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李嘉诚”的商业轮回
港岛山顶道,坐落在香港太平山顶的绿林中,是全球最昂贵的住宅街道之一。
地理位置、山林景色与区位条件之外,资产属性超越住宅属性,山顶道上的豪宅早已成为财富象征。
筹码流转,资本市场永远不缺玩家,处于同一资产配置逻辑中,作为香港顶豪黄金地段,山顶道的豪宅也从来不缺接手的富商。
除非,有特殊事件能够让他们在财富选择中产生犹豫。
近日,山顶道1号因菲佣自尽再度成为市场焦点,身上的标签迅速从“豪宅”变为“凶宅”。而这幢物业的现今主人,正是有“重庆李嘉诚”之称的张松桥。
目光聚焦在张松桥身上,过去从倒卖电子表起家、纵横内地与香港地产市场三十余年,而后激流急退、远赴大西洋彼岸执掌跨境资本,如今似乎兜兜转转又走回了国内。
山顶道1号
港岛山顶道,一条通往香港太平山山顶区的必经之路。
沿着山顶道漫步向上,维多利亚港海景与香港全景一览无余,这里距离商业中心区中环,只有15分钟路程。
与山下喧嚣的城市氛围相反,山顶道房产开发并不密集,再加上黄金地段的价格,能够拥有山顶道豪宅的住户非富即贵,物业交易和居住信息高度私密。
根据可查公开信息,张松桥持有的1号豪宅是山顶道区域首宗“凶宅”。
10月8日早上7时,香港警方接获报案,一名31岁的菲律宾籍女佣在山顶道1号房内自尽。
据港媒报道,救援人员到场证实事主已明显死亡,现场并无检获遗书,警方调查后相信案件并无可疑,将会验尸确定死因。
资料显示,案发现场豪宅登记业主为EASYCASH INVESTMENTS LIMITED,但公司注册处并无该公司的注册登记。
据可查信息,山顶道1号最近一次更换屋主是在2004年,张松桥以1.38亿港元购入,有报道称其至今仍居住在该豪宅内。
山顶道1号最早的放售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左右。
早年间,该豪宅由美国政府持有,其后于1982年中英谈判期间接连放售五幅港岛区地皮及楼栋,山顶道1号正是其中之一,由香港本土富商买下。
1985年,武侠小说家金庸与妻子林乐怡以1200万港元购入该豪宅。金庸及林乐怡居住11年后,于1996年以1.96亿港元将豪宅转售至品质国际主席李同乐旗下公司,最后由张松桥在2004年纳入囊中。
当时,张松桥已经是成为拥有中渝置地、港通控股、渝太地产及渝港国际四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渝太系”公司脉络也已然成形。
资金充裕的张松桥买下山顶道1号后,兴建3层高的独立屋,那时山顶道豪宅的楼面地价为每方呎19714港元。
买下港岛山顶道1号至今,张松桥持有这幢豪宅已有21年。或许有着意气风发时豪掷千金买下的纪念意义,张松桥似乎也对山顶道1号抱有偏爱。近年来,张松桥还将“山顶道1号”用作产品品牌,在重庆兴建多个以“山顶道1号”命名的公寓单位。
24年过去,香港地价早已翻倍攀升,并且山顶道地段物业的市场买卖交易较少。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今年初由会德丰发展及销售的山顶道豪宅项目77/79 Peak Road C号洋房,以超过5亿港元沽出,呎价8万港元;4月,华润或同系企业位于山顶道40号合共5幢收租洋房由租转售,每幢洋房意向呎价超10万港元,该5幢洋房总楼面合共超2万平方呎,预计整批市值超20亿港元。
今年8月,虽不直接位于山顶道,但同属太平山顶核心地段的歌赋山道1号豪宅以10.88亿港元成交,刷新2025年香港最昂贵住宅交易纪录。
据市场人士估计,同类地段的洋房呎价动辄超过10万港元。若以实用面积约5642方呎计算,张松桥手中的山顶道1号如今市值超过5.6亿港元。
有地产代理表示,因为山顶道1号发生了命案,一般会列入凶宅名单,以目前市值计算,将成为全港“最贵凶宅”。
来时路
“一个成功的商人,不是社会来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社会。”这是过去面对媒体提问成功的秘诀时,张松桥给出的答案。
重新回看张松桥过去四十余年的经历,香港是他多年打拼中最醒目的锚点,同时以香港为根据地向内地、海外辐射的投资痕迹,也正无形中印证着这短短的一句话。
1964年,张松桥出生于重庆一个普通化工厂工人家庭,随后按部就班地上学读书,前16年的人生经历看不出太多非凡因素。
直到1980年,张松桥长居香港的越南华侨祖母离世,身为长孙的他继承了部分遗产,拿到了一个扭转命运的机会。
年仅16岁的张松桥移居香港,过了两年半工半读的生活后,于1982年返回了重庆,又在香港与重庆之间找到了生财之道。
彼时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不论经济发展还是娱乐事业都比内地快上一步,来自香港和海外的电子产品风靡全国。张松桥意识到这是不可多得的商机,开始了贩卖电子表的业务,并逐渐发展到倒卖电子产品。
往来香港与内地之间,张松桥赚到了第一笔不菲的资本积累,也结识了不少人脉。望向香港空白地皮迅速垒起的高楼,张松桥也决心要走房地产开发这条路。
要想在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各路大亨尽显神通的香港打出名号显然不实际,张松桥的第一个目标放在了重庆。
于是,张松桥在1992年叫上了做电子产品生意结识的曾维才,联合创立了中渝发展,在重庆“向北发展”的政策下囤了渝北区2200亩地,正式进军房地产市场。
花费四年有余建设而成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便是重庆历史上最大的高端社区住宅项目加州花园,张松桥和中渝发展也由此打响了名号。
1993年,张松桥将加州花园与国内部分贸易项目一起打包,以“渝港国际”为名登录港交所主板,拥有了第一个上市公司。
再加上内地出身与香港摸爬滚打积累的人脉,加州花园之后又陆续落地多个地产项目,逐渐垒高了身价与名气,张松桥开启了从楼市转向股市的故事线。
1999年,张松桥以33亿元价格将中渝发展卖给了以生产包装盒、行李箱为主业的确利达,完成借壳上市,上市平台后改名为中渝置地。
随后,张松桥在两年时间里以6亿港元收购了香港九龙仓集团旗下拥有西区海底隧道管理权的上市公司港通控股,又吃下了彩星集团旗下拥有尖沙咀彩星中心商办的彩星地产(后改名为渝太地产)。
事业转折也很快到来,2013年国土资源部出台“稳定土地供应,抑制地王”的禁令,被称为“重庆李嘉诚”的张松桥和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同步开启“只进不出”战略,停止一切内地土地收购。
在内地已无土地储备的张松桥回到香港,多次出手收割豪宅,与顶级富豪们相聚香港“山顶”,同时也和李嘉诚携手走入了英国市场。
2017年,张松桥带领中渝置地用2.9亿英镑买下伦敦帕丁顿火车站附近的沃达丰总部大厦,以11.35亿英镑现金买下英国伦敦金融城最高楼利德贺大楼,同年还联合多家财团多次发起对伦敦金融城内地产项目的收购,在英国的投资版图迅速扩张。
但正如张松桥所言,成功的商人是要适应社会。受到脱欧、疫情影响,英国经济发展并不稳定,中渝置地市值一度缩水至70亿港元,海外资产缩水严重,张松桥又将目光转回了内地。
2020年,张松桥在成都高新区以2.07万元/平方米高价竞得地皮,并拿下达州商住综合用地。随后几年时间内,又多次增持中渝置地,似乎正在寻找重新出手的机会。
今年7月,张松桥增持了渝太地产7.2万股股份,持股比例由17.09%升至17.10%。也有报道称,张松桥在经历海外投资波动后正在关注西安、成都等西部城市启动新项目的可能性,但目前未有实质消息传出。
如今已年逾花甲的张松桥,或许还在商海浮沉中等待下一个扩充商业版图的时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观点”,作者:观点新媒体,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