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涨10次价,洛阳纸贵真的不再是成语了?

江瀚视野·2025年10月06日 18:00
两个月涨10次价,洛阳纸贵真的不再是成语了?

说起纸张,相信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纸张似乎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买各种东西的小票纸袋,还是寄快递的纸箱,亦或日常工作中的各种文件,似乎纸已经是我们生活中最便宜也最常见的物品,然而就在最近纸张涨价的消息传来,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一、两个月涨了10次价的纸?

据央视财经的报道,近日,多家包装纸企业发布了新一轮调价函,据不完全统计,这已经是8月以来的第10次涨价。

在山东一家造纸企业,一些成品纸卷正在装箱,经由叉车装上大货车,准备运往下游企业。山东东营华泰造纸有限公司表示当前出货非常旺,一天发货量在300吨,这个月的发货量达到一万吨,本月每吨的涨幅达到了200元。

7月以来,造纸企业就开始接连发布纸价上涨函。仅8月以来,个别纸企针对牛卡纸、瓦楞纸等包装纸种就发布了10次涨价函,每次的涨幅在每吨30元至50元不等。记者了解到,“双节”来临带来的需求增长叠加上游原材料废纸价格的上涨共同推高了原纸价格。

纸企涨价推高下游纸箱成本。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纸箱的成本中,所用原纸的成本占比达到了70%到80%。从今年7月底开始,工厂制作纸箱所用的瓦楞纸和牛卡纸原纸价格就一直上涨,直接推高了成品纸箱的价格。

废纸是制作纸箱原纸的重要原料,近期废纸需求增加,多地降雨影响了废纸供应,导致废纸的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二、洛阳纸贵真的不再是成语了?

近两个月国内纸张价格密集上调 10 次,终端市场甚至出现 “一纸难求” 的短暂缺货现象,这场被网友戏称为 “现代版洛阳纸贵” 的价格波动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

首先,纸张价格的持续上涨,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多重供需矛盾长期积累、集中爆发的必然结果。近期,国内多地纸企密集发布调价函,部分品类在短短两个月内累计提价高达10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洛阳纸贵”这一源自西晋时期的成语,如今正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重返现实。这种频繁且显著的价格上行,并非企业单方面的市场操纵,而是产业链上下游结构性变化与短期市场扰动共同作用下的系统性结果,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其次,从供给端来看,当前市场的涨价是两大主要供应来源均出现供不应求状况所致。

一方面,传统原料成本持续攀升,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原浆价格大幅上扬。造纸行业高度依赖木材等自然资源作为基础原料,而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长周期和质量,进而减少了合格原浆的产出量。同时,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也促使企业加大投入以符合排放标准,这部分增加的成本最终传导至产品价格上。

另一方面,今年夏季以来异常多的降雨天气给各地废纸回收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雨水浸泡导致大量可回收废纸无法及时干燥处理,降低了其利用率;运输环节也因道路积水等问题受阻,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纸张生产成本的显著上升,为价格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需求端的快速增长也是推动纸价走高的重要原因。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各类印刷品如论文、毕业证书、纪念册等需求量激增。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的大型促销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包装用纸的需求随之暴涨。这些阶段性高峰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力。

此外,数字化进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部分纸质媒介的功能,但在教育、出版等领域,纸张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载体。因此,在特定时间段内,需求的集中释放与供给端的收缩形成鲜明对比,导致市场价格快速攀升。

第四,从长期趋势判断,当前纸张价格的上涨态势可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消费者和企业都需做好应对市场波动的准备。一方面,全球纸浆供应链的恢复需要时间,主要浆厂的扩产计划都需要不短的一段时间才能逐步落地,短期内难以缓解供应压力。另一方面,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极端天气可能成为常态,对废纸回收和物流体系的冲击或将反复出现。在这一背景下,纸张作为一种基础工业品,其价格波动将更具持续性和不可预测性。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面对不断上涨的纸价,应当树立节约意识,合理规划日常用纸量,比如减少不必要的打印、复印行为,优先选择电子文档等方式来降低个人支出成本,这可能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

+1
2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