流量的中心。
国庆期间,“鸡排哥”李俊永的摊位前上演了现实版“极限挑战”:队伍蜿蜒百米,排队3~4小时只为体验这份“6元鸡排+600元服务”的魔幻组合,甚至有“游客国庆自驾10小时只为一块鸡排”的话题冲上热搜。
《天下网商》不完全统计,国庆期间,鸡排哥相关话题累计9次登上各大平台热搜主榜;单日最多同时4条词条在榜,堪称“霸屏”级别。
鸡排哥国庆直播,图源鸡排哥直播间
鸡排哥的爆红,也让嗅到商机的黄牛,将代排队价格炒至50元/小时,开摊首份鸡排号码牌一度被炒到200元,衍生出“代排不代买”服务。
很多人担心鸡排哥的“控场”能力,《天下网商》从直播状况来看,在“鸡排家族”以及志愿者的帮助下,鸡排哥虽然疲惫,但依旧有条不紊地为每块鸡排“排兵布阵”,并准确给到慕名而来的游客,即便嗓子沙哑仍坚持与每位顾客合影互动,展现出超强的“控场实力”。
“鸡排哥”的粉丝数也随着国庆热度一路飙涨,10月8日在短视频平台粉丝数为94万,30天内涨粉超60万。李俊永本人也被景德镇文旅局聘为“文旅推介官”,成为这个国庆的 “顶流”。
6元鸡排炸出“泼天流量”,“鸡排哥”还带火了谁?
这个国庆,景德镇的顶流不是瓷器,而是鸡排。
国庆8天假期,众多游客从全国各地远赴景德镇,只为与“鸡排哥”见一面。在“鸡排哥”的直播间内,可以看到不少游客表示,自己等待了三四个小时,才买到“鸡排哥”亲自炸的鸡排。
鸡排哥本人也开启“超人模式”,本来说会在10月8日休息一天,但当天依然出现在直播镜头前,用到位的服务和亲切的笑容不断高强度输出情绪价值和正能量,用8天全勤出摊的状态,迎接了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游客。
蝉妈妈数据显示,国庆第一天,鸡排哥直播间观看总人次超过1400万,此后7天虽然有所回落,但每日平均观看总人次也在700万~800万之间。
国庆8天鸡排哥直播间观看情况,图源蝉妈妈
《天下网商》连续观察多天发现,几乎每个游客都会和鸡排哥合影留念,有些人还会冲上来与鸡排哥握手,鸡排哥来者不拒,基本都会配合每位游客完成拍照打卡。
在10月7日的直播中,鸡排哥右手不小心被烫伤,因此还婉拒了几位前来握手的游客,并连声说:“抱歉。”说话间还把烫伤部位展示出来,以取得谅解。
得益于“鸡排哥”的热度,他旁边卖鸡蛋饼的小吃摊销量也增长明显,附近还有一家绿豆摊位更会借势,挂出“凭鸡排买绿豆汤立减2元”的牌子,为自己的摊位吸引了不少客流。
这场流量盛宴也辐射至整个景德镇。
据抖音生活服务发布数据,受“鸡排哥”种草影响,平台上的鸡排炸串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56%。国庆假期前三天,景德镇平台订单量同比增长近七成;烧玻璃体验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74%,制陶和手工陶艺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71%。
鸡排哥的爆火为景德镇人气锦上添花,整个国庆假期内,飞猪、携程等数据显示,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60%。
一个人,一块鸡排,再度让景德镇这座瓷都火上了一个新台阶。
守摊30年,爆火鸡排哥能否“控好”下半场?
鸡排哥的走红绝非偶然,“控场”是他的关键词。
9月28日,鸡排哥在景德镇文旅座谈会上发言,提到食品安全、卫生检测、文旅宣传等内容,网友笑称他把6元鸡排讲出了6亿项目的气魄。座谈会后,景德镇文旅局还给他颁发了“景德镇文旅推介官”荣誉证书。
但真正的控场不在台上,而在锅边。
自1996年从景德镇陶瓷厂下岗后,在李俊永30年的摆摊生涯里,他干过烧烤、卖过凉皮、做过肉夹馍,最后在鸡排油锅里翻滚出了自己生活的节奏感。摆摊至今,他始终坚守的三大原则:学生优先、现炸现卖、绝不过夜。
但摆摊人千千万万,为什么唯独“鸡排哥”火了起来?
有人评价“6元的鸡排,给到60元的情绪价值,600元的服务体验”,情绪价值是鸡排哥最值钱的“配料”。
“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如果袋子被风吹走,我不承认收了你的钱”、“美味即将到来,希望你给我一次为你服务的机会”等金句,成为鸡排哥在短视频走红的流量密码。
还有网友晒出他20年前的出摊照片,同样的白围裙、同款憨厚笑容,时间仿佛从未改变这个男人的经营哲学。面对流量,他没有急于带货,也没有盲目扩张,而是坚守炸鸡排、正常工作。
爆火后他也拒绝加盟邀约,面对出现仿冒品的周边T恤果断弃穿,坚持“守住摊子比啥都强”。
但顶流的光环,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0月1日国庆首日,鸡排哥因连续工作超过15小时,“累到没有情绪价值”而冲上热搜,镜头里他眼皮打架,但仍强撑笑容面对每一个到来的游客。还有部分顾客为了拍视频反复插队,扰乱正常秩序,更有主播为了拍素材,直接把镜头怼到他脸上,站在鸡排哥旁边赖着不走蹭流量。
鸡排哥侄子为其擦汗,图源鸡排哥直播间
隐忧不止来自过度劳累。过去30年,鸡排哥靠“学生便宜1元、4点半后学生优先”守住口碑。如今,200元代买、50元黄牛号、网售“金句PPT”层层加价,原本的市井温情被过度消费。
鸡排哥控住了30年的摆摊生涯,爆火后能否继续控场?
互联网能快速“造神”,也能顷刻间“毁神”,流量汹涌时,或许鸡排哥也明白:对得起远道而来的消费者,才是一切的根基。
草根“顶流”与城市文旅,如何绑腿跑?
鸡排哥的爆红,总让人想起那些曾刷屏的草根网红。
10月5日,昔日顶流拉面哥程运付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希望网友不要过度打扰鸡排哥,因为他自己就曾深受其苦。
2021年,拉面哥一碗拉面3块钱,卖了15年不涨价,加上朴实的形象,火遍全网。当时,拉面哥的盛况与鸡排哥相似,前来吃面、围观拉面哥的人,最高峰时一天到达5.2万人,直接把村里到镇上的路堵了5公里。
拉面哥走红后,签约了MCN机构转型成为带货主播,开始直播带货,销售家乡的农副产品。转型后的拉面哥受到众多非议,不少粉丝也脱粉。蝉妈妈数据显示,拉面哥粉丝最高达到270多万,目前粉丝数为230万左右。
另一位爆火的草根网红——淄博炒饼哥(真名许洪学)。当年因炒饼时“痛苦面具”表情走红,让小摊成了“进淄赶烤”的配套打卡点,如今热度褪去,他仍在正常出摊。
淄博炒饼哥,图源“许洪学炒饼锅店”账号
这些故事的结局虽不同,却都留下了看得见的价值。淄博炒饼哥的摊位,正持续为八大街带来流量;拉面哥走红后,带动家乡一半左右务工人员返村发展,从事餐饮、土特产品销售等行业。
这些突然爆火的普通人,就像城市的“临时名片”,能快速吸引目光,但能不能长久留住人气,还要看后续的承接。
景德镇在努力接住这份“泼天流量”。
国庆前,景德镇快速将鸡排哥纳入官方推广体系,制作文旅推荐视频,并在节前把鸡排哥摊位前500米路段重新铺设,打造了“鸡排大道”。国庆期间,安排城管专班维持秩序,还安排了志愿者帮忙引导队伍,向游客免费发送扇子等物品。
景德镇其他景区也在国庆期间开设了一系列活动,比如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的瓷业习俗窑神童宾祭祀仪式、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的趣味民俗活动、陶溪川文创街区的创意集市。这些活动,让游客在排队购买鸡排之余,有更多地方可去、可玩,有效实现了流量转化与停留。
但真正的考验刚刚开始,国庆后热度自然回落,如何避免昙花一现?景德镇如何用好“鸡排哥”的影响力,同时夯实文旅服务配套设施?
未来的商业不仅要提供产品,更要提供情感连接。最好的城市文旅,往往是藏于市井烟火里的真诚相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天下网商”(ID:txws_txws),作者:周晓奇,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