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页iPhone 16e原理图全部泄露,FCC疑似“手滑”,苹果曾一再强调要「无限期保密」

CSDN·2025年09月30日 16:41
对用户没影响,对竞争对手却是“金矿”。

如果说平时 iPhone 的外观设计泄露是“小打小闹”,那么这一次的泄露堪称“核爆级”:近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疑似“手滑”,把 iPhone 16e 的设计原理图直接对外公开了。

这份文件长达 163 页,详细程度几乎足以让硬件工程师一眼看懂苹果的内部设计逻辑。而讽刺的是,就在同一份资料包中,还包含了一封苹果提交给 FCC 的正式函件,字里行间一再强调:“请务必无限期保密。”

一份 163 页的设计原理图,意外出现在 FCC 数据库

最初,是监管文件追踪网站 FCCID.IO 发现 FCC 数据库中出现了一份异常文档。经确认,这是一份 163 页的 PDF 文件,展示了 iPhone 16e(型号 A3212、A3408、A3409、A3410) 的完整电路原理图。

从内容来看,这份文档几乎囊括了所有核心设计资料:

● 模块框图

● 电气原理图

● 天线布局

● 技术描述与产品规格

● 调试流程

● 软件安全说明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类文件基本没有实际意义。但对于硬件研发人员,尤其是苹果竞争对手的工程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宝藏”——它能省去大量逆向工程和拆解分析的工作,直接揭示苹果的内部设计思路。

这不,在 X 平台上不少网友已经开始剖析这份文件中 iPhone 16e 的各种设计亮点:

● 有人赞叹 iPhone 16e 中复杂的射频系统:

● 有人截出了 iPhone 16e 的 D23ap 相关信息:

● 还有人直接一一盘点了 iPhone 16e 的各种有趣细节:

苹果的“无限期保密”请求,被 FCC 无视?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泄露的资料中,还附带了一封苹果的正式函件,日期标注为  2024 年 9 月 16 日。

这封信中清晰地写道:相关文档包含“机密且具有专有性的商业秘密”,如果被公开,可能会给予竞争对手 “不公平的优势”。因此,苹果要求这些资料需 “无限期” 保密。

同时,信中也区分了不同类型文件的保密要求:

● 必须长期保密的文件:电路原理图、技术说明、天线位置、软件安全文档等。

● 可以短期保密的文件:设备的内部外部照片、用户手册、测试环境照片等。这些资料苹果通常只要求 180 天保密期,到期后可以公开。

换句话说,苹果深知哪些资料会触及核心机密,哪些内容相对无伤大雅——很显然,这次 FCC 是把最敏感的部分“放了出来”。

截至目前,FCC 尚未就这次泄露事件做出正式回应。但业内多数人认为,这更可能是数据库配置错误所致:按照惯例,企业在提交资料时,可以勾选哪些文件需要保密,哪些允许公开。若监管方在操作或系统设置上出现差错,就可能导致应当“锁死”的文件被外泄。

事实上,这种情况也并非第一次发生。类似的认证机构,如欧盟也曾在处理厂商提交的资料时发生过小规模泄露。只是,这次涉及到了苹果这种高度保密的公司,而且还是直接公开电路原理图,这在业内几乎是“核爆级”事故。

对用户没影响,对竞争对手却是“金矿”

有人可能会质疑:竞争对手难道不能直接买一台 iPhone 16e,拆机研究吗?

没错,实体拆机确实能拿到不少信息。但问题在于:

● 拆机是推测:工程师需要不断验证每个元件的功能与连接方式。

● 电路图是答案:苹果自己绘制的原理图直接呈现了最准确的设计逻辑,没有任何模糊空间。

这种差别,就好比自己解一道复杂数学题和直接拿到标准答案的区别。对竞争厂商来说,这份文档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可能揭示苹果设计上的独特思路,甚至帮助他们规避研发弯路。更进一步,如果其中包含尚未公开的专利方案,对苹果的影响就更大了。

目前,无论是苹果公司还是 FCC 官方,都没有就这起泄露事件发表任何评论,但外界观察到,FCC 似乎已经在悄悄采取补救措施:在事件被发现后不久,FCC 的官方设备认证网站上,原本能直接检索到的 163 页原理图文件已经消失,页面无法再访问。

虽然 FCC 没有正式说明原因,但这明显表示他们在发现问题后已 紧急下线相关文件,试图阻止进一步扩散——不过,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一旦资料被公开过,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无法完全“收回”。

参考链接:

https://appleinsider.com/articles/25/09/29/fcc-mistakenly-leaks-confidential-iphone-16e-schematics

https://www.engadget.com/big-tech/fcc-accidentally-leaked-iphone-schematics-potentially-giving-rivals-a-peek-at-company-secrets-154551807.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SDN”,整理:郑丽媛 ,36氪经授权发布。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百亿级市场空白”?子虚乌有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