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穷游始发站”大同,在黄金周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战

显微故事·2025年10月09日 07:56
不能说是旅游业塑造了如今的大同,但旅游业会让大同更好。

这个国庆黄金周,山西大同正以“挤到看不见尽头的人流”的热搜火爆全网。 

在这座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古城核心区里,攒动的人头几乎铺满了每一条街巷,网友调侃 “这里可能挤了一亿人”。 

根据某地图实时大数据显示,10月2日22:20大同以2.492拥堵指数稳居全国夜游热门城市榜首,远超大理(2.049)、湛江(1.516)等旅游名城。 

很多人会说,大同是幸运的。 

作为北魏古都,它有云冈石窟,有辽金时期寺庙群,有藏在街巷里的千年历史印记。 

更幸运的是,它还等到了《黑神话・悟空》,让这座城市一夜之间成了玩家心中的 “朝圣地”。 

但荣光背后,是 “抬头看不见蓝天” 的污染,是 “年轻人只能进煤矿” 的就业困局,是 “高校毕业生不愿回来” 的人口流失。 

 “因煤而兴、唯煤而困”背后,这座城市一直在探索转型。 

黄金周里的 “亿人古城”,不过是这场转型的结果,藏在结果背后的,是一群人对家乡未来的执着。 

以下是关于这座旅游城市的真实故事:

01 大同:年轻人的“穷游始发站”

27 岁的李伦第一次感受到家乡大同的 “热度”,是在今年暑假期间。

当时,他刚在同事的建议下,兼职做网约车生意。

每天刚一打开网约车接单软件,订单就会准时涌入,目的地多是云冈机场、大同南站,或是古城附近某几个著名的餐厅。

这群游客中有相当数量是因为云冈机场出境机票高性价比而来。

暑期,大同云冈机场推出一批特价出境机票,299元飞韩国、599元飞俄罗斯,就连从大湾区飞来大同的机票,价格也稳定在200-300元区间。

此外,大同到北京仅需两小时的高铁车程。这也让这座偏居晋北的城市,意外成了周边游客 “捡漏出境” 的中转站,被网友戏称为 “穷游出境始发站”。

“大部分游客到大同后,也会借机会到周围的景点游玩”,正是因为如此,李伦见到了大同旅游火爆的另一面。

他见过为抢一张悬空寺登临门票,凌晨四点就裹着外套在山门口排队的游客;

也常在华严寺门口遇到穿着传统服饰、梳着莫高窟壁画同款复古高髻妆容的‘供养人’们”;

更有游客一上车就掏出手机,手里拎好几个伴手礼的袋子,一上车就问他“知不知道网上最火的那些文创哪里能买?”

图 | 来这里的游客,会自发的拍“Give me Five”

就连十一前行业公认的旅游“淡季”,大同古城里知名的几家餐厅都要排队。有的酒楼甚至从下午4点开始就要排队领号,“不然到饭点时,门口乌泱泱一片人,只能花60块钱黄牛票进去。”

看着游客们的热情,李伦动了心思。

他学着其他本地司机的样子,试着向乘客推荐包车服务。毕竟,大同的古建筑多分布在周边县城,公共交通并不方便。

“一开始挺忐忑的,我自己作为本地人,都没去过几个县城的景点。” 可让他意外的是,愿意包车的游客不在少数。

仅暑假旺季,他兼职网约车的收入,居然快赶上了主业一半的收入。

但在出租车司机老刘眼里,李伦见到的 “火爆”,不过是大同文旅热潮的 “冰山一角”。

据老刘介绍,去年8月《黑神话·悟空》面世后,十一期间大同旅游爆火,如果没有提前预订酒店,游客只能连夜到县城、甚至附近老乡家里去问能不能住。

图 | 网友@幼儿园小杜 晒出的照片,大同人山人海

今年春节,大同气温到达零下十几度,游客们的出行热情也不减,以至于大同古城限定“晋B”(大同本地车牌)都不得进入古城,以便给游客们腾空间。

“今年,那来的人更多了”,刘哥语气里有些得意:“你刷短视频就能看到,古城里人挤人,说那里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不是夸张,是真的热闹。”

这种 “热闹”,成了当地司机们 “又爱又恨” 的甜蜜负担。“往古城跑肯定有单子,可一进去就堵得一动不动,有时候半小时挪不了几百米。” 

老刘也换了个更具体的说法来形容当地的忙碌情况:“我们山西人最爱睡午觉了,现在旅游旺季,好多人都没午休了。”

在华严寺一家旅拍店做化妆师的小曼,也是“失去午睡”的一员。

她所在的店在大同旅拍圈里算是 “中高端摄影”,一套包含妆造、服装、拍摄的写真定价约 600 元。

图 | 华严寺里挤满了拍写真的游客

店里常年配备 3 名化妆师,即便在游客较少的淡季,也常有客人通过社交媒体私信预约,以至于小曼时常要早晨 7 点就赶到店里,给第一批客人做妆造。

而十一的档期,“早在9月就约完了”。小曼语气中有些自豪:“毕竟大同是古都,来这里好出片。”

02 煤都:被煤炭“绑架”的城市

但在小曼和李伦的记忆里,家乡曾经的模样,与如今 “网红古都” 的标签相去甚远。

1998 年出生的李伦,童年记忆里的大同是 “黄色的”。那时候大同古城还没修复,到处是低矮的平房,外墙是黄土,“一刮风就满脸土。”

在9月时,他曾带着一组包车游客去应县木塔,路过城郊的老村落时,心血来潮,指了指路边的黄土墙:“你们现在看到的大同古城,是后来翻修的,早些年市区里到处都是这样的房子。”

图 | 李伦口中,曾经的大同遍地是这样的房子

更让李伦印象深刻的是 “灰色的天”。“大同整个城市都围着煤炭转,街上跑的全是运煤车,空气里总飘着煤尘。” 

李伦记得,小学课本里学 “秋高气爽” 这个词时,他抬头望了望被雾霾笼罩的天空,怎么也想象不出老师描述的 “蓝天” 是什么样子。

老刘说得更直接:“以前我们有一句话形容大同环境‘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城市完全没你们看到的这么整齐”。

那时候他开车也不敢穿白色衬衣,“不然一会就给染黑了”。

图 | 现在的大同

在那个年代,“煤矿工人” 是大同人眼中的 “香饽饽”。“那时候一线煤炭工人的工资,比机关单位的文职人员还高不少。” 李伦说。

小曼的父亲是大同数万名煤炭工人之一。她的父亲在大同煤矿当了 20 年掘进工,每月工资曾是家里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母亲的日子却过得提心吊胆。

“我妈那时候最怕接到陌生电话,总担心是矿上出事了。” 直到父亲提前退休,家里收入少了一大截,母亲却松了口气:“钱少点没关系,人能平平安安的就好。”

图 | 网友@追赶太阳的仙女晒出的大同老照片

煤炭不仅塑造了大同的产业结构,更给这座城市贴上了难以撕掉的标签。

在文旅产业兴起前,大同的名字常与 “煤老板” 捆绑出现在媒体报道里,内容多是 “一掷千金购豪宅”、“豪掷百万买豪车” 之类的猎奇新闻。

2016年,李伦到太原读大学,新生自我介绍时提到‘来自大同”,同学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哦,就是那个盛产煤老板的地方?” 

“那时候心里挺难受的,感觉家乡除了煤炭就没别的标签了。”李伦说。

大学毕业时,李伦翻遍了家乡的招工信息,发现大部分招工都和煤炭产业相关,不得不选择留在太原。

小曼的经历与李伦相似。早些年她在外地做化妆师,偶尔回大同探亲时,总觉得家乡可惜,“大同有那么多古建筑,明明很适合做旅拍,可那时候游客太少,根本没市场。” 

直到前两年,在董宇辉的介绍下,不少电商团队来到大同做推荐,小曼才开始觉得“老家好像真的要做文旅了?”。

于是她趁着过年回来,好好逛了逛市内的景点,最终下定了回来的决心。

不能旅游塑造了如今的大同,但旅游会让大同更好,所以我们很欢迎游客来。”小曼说。

03 遍地开花的机遇

网络上,有很多人说大同是一座年轻人热爱“副业”的城市。

很多在跑网约车的司机,都另有一份主业,除此之外,这里的文创品类也比外地丰富。

大同是晋北枢纽,靠近京津冀,物流网络相当成熟。因此有不少年轻人会利用“地缘”优势,将当地的文创销往外地,甚至海外。

当游客们举着手机在大同古城墙下打卡,或是穿着唐制汉服穿梭在华严寺的红墙间时,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场持续升温的 “文旅热”,并非一场突如其来的幸运,而是一座资源型城市跨越十余年的刻意为之。

在《黑神话・悟空》用游戏画面将大同推向大众视野前,这座曾被煤炭烟尘笼罩的城市,早已在转型的道路上默默铺路。

2008年至2013年,大同开始了古城修复工程,将散落在市区的古建筑构件收集整理,按原貌重建古城墙、华严寺、善化寺等历史遗迹。

此外,城市内还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关停了大批污染严重的小煤矿,推动煤炭产业向清洁化、规模化转型。

但在当时,这些举措却伴随着铺天盖地的质疑。有人直言 “花钱修古城是搞形象工程,不如把钱投进工厂”。争议声中,大同的转型之路走得并不轻松。

如今看来,那些曾被诟病的 “投入”,恰恰成了今日大同文旅的 “杀手锏”。

修复后的古城墙成了 “网红打卡点”,华严寺、善化寺成了旅拍圣地,云冈石窟则凭借世界文化遗产的身份,吸引着全球游客。

2024 年《黑神话・悟空》的爆红,则像是一场恰到好处的 “锦上添花”。

游戏上线后,其中还原的云冈石窟 、悬空寺等场景迅速引发热议。山西文旅更是联动推出 “跟着黑神话游山西” 主题线路,将游戏 IP 与线下景点深度绑定。

图 | 游客在悬空寺打卡《黑神话·悟空》同款照片

数据是这场热度最直观的见证。

大同市文旅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接待游客 1575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107.5%。

其中,云冈石窟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恒山景区突破300万人次,均创下历史新高。

旅游热度的攀升,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以大同平城区为例,截至2024年9月,辖区内住宿行业商户约1513家,其中酒店宾馆643家,占比42.5%,较2023年增加147家,增长率达 29.64%。

然而,在热闹的表象之下,高速发展的文旅产业也逐渐显露出 “成长的烦恼”。

深夜的机场外,偶尔会有非本地片区的出租车司机违规拉客、收费;古城内的餐饮业态开始出现严重同质化,十家店铺里有八家在卖 “大同刀削面”,却少见能体现本地饮食文化的创新菜品。

更让游客不满的,是部分景点的收费争议。

此前许多免费开放的景点,如善化寺、九龙壁等,近年来陆续开始收费;就连《黑神话・悟空》中出现的悬空寺,也因游客中心的相关规划,引发关于 “过度商业化” 的讨论。

同时,热度攀升,流量的涌入也给当地文创带来了“原创”保护的难题——因为“佛系”的产品在网上出圈,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后,当地随处可见的‘盗版’文创,价格仅正版五分之一。

图 | 随处可见的盗版“佛小伴”

不过,相较于许多依赖单一 IP 的城市,大同又是幸运的。

“现在提到大同文旅,大家首先想到的还是《黑神话・悟空》,但游戏的热度总有消退的时候,还好大同有千年历史文化可以挖掘,有太多故事能做文创。” 文创从业者文佳说。

她见过不少城市因 “流量褪去” 重回沉寂:“前几年有的地方靠一条网红公路火了,可除了公路没别的景点,游客来了一次就不想再来。大同不能走这条路。”

 这或许正是大同文旅转型的下一站:从 “借势出圈” 到 “靠实力留客”,在热闹之后,寻找一条更长久的可持续之路。

“我知道的,大同转型这条路会走得很难,但是我们必须走下去。”文佳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显微故事”(ID:xianweigushi),作者:显微故事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带“毛孩子”出去玩,比带娃还烧钱。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