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居民生活新需求 北京修订居住配套的“千人指标”

未来城不落·2025年09月30日 09:51
今后将每五年进行一次修订

住宅小区的配套关系到居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附近是否有学校、小区停车是否方便、小区有没有文体设施、便民商业等等。

这些在规划中叫做“千人指标”,即以每千居民为单位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的控制标准。

北京上一版的“千人指标”已经实施了10年,在这10年里,大家的生活也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因此这个指标也要“与时俱进”。

9月29日,北京市政府公布了新修订的《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和《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实施意见》,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修订后的“千人指标”结合国家5、10、15分钟社区生活圈服务要求,按项目、社区、街道三个层级,将原6大类52项设施调整为综合服务、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化、体育、便民商业、物流配送、交通出行、市政保障、公园绿地、公共安全,12大类66项指标。

1

仔细研究这次发布的新指标可以发现,住宅的配套中有变化的方面,都是居民们生活中的新需要。

这10年来,大家生活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快递、外卖也越来越普及。但之前的指标中只有邮局相关的指标,并没有小区的快递柜等终端的物流配送设施指标。

而新标准中,增加了末端物流配送设施的指标,以更好适应居民生活需要,方便快递企业运营。

居住公共配套空间有限,为更高效节约利用空间资源,服务小区居民,此次修订增设综合性设施,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将文体活动、党群服务设施指标统筹使用,增设综合服务设施,由社区统筹安排文体活动、社区管理、党群服务等综合服务,通过空间复合利用、分时共享,统筹各方空间需求,打造社区活力中心。

为更好适应城市人口结构变化,还增设托育设施和老幼服务用房,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功能。在幼儿园增设托班形成托幼设施,招收6岁以下幼儿,在综合服务设施预留设置就近入托需求的托育设施空间。

此外,小区内的体育设施,新指标也灵活的配置为综合性场地,后期可以提供给各种体育活动使用。

2

新指标聚焦人民群众居住生活的新需求。比如针对电动自行车越来越普及的情况,新指标中对住宅小区增设了电动自行车停车位指标。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咱北京居民的生活呈现新特点。比如购买和使用电动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但之前的“千人指标”是10年前制定的标准,所以并没有设置电动车停车位的指标。一些小区缺乏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停车设施,居民停车、充电等不够便利。

因此在新修订的指标,居住项目增设了电动自行车停车及充电设施指标,适当降低了自行车的停车指标

而且,新指标还鼓励空间复合利用。为保证安全,电动自行车原则在地上停放,为解决地面用地紧张及占用容积率问题,在高大乔木树冠覆盖范围内建设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停车棚等小型设施,相关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容积率,相关用地总面积不超过绿地总面积30%的,可纳入绿地率核算。

而对于机动车,则是对不同的住宅小区,分区域、分类型调整机动车停车指标。

同时,新指标中还增设了小区的入口广场,对小区出入口共享单车及临时车辆停放提出了解决措施。

为了及时适应城市发展变化和群众需求变化,《配置指标》今后将每五年进行一次修订,每年结合规划实施体检定期动态评估。

新修订的《配置指标》适用新建城镇居住项目(不含历史文化街区),已建成城镇居住项目全部拆除重建及新建楼房的村民集中住宅项目等可参照执行,历史上已按当时配置指标建成的居住项目,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需要局部调整改造的,可参照修订后的《配置指标》,结合实际确定改造标准。

也就是说,新指标适用于新建的居住小区,不过老小区如果要进行调整改造,有条件的,也可以参照新指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京房字”,作者:京房字,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9月核心城市韧性仍在,四季度宏观政策有望继续加力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